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下半年经济或陷困局
一季度的强劲反弹是信心提振下的弱复苏
综合新华社4月11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11日说,一季度中美等国经济出现强劲反弹,这是在信心提振下的弱复苏,各经济体的实际需求和实际产出还非常弱。2010年全球经济将以动荡为主,呈现上半年好下半年困难的趋势。
剔除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的因素,今年全球经济的真实产出,最乐观的结果是与2007年持平。朱民在2010金融四十人年会上说。
朱民说,金融危机中出现的四大新问题尚未解决:
一是在产能过剩与资金充裕的共同作用下资产价格迅速反弹,潜在的资产泡沫风险仍然存在。
二是主权债务危机四伏且首次出现在发达国家,缺乏税收支撑的刚性支出使很多国家的负债增长到2012年才可能扭转,这令人担忧。
三是美元作为本位货币尚无法替代,但已成为波动最大的套利货币,表明各方对美元的信心锐减。
四是贸易争端四起,危机后发达国家发现就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从而更加重视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全球贸易争端日益激烈,出口补贴从传统的质量和标准领域转向低碳、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
他认为,结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包括全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全球贸易格局失衡和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失衡等,而结构的再平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过去二十年虚拟经济日益膨胀,到2007年全球金融资产是实体经济的16.4倍,金融危机使此得以调整,到2008年缩小到14.2倍,但仍有大量有毒资产需要核销,此前超过实体经济需求的膨胀部分有待回归到真实价值。
其次,发展中国家正在引领全球经济增长,面对这一新格局的治理机制尚待建立,G20还只是一个缺乏约束力的对话平台。
再次,各国内部经济结构调整还未真正开始,例如尚无证据表明中国的消费需求和私营部门投资在明显复苏。
金岩石:一生二,三生三,三生无限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楼市处于日本65-80年间,担心暴涨多与暴跌,并且预计中国楼市的拐点或在2017年与2025年出现。
中国楼市处于日本65-80年间 担心暴涨多于暴跌
金岩石:如果将日本楼市泡沫作为标准,楼市泡沫的生成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地价飙升推高房价,该阶段发生在日本1960-1975年间,15年当中日本的地价平均每年递增20%左右,其中最高的一年是1963年当年地价上涨43%。这个阶段跟跟目前的中国情况相似。
第二阶段,地价和房价同比上涨,该阶段发生在1970-1985年也是15年,此时每年房价递增,一半是地价上涨,一半是房价上涨。
第三阶段,1985-1991年日本的地价平均涨幅达到了7.6%,但是房价上涨超过了20%,因此我们可以将泡沫定义为两个标准,第一就是脱离了收入标准,第二,脱离了地价,特立独行。
当一个地区房价脱离地价又脱离收入的时候,该地区的房价是由外部资金推动的,因此伴随着外部资金的撤出导致房市暴跌,从1992年到现在房价跌了 70%,地价下跌了50%以上,这就是日本的基本情况,我们将日本的泡沫说清楚,才可以理解中国跟日本对比,应该是处在日本的1965年-1980年区间,该区间有四个主要的指标。
1、中国现在的人均GDP跟日本的1965-1968年相似。
2、宏观经济总量,日本是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我们今年将超越日本。
3、日本城市化率是在1965年达到45%、46%,目前中国的情况是45%、46%。
4、日本的高铁是在1960年加速,1980年基本完成,中国是1997年开始加速,经过六次提速,现在刚刚超过日本1980年的水平,五年后也就是当中国的高铁网基本完成之后,我们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四个小时的铁路网,该阶段才刚刚达到日本1985年的水平,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如果要对比就认真对比,对比的是城市化率和人均收入、人口流动的速率、经济总量,按照这四个标准来看,中国日本还是处在日本1965-1980年间,也就意味着日本楼市泡沫升腾的前夜,处在地价上涨的阶段,还没有出现地价不涨房市上涨,本地不涨外地上涨的情况。现在担心的不是房价暴跌,而是房价暴涨。
如果房价如此的上涨,真的像日本开始出现超级泡沫,升腾破灭,如果看清楚未来有这样的曲线,还不如让它走的平稳一点。现在楼市最疯狂的不是广州,也不是上海,而是北京,北京目前是房价最没有理性的状态。以前我是坚决反对开征物业税的,现在根据这个情况我开始有条件地支持了,但不能叫做物业税,应该叫做住房持有税,防止中国重蹈日本的情况。这是挑战当前中国决策的问题,避免日本1985-1992年每年20%以上的攀升,之后像瀑布一样直线下跌,1992 年的时候日本东京新宿也就是豪宅区70平方米的精装修房卖到150-200万美元一套,暴跌后只有35万美元一套,现在是45-50万美元一套,这就是日本房市暴跌的路线和房市保障的阶段。控制房价只有只有两个办法:加息和加税。加息控制的是资金量,加税是提高住房的已有成本,当房价变成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线,我认为国家应当采取行动,而且要采取真实的行动。
中国楼市可能拐点的两个时间点:2017年和2025年
金岩石:日本从上涨到下跌经历了7年,中国要经历多久?我给出中国楼市可能拐点的两个时间点:2017年和2025年。
2017年是十年经济周期的节点,如果将金融海啸不看作是偶然事件,2007年的世界金融海啸,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等,每十年一次。2017年将会发生在哪个地点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今天大家都承认了中国率先复苏,大国崛起,等于是向全世界宣告,下一个危机的爆发点将发生在中国,就是 2017-2018年。
第二个时间点是2025年。日本房价暴跌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持续5年超过60%之后,1991年日本的城市化率达到了63%,现在依然是63%,所以城市化率接近或者是达到65%的时候,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城市化基本完成。我根据麦肯锡的报告画出2025年之后中国十亿人口的分布情况,这个城市化完成时间大约在2025-2030年。
