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股票_证券_财经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0-3-5 8:14:28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刘明康: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不严重
  尚福林:股指期货预计四月中旬推出
  上交所耿亮:红筹股回归不一定要等国际板推出

  二、主力动向曝光
  主力继续轮炒题材股
  突遇利空传闻 多头退守三千点
  42只股票成基金独门暗器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瑞贝卡、山大华特、金螳螂


一、重要新闻点评

刘明康: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不严重

  对房地产贷款不会特别限制,但在条件上会审慎一点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4日在参加政协经济组、农业组联组会议前表示,我国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的现象并不严重,银监会一直在严查此事。不多,真的不多。在步入会场前,他一再向记者强调。
  去年我国新增贷款呈现创纪录式增长,部分市场人士担心可能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了股市楼市。正因为如此,银监会去年多次表示要严查此事。
  谈及今年信贷增长,刘明康表示,今年新增规模可能会少于去年,但是不会太紧,也不会呈现前紧后松的态势。
  一般是第一季度稍微高一点,去年也是这样。去年一季度每个月(平均)1.5万亿,二季度(月均)9000多亿,三季度(月均)4300多亿,四季度(月均)只有3000多亿。刘明康说,这是因为续建项目需要。今年贷款增长同比不会收得很紧,也应该不会有那么大的起伏,但也应是一季度多一点,二季度少一点,三季度再少一点。
  当问及银监会是否会对房地产贷款有什么格外限制时,刘明康称,特别的限制不会有,主要是加强审慎性、针对性、灵活性。土地储备、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三块,银行都会支持,目前也都没有停贷,但在条件上会审慎一点。
  中财简评:虽然今年信贷不会太紧,但相比于去年的过度宽松,今年才是真正的适度宽松,流动性的下降对股市的影响显而易见。

  
尚福林:股指期货预计四月中旬推出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指期货将在四月中旬左右推出,融资融券推出时间将早于股指期货。国际板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还无法确定哪家公司会成为国际板首家。
  尚福林指出,目前股指期货开户等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按照目前的进度,股指期货四月中旬左右即可推出。
  谈到目前股指期货投资者开户数比较少的问题,尚福林表示,这是因为证券公司代理开户尚未开始,仍在做一些准备工作,另外部分机构账户的开立也需要进一步协调。
  在接受本报记者关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接下来关注重点的独家采访时,尚福林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下一阶段主要还是加强市场的约束机制,这样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中财简评: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的操作机制将发生根本变化,对此需要有心理准备。但普通投资者即便有条件也还是应非常谨慎的对待股指期货这个交易品种,国外无数的历史经验表明:在股指期货上赚到钱非常困难和少见,而亏大钱的则比比皆是。
  
上交所耿亮:红筹股回归不一定要等国际板推出

  国际板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出席4日的政协小组讨论会议中明确表示,国际板相关工作正在积极研究当中,各方面法律制度也在积极梳理之中。
  筹备经年
  早在1993年,奔驰和联合利华就曾经提出在上交所上市的愿望,此后1996年、1997年和2000年左右又有两批公司先后提出这一想法。
  但直到2007年前后,上交所才明确提出国际板的想法。次年建设国际板的工作被正式写入了上交所的工作重点,而国际板的相关具体工作则从2009年正式开始着手。
  2009年5月前后,证监会和上交所联合央行及商务部等几部委正式启动国际板的准备工作。其中,上交所方面成立了由徐明副总经理牵头的境外上市工作小组,具体人手则从下属发行上市部、公司管理部和法律部抽调。
  而从商务部的监管角度来看,目前仅允许在中国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沪深两所挂牌上市,其中还包括主要经营业务在中国境内等其他附加条件。但在境外注册的外国企业并不在商务部批准境内上市的范畴之内。
  事实上,央行早在2009年3月发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就曾明确指出,在股票市场,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3日,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亦表示,经过两三年的准备工作,中国推出国际板的很多技术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首批上市企业已经锁定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香港本地蓝筹公司以及大型国际企业等三大类企业之上。
  他同时表示,为了应对国际板的推出,中金公司正在与一些选定的重要客户进行接触,只等国际板推出就开始启动相关工作。
  而此前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内地红筹股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出席3日全国政协开幕式时也透露,中移动将酝酿以国际板的方式回归国内市场;他还表示中国移动已经在开展国际板上市事宜,并已经启动了之前的筹备工作。
  但从目前来看,国际板的推出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更为重要的是,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回归的措施可能会先于国际板推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上交所理事长耿亮在4日也表示,红筹股的回归不一定非要等国际板的推出。
  争议仍存
  然而虽然国际板的呼声越来越热,但随之而来的反对声也一直存在。
  从整体影响来看,国际板虽然是作为上交所和深交所竞争的一个平台,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香港资本市场产生冲击。
  而在去年年底,也曾有香港媒体报道称港府官员曾就国际板推出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表示出国际出台影响香港资本市场融资职能的担忧。
  不过,今年1月21日,刚刚履新不久的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出席港交所和上交所联合发布《关于更紧密合作的联合公告》发布会时则公开表达了支持上海成立国际板的意愿,其表示港交所和上交所应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共同壮大。
  与此同时,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在出席同一天的活动时也做出了支持上海成立国际板的看法,其针对国际板的首次公开回应被市场视为港府对于此事的正式表态。
  和牵涉到切身利益的港交所及其背后的香港政府不同的是,另一部分的反对声音则来自于民间。
  近日,天相投资顾问董事长林义相接受媒体访问就明确表示国际板推出应当更加谨慎。
  作为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和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主任的林义相指出,国际板的推出存在着多种潜在风险因素,具体包括希望登陆国际板的公司是否一定比国内公司好;中国投资者能否从中获利等。
  如果一味的为了实现推出国际板这个目标,让大型跨国公司过来融资,这对于国内需求融资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肯定会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上海本地一家证券公司负责投行业务的副总裁如是表示。
  中财简评:无论是红筹股回归还是国际板的推出,在短期内对A股而言都是利空,利空体现在扩容和估值压力。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