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政协委员陆启洲
■本报记者 范思立
电力体制改革、理顺电价机制、煤电矛盾等依然是能源领域的症结和难点,两会期间,尤其是全国政协经济组委员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一向敢言且能切中肯綮,这位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电力3月7日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深度采访,从专家的视角解读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发电企业要调整电力结构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低碳技术,请问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如何推进低碳技术的应用?
陆启洲: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传统发电企业则要调整优化电力结构。
顺便讲一下低碳经济本身的经济性,非化石能源中的风能和太阳能成本高,这是我们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所难以承受的。按照单位完全成本,太阳能发电1.5元/千瓦时,风力需要8毛钱左右。同样属于低碳能源的水电和核电的成本则相对较低,目前水电平均上网电价比火电低一毛钱,核电上网电价也能够做到低于火电。
所以,国家应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而且我国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目前的开发程度仅仅为36%。但是,风能和太阳能也要发展,如果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发展低碳能源任务艰巨
陆启洲: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去年全国耗能31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是2.3亿吨标煤,大概占了7.44%。预计到2020年,全国能源消耗是45亿吨标煤,以此计算非化石能源消耗将达到6.75亿吨标煤。届时,水电装机容量至少达到3.3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87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等大约3000万千瓦。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从现在起就要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而截至2009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是1.97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是908万千瓦。一个水电站建设周期短则五年长则十年,核电建设周期也较长。优化电力结构,从现在就得开始做起,否则到2020年完不成这个目标。
水电开发应做好环境和移民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国家目前对水电项目审批很谨慎,您如何看待?
陆启洲:客观地讲国家最近水电发展速度很快,现在水电发展主要是遇到环境和移民问题,这都是民生问题。发展水电肯定会对环境有一些影响,但要权衡利弊全面考虑,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还应该大力发展水电。
移民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移民问题更突出。如果水电开发不充分考虑和保护移民利益,水电开发没法进行。就是一定要通过水电开发,来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且要探索长效机制解决移民问题。
发电企业应该进入核电领域
中国经济时报:在业内曾有动议,希望国家对社会资本开放核电投资,您认为此提议可行吗?
陆启洲: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政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核电。因为碳排放压力太大,必须不遗余力地发展核电。
刚开始搞核电是由核工业部门来主导,也就是说核电姓“核”。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搞核电的基本上是电力企业。所以国家调整核电融资体制的时候,将发电企业作为重点对象,而这个意义是重大的。也就是说,从中电投拿到核电投资建设运营的牌照开始,从此核电就改姓“电”了。目前,国家没有准入其他发电集团进入核电领域,主要出于安全考虑。我认为,当中电投的核电项目建设完成并能够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时,其他发电企业进入核电领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煤电矛盾是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的
中国经济时报:现在五大发电集团纷纷进入上游煤炭领域,随着发电企业的煤炭自供比例提高,是否能够扭转电煤的供需格局?
陆启洲: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专业化管理成本是最低的,根据市场规则效益成本相对比较均衡。现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健全,交易成本太高,高到你不能承受。
五大发电集团资产总计两万亿元,2009年利润仅有196亿元,其中火力发电利润才14个亿。而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去年的利润就达476亿元。煤炭行业跟电力行业都属于基础性行业,更何况电力行业的资金密集程度、技术密集程度要高于煤炭行业,至少这两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应该差不多,但现在是差了几十倍上百倍。是什么原因?这是市场机制不均衡造成的交易成本太高。
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向上游延伸,发电企业自己生产煤炭。即使如此,还是比在市场买煤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才出现五大发电集团无一例外地进军煤炭行业。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