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会议公报:发展中国家共增加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新华网华盛顿4月25日电(记者 杜静 王丰丰)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发表公报说,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以及增加世行资本金的改革方案。
公报说,会议决定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投票权提高3.13个百分点至47.19%。自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已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4.59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公报说,会议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提高基本投票权以及2亿美元规模的特别增资方案,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整体的投票权提高6.07个百分点至39.48%。
公报说,会议决定世行进行总规模为584亿美元的普遍增资,提高世行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的财务能力。
公报说,当前世界经济逐步回升向好,但复苏的进程还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这场经济危机减缓了全球减贫进程,并将带来长期影响。
公报认为,此次危机凸显了国际合作和多边机构在应对危机和承担全球性使命方面的重要性。会议支持世行进行根本性改革,确定危机后的战略方向,要求世行增强能力,加强和改善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困国家的援助,以应对21世纪的发展挑战,强化减贫宗旨。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在华盛顿举行。本次会议是落实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有关世行改革共识的一次重要会议。各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以及主要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的高级代表与会。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和副部长李勇出席了会议。
周小川:主权债务风险威胁金融稳定
sohu报道,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第二十一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时表示,主权债务风险已成为对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的威胁。
周小川还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严重低估、代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基金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加以纠正。
这次主要由发达国家金融部门政策失当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就业和收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且发达国家的财政不可持续性成为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主要风险。他强调,基金组织应尽快调整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手段,加强对成熟金融市场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督,当前特别是要加强对发达国家财政政策的监督,进一步跟踪研究发达国家主权风险的演变及其影响。
周小川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仍来自发达国家。
周小川指出,主权债务风险已成为对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的威胁,其潜在系统性影响值得关注;银行业去杠杆化过程的延长可能导致经济的可持续复苏缺乏融资支持,增加了退出策略的复杂性和难度;主要发达国家向金融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及其退出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加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管理的难度。
周小川表示,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周小川:全球经济主要风险来自发达国家
希腊骤然升温的债务危机正在紧绷着全球金融市场敏感的神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4日在华盛顿指出,主权债务风险已成为全球金融稳定与经济复苏的主要威胁。
周小川当日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所举行的春季会议上代表中国发言时指出,目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来自发达国家,其中主权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威胁,其潜在的系统性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周小川呼吁发达国家尽快制定和实施一个全面、可信以及透明化的财政整顿战略,并采取措施控制主权债务风险,避免跨境蔓延。
经过数月抗争,陷入严重债务危机的希腊政府23日被迫向欧盟和IMF求援。如何解决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成了此次会议各国讨论的主要焦点之一。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当天敦促欧盟和IMF,尽快达成援助希腊的方案;加拿大财政部长则指出,部份欧盟国家担心,四百五十亿欧元恐怕不足以解决希腊的债务问题。
此前不少专家认为,希腊债务危机引爆又一次全球性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可能会受到一些间接的冲击。建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所受的并且已经在经受着的最大影响可能是,我们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外汇储备会因为主权债务问题国家过度发行货币和该货币购买力下降而缩水。中国目前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截止今年2月共持有美国国债8775亿美元。
在本次会上,周小川还谈及中国经济,他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稳定较快增长,但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提升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的急迫性在增大,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他表示,中国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实施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政策,以适应新的发展。为了保持经济的良好势头,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还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中国新闻网)
周小川: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在考虑货币政策的退出时,还应考虑金融体系过多流动性带来的溢出效应和潜在系统性风险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一届部长级会议时指出,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潜在系统性风险。
4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代表基金组织186个成员国的24位理事以及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和区域机构、论坛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形势、基金组织治理及职能改革等问题。周小川出席会议并发言。
周小川指出,在各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积极势头,但各国和各地区复苏的速度和动力差异明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复苏强劲,发达国家的复苏相对缓慢。金融体系的部分功能虽已逐渐恢复,但全球金融稳定形势仍比较脆弱,全球经济前景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仍来自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已成为对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的威胁,其潜在系统性影响值得关注。银行业去杠杆化过程的延长可能导致经济的可持续复苏缺乏融资支持,增加了退出策略的复杂性和难度。主要发达国家向金融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及其退出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加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管理的难度。贸易和金融保护主义抬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周小川呼吁,经济复苏乏力的发达国家应尽快重建财政纪律,采取措施抑制主权风险的传导与放大并避免跨境传染;加快金融部门改革,尽快恢复金融体系的正常功能;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在考虑货币政策的退出时,不仅要考虑通货膨胀压力,还应考虑金融体系过多流动性带来的溢出效应和潜在系统性风险。
同时,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担责任,特别是加强宏观和金融政策的协调和前瞻性,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全球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复苏。
他在介绍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时指出,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中国经济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10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但也面临复杂的挑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迫切,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潜在系统性风险。
关于基金组织的治理和职能改革,周小川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不足严重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及时纠正。
周小川强调,这次主要由发达国家金融部门政策失当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就业和收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且发达国家的财政不可持续性成为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主要风险。基金组织应尽快调整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手段,加强对成熟金融市场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督,当前特别是要加强对发达国家财政政策的监督,进一步跟踪研究发达国家主权风险的演变及其影响,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