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投资模式_股票_证券_财经

姚明投资模式

加入日期:2010-4-10 10:05:20

  姚之队总负责人章明基喜欢用“相对保守”来归纳姚明的理财思路,但章同时表示,保守并不意味简单化。章将姚明的收入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生活开支、日常消费;二是投资和慈善费用;三是保险、房子等固定开支。

  单以投资而言,在多年的投资实践中,姚明也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合众思壮(002383)则是最近的一个例子。

  1.自己“发烧”的产业

  姚明与合众思壮合作时,开始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他在2005年为美国Garmin公司作过品牌形象代言人,而合众思壮是Garmin当时在中国的总代理。姚明之所以接下这个合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电子发烧友,GPS汽车导航产品给他在美国生活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他本身是这类产品的使用者与受惠者,对此非常看好。

  投资巨鲸网实际上也是出于本身的爱好。章明基称,一直以来,姚明就喜欢高科技产品,对新媒体也充满兴趣,“(投资巨鲸网)虽然这不是姚明首先提出来的,不过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一拍即合。

  章明基等姚明幕后的团队是姚明投资的幕后操盘手。据了解,投资巨鲸网自始至终就是章明基与巨鲸网CEO陈戈接触。“我们一起吃的午饭,在一个四星级的酒店二楼的餐厅里。下午一直聊到4点,这件事就这样谈成了。”陈戈说。

  不过业界对于姚明的投资方式颇有争议,开始时消息称姚明投资两千万,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引起了对“姚明是否会以一个多月工作去做这么大的风险投资”的争议。

  2.以自己的名字入股

  在巨鲸音乐网的投资事件中,深圳国城投资经理曹达军分析称,姚明就算只用自己的名字入了股,其名字“价值也肯定在2000万元以上”。

  最早的以名字投资的一次试水,是2005年的姚餐厅。

  姚餐厅中并没有姚明的股份,而是姚明的父母与朋友合资的产业。从2005年2月试营业至今,姚明没有投资一分钱,只是提供了自己的名字使用权。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姚餐厅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以姚明的名气为卖点,借助了姚明的品牌效应。

  实际上,整个姚明商业帝国的根基,也就是“姚明”这个品牌。因此,无论是在承接广告代言,还是在平时参加的活动中,姚之队为姚明设定的方向都是:向乔丹学习,始终维持自身的健康形象。

  正是因为姚之队的帮助,姚明才能从2002年到现在,在商业方面的形象始终表现得无懈可击;而正是有了这一健康形象,姚明持续成为各大企业追捧的对象。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得到姚明这个人,这是一个战略性战役,我们一定要打胜。”锐步公司在面对耐克争夺姚明时如此表态。

  3.与个人形象相关的产业

  2007年8月份,“加州健身姚明运动馆”在北京世贸天阶正式开业,这是姚明与美国最大的私人连锁健身机构的合作结果。当年11月份,上海店开业。这被看作是姚明身为运动员,与其职业有所相关的一次投资。

  两年后的2009年7月15日,姚明更进一步地通过投资加强他的运动员形象。他全资拥有的上海泰戈鲨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股东就俱乐部股权转让事项达成一致,并正式签署了框架协议。

  CBA管理中心很快批准了这项收购,姚明及其管理团队正式取得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经营权,开始了将NBA的商业模式在CBA俱乐部的试水。

  “这一举动除了强调姚明作为一名现役NBA运动员,对母队的感情,也很好体现了他上海人的情怀,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一项成本颇高的、对姚明品牌的投资。”一位人士如此评论说。(许荻晔)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