央行表态触动加息敏感神经 股市影响_股票_证券_财经

央行表态触动加息敏感神经 股市影响

加入日期:2010-4-27 12:38:4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23家机构预测二季度CPI增3.1% 近半机构认为二季度是加息节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5日发布的朗润预测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为10.5%,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增长3.1%。
  该预测显示市场加息预期趋于强烈,国内外23家研究机构近半认为二季度是加息的节点,包括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国泰君安、汇丰银行等9家机构认为,二季度会上调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巡视员李德24日称,央行采取加息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大,但其幅度有限。他表示,在中国CPI水平超过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后,就形成了实际负利率,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就较大,但即使央行加息,也是小幅的。(www.ccstock.cc)


  证券高层激辩二季度资本市场 加息升值仍是谜团
  李迅雷:升值加息可能性不大 陈晓升:二季度指数预期在2700点到3200点
  4月25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趋势、政策与策略论坛上,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升,就当前包括房地产市场新政在内的政策变化下资本市场投资走向展开激辩。两位证券人士对人民币升值加息与否持不同观点,但同时表示,沪指继续下行空间不大,第二季度或造就今年最好买点。
  加息升值与否仍是谜团
  李迅雷表示:虽然从理论上讲加息势在必行,但是今年升值和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他认为,货币政策是否变化,是否会加息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预期,二是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首先,从目前市场情况分析,整个经济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政府迟迟不愿意加息,也就是不愿意改变预期。中国经济从估值水平来讲已经比较低,但因为房地产新政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银行股继续被抛售,这个情况下再加息就是雪上加霜。其次,政府将越来越注重于微观控制,越来越多的货币政策将通过监管来进行。资本充足率要控制在10%以上,存贷控制在75%以下,如果在这时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宁可采取差别化政策。目前,房地产已经采取了多次加息,其他行业就应当再行考虑。
  陈晓升对此则持有不同观点,他表示:利率跟汇率都是整个中国政府刺激政策的手段,最后才是财政,关键是怎样把握利率和汇率的识别,以及财政的退出。不管是日本、中国台湾,或是美国在经济衰退之后,财政手段都会持续数年,中国的财政刺激政策仍然维持,所以说财政的退出是最后的,但是利率和汇率的政策在流动性退出之后,应该是首要的,所以二季度加息和升值都有可能。
  陈晓升将中国刺激政策推出的特征和顺序与美国进行对比,指出,包括从9.6万亿变化为7.5万亿的信贷和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流动性方面,以及利率和汇率的走向方面而言,发展方式产生转变,成本结构调整,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等的要素价格改革力度都将加强。
  对于人民币汇率到底何时升值?升值到什么水平?陈晓升也做了进一步回答:我们觉得6月份之前调整的可能性相当大。一个国家的货币是被低估还是高估,升值还是贬值,最后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对发展的水平。如果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升值,强国强币,这是一个趋势。但是现在整个汇率政策是我们国家刺激政策退出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必须考虑汇率的调整方式,不升值,缓慢的升值,一次性升值,提高这个汇率波动的空间?当然我们会倾向于提高波动的空间比较符合之前温家宝总理讲的汇率政策是主动、可控、渐进、而且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浮动汇率制度应该交给市场决定,是一个比较可取的方式。
  沪指下行空间不大 最佳买点或出现
  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证券市场的预测,李迅雷与陈晓升并没有出现太大分歧。
  李迅雷认为:这次的回落已经基本差不多了。他解释,M1跟M2的增速跟上升指数有很大的关系。去年年初M1减M2的增速跌至负12,上证指数也创下新低,跌至1600点左右。今年M1减M2的增速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点,沪指并没有同步,所以此次的回落态势也基本差不多。
  与此同时,陈晓升也表示,估值下行空间并不大:我们预期沪指在2700点到3200点。
  陈晓升同时提醒,如果二季度如预想中的一样,市场寻求政策的调控,会往下调整的话,事实上就是今年最好的买点。
  关于余下的时间(投资)什么行业最好,我们现在看全年的话,可能首先是以下三个行业:一个是医药,医药行业肯定是整个基本面的变化是最确定的。第二个通信传媒和技术,它的上游,尤其是手机,我们觉得2010年还会有市场比较好的业绩出来,这个业绩当然我们看不到。如果说能够看到未来业绩增长的公司,是可以去投资的。第三个就是节能方面的行业是最重要的。尤其前一段时间国务院提出来,能源战略里面第一句话就是节约为先,现有的工业、交通、能源方面作为国家能源战略里面的重点。这个我们都看到了明确的业绩增长。陈晓升说。(每日经济新闻 陈未临)


