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出碳税时机很对,国内国外的环境很好,提倡低碳经济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以开始考虑制定碳税。”3月4日,周健民对本报记者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定的目标是3%左右,“这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
碳税条件成熟
目前征收碳税的国内外条件已经成熟。
以国内为例,根据环保部规划院的研究,碳税实施后对GDP的影响较小,以2013年起每吨碳征收20元进行预测,与基准情景相比GDP增速损失不到0.1%。如果考虑碳税对减少能源进口、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促进作用,碳税对GDP的长远影响将是正面的。
环保部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的课题组还建议,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20元,到2020年可以征收50元/吨。具体而言,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立方米)分别征收11、17、12元的碳税。
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苏明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碳税起步可以更低。比如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10元,征收年限可设定在2012年,到2020年,碳税的税率可提高到40元/吨。
此外,该课题组建议,中国的碳税最终应该根据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的消耗量来征收。原因是这些资源能源的消耗有碳数据可查,比如每消耗1吨原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9吨,消耗1吨原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3吨。
苏明指出,经过测算,稍微降低碳税征收标准,对中国的GDP、产业、企业,影响都不是很大。“但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效果仍将非常明显。”他在去年不久的一次会议上说。
事实上,碳税实施大背景已在去年年底提速。
即中国已宣布,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同时,从中国测算碳排放上看,也具备了实施碳税的基础。
“在前期减少排放的过程中,国家环保部门对各种行业企业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对企业的排放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数据,因为一旦征收碳税,是要根据排放量来决定征量的。之前长期的减排工作为将来制定碳税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周健民说。
捆绑环境税?
对于如何实施碳税,周健民给出了描绘。
周健民建议,碳税需要兼顾不同区域和行业利益,遵循“低税率、宽税基、低影响、中性化、捆绑征”原则,采取碳税实施预告和循序渐进策略,全面开展碳税政策研究,为2013~2030年推进碳税政策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同时,为了提高公众对碳税政策的支持度,碳税最好与环境税“捆绑”同步出台,把碳税作为环境税的一个重要税目。
上述办法得到了税务专家的认可。
据悉,碳税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的一种税。对碳税的征收,有3种办法,一是改造现有的税种,包括能耗税、消费税等,通过对这些税费的改革,来达到减排二氧化碳的目的;二是将碳税列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三是也单独搞一个碳税。
周健民建议,通过制定碳税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资源与环境政策体系。完善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等其他与环境相关的税种,尽快开征独立环境税,完善和优化我国的税制结构。
【作者:肖明 刘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