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就是财富 散户“被”时代_股票_证券_财经

泡沫就是财富 散户“被”时代

加入日期:2010-4-2 17:15:3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潘石屹:网上流传的楼市崩盘时间表不可信
  许小年:房价为何还会涨
  皮海洲:社保基金不能越玩越离谱
  黄湘源:被时代散户有哪些生存之道
  高 盛:中国股市已形成底部 投资时机成熟
  金岩石:泡沫就是财富


  潘石屹:网上流传的楼市崩盘时间表不可信
  4月1日,潘石屹就近期市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网聊,他表示,如果为了避免出现地王,就停止土地出让,更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此外,潘石屹称,不相信近期网上流传的崩盘时间表,认为市场崩盘如地震,不可预测。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房地产市场走势,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在2011年崩盘,某网受调查的网友中有70%认同此观点,
  对此,潘石屹表示不认同。他说,房地产崩盘如同地震一样,很难提前预测到。但这张崩盘时间表的确给了我们一个警醒作用,当政策正在变成主导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号时,制订房地产政策时一定要谨慎。
  近期北京暂停土地出让,对此,潘石屹在当日的网聊中表示,如果为了避免出现地王,就停止土地出让,更会加剧市场的恐慌。目前,土地市场上供地太少、房地产商囤地,加之最近政府政策释放出未来土地的供应量会更少的信号,市场接受这些信号后,就进一步制造出地价疯涨,形成恶性循环。
  他认为,房地产市场能否恢复理性的状态,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策,首先是土地政策,最重要的也是土地政策;短期能见到成效的是货币政策。应该逐步让市场的作用更有效,发挥市场调控和配置资源的作用。

 

  许小年:房价为何还会涨
  房价上涨的原因很简单,需求大于供给,或者供给小于需求。
  影响需求的包括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决定需求的短期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货币供应。2009年广义货币M2增加了27.7%,同年名义GDP仅增长6.7%。用通俗但并不严格的话讲,实体经济不需要那么多钱,多余的20个百分点的钱去哪里了?楼市和股市。货币超发对购房需求的影响还有另一渠道,那就是通胀预期。百姓为防储蓄贬值,纷纷提出存款,购买实物资产。能买到的实物资产除了黄金,就是房子,房价岂有不涨之理?
  再看供给方。
  对短期供给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2007年的宏观紧缩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对需求的下降和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地产商不得不缩小开发规模,导致2009年供应不足。谁也没有料到,2009年的货币供应会在几个月内放出天量,但供给不可能立即跟上。货币刺激的需求狂飙得不到满足,巨大的购买冲动全都宣泄到价格上。
  决定房地产长期供给的最重要因素,当然是土地。在现行政策下,土地供应已被封顶,18亿亩农地的红线成了名符其实的高压线,不能碰。在这条红线下,地产商忙着囤地,日渐稀少的土地等于给房价上了保险。买方、卖方都看涨的后果是什么?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需求和供给分析清楚了,平抑房价的政策就是收紧货币供应和放开土地供应。现在的政策是放开货币供应和收紧土地供应,整个搞反了。
  预测一下,改变现行政策的可能性有多大?说实在的,不大。
  谁愿意在这会儿收紧银根啊?来之不易的经济反弹又掉下去怎么办?要收银根就得放汇率,而汇率已上升到国际阶级斗争的高度上去了。紧缩银根就要加息,而加息会伤及股市。
  土地供应更是万万不能放,据说农地若少于18亿亩,就无法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但笔者认为,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农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制度,而不是耕地数量。
  政府控制土地供应的真正原因是财政。开放土地供应意味着将土地所有权落实到农民个人,建立真正的土地一级市场,由市场配置土地。而在现行体制下,政府总是倾向于推高地价。
  货币和土地政策不变,有无其他办法降低房价?
  78家主营业务非地产的央企退出地产市场。但是别忘了,16家主营地产的央企还在,相当于放走小舢板,留下巡洋舰。
  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土地供应机制不变,供应总量不变,站着卖还是蹲着卖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对捂地的开发商动真格儿的。问题是真到什么程度,房地产公认是支柱产业,格儿动得太真了,影响地产业发展,对地方的财政税收和GDP都没好处。
  出台物业税。这事儿议了好多年,一直出不来,猜猜谁手中的房产多,就知为什么出不来了。
  还有什么招儿?
  结论:房价还得涨,尽管不会永远涨。
  日本人的地产泡沫吹了四五年,最终还是在1989年破了。美国人的次贷泡沫吹了五六年,最终在2007年破了。

 

  皮海洲:社保基金不能越玩越离谱
  作为一般的机构投资者有着上述想法,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是社保基金有这种想法的话就大为不妥了。不过,令国人不安的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还真有这种想法。日前,戴相龙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全国社保基金看好中国证券市场及其长远发展。对于是否参与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戴相龙称,全国社保基金是很大的机构投资者,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新产品应该有社保基金的分量,社保基金愿意选择这个投资项目。
  社保基金也要参与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社保基金玩得越来越离谱了。众所周知,社保基金是全国人民的养命钱,本着对全国人民养命钱负责的精神,社保基金的投资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而不应该进行冒险或者风险投资。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社保基金其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虽然美国股市远比中国股市规范、成熟,但美国政府在社保基金进入股市的问题上十分谨慎,其社保基金70年来一直不允许入市。根据美国《社会保障法案》,联邦社保基金只能投资于美国政府对其本息均予以担保的孽息型有价证券,即定存、国库券和国债。
  而我国的社保基金,似乎完全忘记了自身的职责,忘记了社保基金是全国人民养命钱这个根本,仿佛成了一家专门的投资机构,正如戴相龙所说的那样是很大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不仅可以进行股票投资;而且还要参与到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中来。社保基金的这种做法与其承担的责任并不相符。
  社保基金不应该参与到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中来。正如管理层提醒中小投资者的那样,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风险很大,为此,管理层还通过高门槛设置把中小投资者挡在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大门之外。因为风险太大,中小投资者不宜介入,难道社保基金可以不考虑风险,拿全国人民的养命钱来开玩笑吗?
  虽然戴相龙表示,社保基金看好中国证券市场长远发展。但这并不是社保基金可以参与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理由。毕竟股市的进程是曲折的,在这曲折之中,一旦出现方向性操作错误,股指期货交易就会给社保基金带来很大的损失。而社保基金在股票投资过程中,既不缺资金,也不缺股票,更没有必要融资融券。而且,即便社保基金在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操作中百战百胜,但社保基金这种明显带有政策导向性的操作,也是对其他投资者的不公。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