  刘煜辉:不宜加息论将祸害中国?
  尽管当下的中国楼市泡沫形成有很多推手,海量信贷与超宽松货币供应,低息美元套利拉动的热钱汹涌,优惠的信贷、土地、税收政策,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一些长变量--城镇化、人口红利、传统文化等。
  但从根本上讲,任何资产泡沫的内涵其实都异常简单--过度的货币和信贷扩张之后,企业和家庭对于长期利率的预期极低,甚至是负利率,只有投资在一些在遥远的未来才有回报的项目,才能求得心灵的安慰,以至于资源错配或不正当投资的产生(哈耶克语)。
  调控方向就是大幅抬升长期利率的预期。除此,别无他法。
  短期看,收紧信贷,抬升长期利率预期,对于房价继续飙升的压制效果是明显的,包括后续可能出台的类似物业税之类的调控,提高保有阶段的成本,这跟通胀会抬升长期利率水平道理是一样的,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但是,从长期看,支撑长期利率预期偏低的根本性因素不解决,要把房价泡沫打下去几乎是没有希望的。那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利益纠葛(一种扭曲的激励约束机制),因为你看到,现在房价基本上靠一个信念在支持,那就是房地产市场不能调,政府也不敢真调,坚信一旦调整,地方财政将无力支撑,银行坏账剧升,而中国不会出现政府破产问题。所以,一旦调控效果显现,特别是导致经济明显减速时,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跌落谷底时,我担心货币又会放开,同时土地供给又会收紧。这种信念下,偏低的长期利率预期可能很难改变。
  央行维持较低的利息率,无非是为了将成本转嫁给银行储户,或减缓不良贷款的累积速度,或为银行未来的坏账清理准备弹药。
  有人说加息会将广大的民营企业推向深渊,对于体制内部门却效果甚微。这种观点蔑视了问题的根本。宽松货币下,谁受益最大?大量廉价的资金涌向垄断部门,他们拿钱炒高资产和资源价格,委身于制造部门的私人资本,虽然或从金融垄断部门也能获取更多的残羹冷炙,但饱受成本上升之苦,不是更加痛苦吗?最后,大量资金被挤入资产投机,沦为垄断资本的炮灰,这可是灭顶之灾。
  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对于刺激政策的退出要瞻前顾后,我也无法理解每当讨论加息时,就会盛行的加息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热钱涌入的结论。没有数据证明,中国的紧缩政策导致热钱涌入。我们可以分析自2005年以来的外汇储备的部分变动情况,中国明确的热钱涌入只有2007年四季度到2008年上半年那一段。而那是由于2007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升值来作为抑制通胀的主要工具,等于向全球资金发出了快快向中国搬钱的邀请函。你想,2007年6月份次贷危机升级,联储快速将利率降下来,中国经济过热利息还在高位,天然3~4个点的息差,然后汇率短期内将会快速上升了10%,15个点的套利,笨蛋都会干。包括国内居民都把美元卖给央行。
  紧缩与升值的关系逻辑上并不构成同向,事实恰恰相反,两者逻辑反向,越紧缩,越是减轻升值压力。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压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投资扩张,来自经济模式,经常搞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加速状态。所以,我常讲,中国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储蓄率自然下降的过程,是一个升值压力反侧自消的过程。这个道理,很多经济专家都搞不明白。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是跟着资产市场走的,国内坚决地挤压泡沫,境外资金流入自然会停止,所谓流行的中国加息以美国加息为条件在逻辑上就是个伪命题。
  当下的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过多考虑的了,除了坚决地紧缩货币,抬升长期利率的水平,先把速度减下来,再行结构性改革来收拾残局。代价肯定是要付出的(资产泡沫被刺破而至银行的坏账),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现在还不晚,当下再不戳破,往后就更怕戳破了。一旦美国工业再造的战略布局完成,美国的全球领导型经济一旦重新恢复其重构、创新和再投资的活力,投资回报率上升,中国的泡沫就会到了头,到那时政府即便想稳也稳不住了。
  某种意义上讲,此次地产调控的力度,不取决于政策文本而取决于改革的决心。(每日经济新闻)


