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风格行情将成市场常态_股票_证券_财经

上海证券报:风格行情将成市场常态

加入日期:2010-3-5 7:51:26

  今年以来,“只要个股,不要大盘”已成为市场新盈利模式。一年之计在于春,“吃饭行情”的重点是个股。目前市场高度关注的“两会行情”也只体现在局部主题下的个股行情中,不表现在大盘指数上。究其根本的原因是,指数已被金融、地产,以及钢铁、水泥、资源类等周期性行业股绑架。在目前时期,以及后期较长时间内,这些权重行业因政策调控、经济“调结构”,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已经难有好的期待。没有好预期,行情自然难有大的“动静”。

  今年政策调控的重点是货币投放量的收缩,以及经济层面上的“调结构”。“调结构”的重点是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排放,促进与扶持消费和低碳经济。政策与经济的“调结构”必然带来股市投资资产配置的调结构。作用在行情上,前者的行情动力逐衰,后者的行情活力渐增。统计显示,自去年下半年政策面开始“微调”以来,过去6个月中,按照申万行业分类行情涨幅列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生物医药、电子器件、家用电器、餐饮旅游、信息设备;涨幅最小前五个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房地产、采掘业、金融服务、有色金属。从行业属性看,涨幅前列的行业均符合“新兴”与消费主题;跌幅前列的行业均属于传统产业,并且有着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特征,也均具有“资产”属性。

  股市资产配置的“调结构”虽然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在对指数上的贡献却是大不一样。统计显示,上述跌幅前五位行业的市场权重高达60.45%,而涨幅前五位行业的市场权重只有8.85%。因此,虽然新兴产业和消费主题的行情持续活跃,但对指数的作用力仍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不过,这符合传统产业盛极而衰、新兴产业逐步成长壮大的经济发展规律;预示着传统行业市场权重因市值萎缩而减弱,新兴产业和消费行业因市值扩大而权重增加的市场演变趋势。当然,新兴产业与消费行业的小权重也符合当前市场流动性弱化形势下“弃大喜小”的投资风格。

  值得关注的是,在调结构与产能过剩背景下,这些目前占有市场相当大权重的传统优势产业的安全边际必然降低,进而会带动大盘指数估值中枢的下移。结合市场做空机制的即将形成,意味着目前对应于2010年一致性预期的17倍动态市盈率,用以往的传统思维看是低的,在1-2年内可能是合理的,2-3年以后看则可能是偏高的。因此,“个股飘忽、大盘凝重”的风格型行情在较长时期内将可能成为市场的常态。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