人民币是否升值主要看美国失业率 杠杆率到极限会引爆
金岩石:去年人民币随着美元贬值坐着美元的滑梯占了很大的便宜。2009年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实现V型翻转主要是靠两个工具,对内发货币,对外降汇率。 2009年人民币整体贬值,但是对内没有贬值。我们跟着美元坐了滑梯跟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对巴西货币贬值42%,俄罗斯货币贬值28%,对欧元和日元贬值都超越10%。因此美国人今天理直气壮的要求升值是在讨债。奥巴马对人民承诺要降低失业率,如果10月份失业率未下降,我们真的要升值,中国和美国之间在政策上非常有默契的。如果美国的失业率继续下降,人民币就没有必要升值。
索罗斯先生讲了超级泡沫理论,就是长期泡沫的理论,就是将股市、楼市作为交易性财富的市场,通过货币和金融的力量逐步放大居民的杠杆率,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提升了生活方式的杠杆率。如果按照此概念,城市化作为趋势,背后是人口流动加货币流动,人流、钱流,加上股市和楼市就会逐渐的提升社会的杠杆率,当杠杆率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引爆整个系统性的崩盘,这个道理就象老子讲的道家有无,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三,三生无限,因此虚实相生就繁荣,虚实相克就萧条。
龚方雄:股市不怕加息
近日,在博鳌论坛间隙,当媒体记者提问加息是否意味着宽松货币证策退出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回答是一句耐人寻味的反问句:谁说要加息了?然而,这样的反问句显然无法打消市场日益加剧的加息预期。那么,加息对A股市场而言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
加息疑云笼罩
上周,央行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由于利率较高,引发市场即将加息的猜想。在加息疑云的笼罩下,上周A股呈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大盘在经历了上周二到上周四的三连阴走势之后,上周五股指止跌回升使得投资者稍微喘了口气。然而从成交量来看,加息预期对A股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统计显示,上周日均成交金额减少迹象明显,上海市场从前一周的1434亿元降至1108亿元。但由于中小盘炒作升温,使得深圳市场从1040亿元增加至1107 亿元。
尽管对于加息的具体时间点众说纷纭,但目前市场较为统一的说法是,二季度是个重要的时间段。包括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师龚方雄在内的多位国内外投行专家都预计,中国央行在二季度有可能开始加息。龚方雄认为,全年升息次数在2到3次之间,每次幅度在27个基准点左右,一年期利率今年有可能上升到3%以上。然而,在谈到加息对市场的冲击时,龚方雄认为,由于市场对此已有充分准备,如果加息,对股市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然而,加息这一事件对A股各个行业板块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国金证券预计,对整体工业企业而言,利率上调在27个基准点,从财务费用角度影响整体利润增速大约在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水务、电力、钢铁、化纤、有色行业受利率上调的冲击最大。如果从盈利能力的角度,除去上述行业之外,信息设备行业可能也会受到利率上调较为明显的影响。
等待靴子落地
事实上,加息预期早在3月便在市场传开,一次次的狼来了让市场不断地经历回调、反弹、再回调和再反弹。反复的震荡让投资者不敢轻易入市,低迷的成交量让本来就缺乏亮点的大盘股更加萎靡。因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加息应声落地可能反而会成为利好大盘的消息,从估值上讲目前的大盘已经完全可以承受加息冲击了。
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大盘整体而言,估值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政策调整预期,后市向下的空间不会很大。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担忧的是不确定性,股市最怕的也是不确定性。如果正式公布加息,反而是靴子落地,利空出尽。政策调控已经在市场预料之中,对此市场已经提前进行了消化。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从加息本身的意义上来看,它表明经济恢复转好,如果经济不好,没有通胀的苗头,管理层也不会轻易加息。加息尤其对于银行而言更被视为利好。因为作为经济复苏环节中的一个重要中间商,加息之后息口是拉宽的,因此银行盈利会更多。这意味着,阴跌不止的银行股可能因为加息而获得一次绝好的反弹机会。
另外,针对加息是否会对储蓄资金入市产生影响,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影响不会是根本性的。因为,储蓄资金是否入市,取决于股市的涨跌,而不是利率的高低。越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资金在股市的收益越是比利率收益更有吸引力。
本周消息偏暖
相比上周的利空频频,本周消息面相对偏暖。其中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的便是3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本周四公布的3月份CPI、一季度GDP增速等均将决定央行短期内的政策取向。
同时,一季报行情也将为大盘提供暖意。从目前的业绩预报来看,一季报有九成公司预喜,中小板更是有26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三成,一季报行情的预热使得A股市场的做多能量明显增强,大盘有望延续上周五反弹的走势。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股指期货已于上周四正式启动,而其首只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将于本周五(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从融资融券推出的经验来看,投资者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做多思维,因此预计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将对A股市场构成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