  加息预期再抬头 市场影响几何
  加息对市场影响到底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相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历史总能让我们有所借鉴。回望三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市场的一片紧缩性预期声中,央行不失时机地在两会闭幕两天后扣响了加息扳机,巧合的是,央行当年是在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采取的加息行动。那么,当时的市场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2007年3月18日周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3月19日周一,上证指数以2864.26点开盘,较前个交易日低开66个点,之后大涨,终盘报收3014.44点,上涨84个点,当日上证指数涨幅达2.87%,振幅6.5%。这也是继2007年2月26日3000点一日游之后,上证指数首次成功站上3000点,并就此展开了长达7个月的大牛市行情,最终在2007年10月16日达到6124.04点的历史顶峰。
  时至今日,同样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样是3000点的纠结不放,而今年两会闭幕已有一周的时间了,何时加息仍未可知。我们都知道,今年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回收流动性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这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和经济平衡增长。货币政策的调整绝不会仅仅是针对资本市场的,因此市场中的投资者也大可不必对加息二字那么的提心吊胆,也许加息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过是又经历了一次低开而已。
  不过,就像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一样,我们期待今日市场能有2007年的强劲表现,显然是不那么切合实际的。虽然在2006年-2007年,利率一直上行,但当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也一直呈现扩张态势,消化了加息的紧缩效果。而时下刚刚经过金融危机风暴冲击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和周转率水平都已回到相对中性的水平,企业盈利能力要再上一个台阶,需要经济有一个再次加速的过程。国金证券认为在目前环境下,即在紧缩信贷、抑制投资、出口相对温和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力在大概率上会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目前企业尚可以消化1-2次利率27个基点上调,企业盈利空间会回到历史平均水平;之后如果利率进一步上调则会对企业负债经营带来压力。
  具体而言,加息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企业资金成本,增加了利息等财务费用的支出;二是对部分行业业务收入及成本、需求产生影响,并波及下游相关行业;三是加息导致投资资金必要回报率的提高,并降低企业估值,同时也影响投资者在不同资产间的配置,银行存款回流可能增加,对股市资金面有不利影响。各行业受加息的直接影响不尽相同。从整体工业企业看,利率上调27个基点,从财务费用角度影响整体利润增速大约在1个百分点左右,研究机构建议投资者在加息后应回避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周期性行业,如银行、地产、航空、钢铁等,转向防御性较强的品种,如铁路、高速公路、煤炭及消费类行业中具有品牌优势、现金流充裕的龙头公司。 (www.ccstock.cc)

 

  央行历次加息时间及对股市影响

  2008年11月27日 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27日两市股指大幅高开,三率齐降的利好一步将股指带上2000点,随后大盘出现几波回落走势,并跌破10日均线支撑,部分个股在经过上午调整后有向上突破迹象,两市成交量再超千亿。

  2008年10月29日  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早盘A股受到降息的影响高开,随后围绕周三的收盘点位反复震荡。午后指数急速拉高,,但飚升后明显出现买盘不足的趋势,在此影响下,A股尾盘冲高回落。

  2008年10月8日  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9日,早盘沪深股市双双高开,但指数并未高走,反而继续出现小幅下跌的局面,此后多空围绕平盘位置展开争夺, 午后随着金融股的震荡回落,大盘重新出现翻绿走势,下跌家数逐渐增多,但普遍跌幅不大,临近收盘沪深两市股指突然跳水,沪指失守2100点。

  2008年9月15日  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从2008年9月2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9月16日,大盘上午有所企稳后,下午跌势蔓延,银行股大面积跌停,拖累上证综指再度跌穿2000点,沪指在一轮跳水中再创盘中新低,最低跌至1974.39点。

  2008年6月7日 从6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6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6月10日A股市场一改近期小幅阴跌常态而大幅跳空低走,双双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盘中最大跌幅。沪指开盘报3202.11点,跌257.34点,跌幅7.73%,深成指开盘报11212.84点,跌968.07点,跌幅8.25%。

  2008年5月12日 从5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月13日沪指开盘报3515.71点,跌66.74点,成交金额1250.9亿;深成指开盘报12727.76点,跌91.87点,成交金额655.2亿。

  2008年4月16日 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17日沪指略微低开,深指小幅高开。沪指开盘报3286.41点,下跌68.86点;深成指开盘报12104.31点,下跌400.20点。

  2008年3月18日 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月19日沪深大盘双双高开,沪综指开报3746.05点,上涨77.15点;深成指开盘报12767.97点,上涨278.95点,。两市共成交9.2亿,较昨日增长近一倍。

  2008年1月16日 从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月17日沪深大盘继续低开,沪综指开报5235.91点,下跌54.7点;深成指开盘报18173.99点,下跌178点。两市共成交14亿,较昨日增四成。

  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12月21日两市小幅低开,沪综指开盘报5017.19点,下跌26.34点,深成指开盘报16542.93点,下跌82.48点。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成交额1687.52亿。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成交额882.45亿。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2006年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人民网)


 

  机构逆势抢筹八大抗通胀板块(附股)
  自2009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以来,市场有关通货膨胀的话题不绝于耳,主要焦点在于未来数月物价如何演变:一方认为2010年通货膨胀将温和增长,CPI全年运行在3%左右的水平;另一方则认为通货膨胀将来势汹汹,CPI将超过5%的水平走向恶性通胀。那么,2010年通货膨胀到底是山雨欲来还是虚张声势呢?
  通货膨胀压力显现
  1.翘尾因素拉高CPI。
  翘尾因素明显影响2010年物价涨幅。即使全年CPI统计范围内商品/服务品新涨价因素为零,由于翘尾因素影响,全年CPI同比要达到1.5%以上,PPI同比将达到3%以上。如果仅考虑上半年因素,翘尾因素将导致PPI同比增长4.1%,CPI同比增长2.1%以上。
  2.流动性过剩带来了通货膨胀的持久压力。
  2009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高达9.58万亿元,天量信贷助推M1、M2增速达到10年来的新高,金融市场流动性空前充裕。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空前的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2010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面临不确定性、投资项目后续资金安排存在刚性需求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贷款规模难以强制压缩,持续的信贷增长和流动性宽裕足以引起市场对通货膨胀的过渡担忧。
  3.资产价格泡沫导致通货膨胀预期高涨。
  2009年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一路上扬,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则略微上涨,显示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泡沫较为明显,中国股票市场则在2009年达到过88.58%的涨幅,位居全球涨幅前列。虽然资产价格的上涨并不直接体现在CPI通胀率上,但任由房地产这样的硬资产涨价会影响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而预期将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和投资模式。这一传导机制一旦形成,物价全面上涨恐怕就不可避免。从历史数据看,2006年持续的资产价格膨胀带动的股市、楼市非理性繁荣,是2007~2008年通胀率高企的重要原因。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地产、有色、煤炭、保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8大行业将是通胀预期之下最受益的板块,各大机构近期也在对抗通账主题进行积极布局,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农林牧渔政策倾斜价格稳升
  农林牧渔的长足发展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央阶段性承接着发布11个扶持三农改革的一号文件,对农业发展、农村兴盛、农民增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使得农民充分享受政策扶持所带来的利好。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制定直补农民种粮先河,逐步实现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放开粮食市场购销价格等都给予了农民莫大的扶持。中国粮食生产经受住大考,2009年粮食生产大局已定,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近40年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
  农林牧渔行业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回升较明显,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1%,鏊俳现衅谔岣?.41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下滑3.50%,但较中期降幅收窄13.29个百分点。子行业中,疫苗行业增速依然最快,畜牧养殖业亏损额减少。
  中金公司建议结合各子行业动态,寻找其中投资机会:
  1。关注生猪疫情发展及相关股票交易性机会:从交易性机会而言,生猪疫病爆发后首先让人想到的动物疫苗公司(如中牧股份(600195)、金宇集团(600201)),其次是疫病过后因生猪存栏量锐减、猪价强劲反弹而受益的生猪养殖企业(如正邦科技(002157)、罗牛山(000735)和新五丰(600975)),再次是得益于猪价上涨与生猪补栏逐渐回升的猪饲料生产企业以及畜禽和水产类养殖公司(如新希望(000876)、通威股份(600438)、民和股份(002234)、圣农发展(002299)和福成五丰(600965)).
  2。糖价仍不甘心,棉价蒸蒸日上:尽管国内外期货市场糖价炒作让位于棉价的趋势愈发明朗,但受地方政府做多意愿影响以及席卷全国的寒潮提前到来引发今冬明春国内甘蔗主产地恐再遭霜冻灾害的担忧,未来现货糖价或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如南宁糖业(000911)、中粮屯河(600737))。日前,中国再度下调2010年产季棉花产量预测,原因是气候不佳导致亩产低于预期,这使得棉花减产幅度由此前估计的79万吨或10.1%扩大至104万吨或13.4%,从而推动国内外棉花价格稳步上扬(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新农开发(600359)、新赛股份(600540)和敦煌种业(600354)).
  3。刺参价格环比回升趋势无忧,浮筏扇贝闹病令底播扇贝销路不愁:目前,山东地区刺参价格仍维持在150元/公斤高位。此外,浮筏扇贝连年闹病使得养殖户投苗量缩减,从而令底播扇贝销路不愁(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好当家(600467)和獐子岛(002069)).
  4。橙汁价格大幅上扬或可推动苹果浓缩汁价格提前走出谷底:10月份国际市场橙汁期货价格环比大涨24%,橙汁价格暴涨使得新榨季中国苹果浓缩汁出口价格反弹可能早于预期,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海升果汁、安德利果汁(HK)和国投中鲁(600962)。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