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经济发展总体向好 快速实现“V型”反转_股票_证券_财经

株洲市经济发展总体向好 快速实现“V型”反转

加入日期:2010-3-4 10:14:12

  2009年,株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全面落实“保二争一、科学跨越”战略目标,按照“目标不变、速度不减、标准不降”的工作要求,积极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快速实现“V”型反转。全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面实现,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一”目标,经济运行呈现“高开稳走,高位运行;总体向好,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快速实现“V型”反转

  1、经济总量跨越千亿。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修订及初步核算,2009年株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2.6亿元,增长14.2%,成为继长沙、岳阳、常德和衡阳之后的湖南第5个,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第9个过千亿元的市州。一产业完成107.8亿元,增长5.6%;二产业完成560.3亿元,增长16.1%;三产业完成354.5元,增长13.9%。全年经济增长14.2%,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政府预期目标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高于2001-2008年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是株洲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高位增幅的年份,仍处在一个稳步趋升的运行通道中。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一”目标,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100.2万人;GDP达到1022.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3亿元。

  2、快速实现“V型”反转。2009年,株洲经济运行先后经历了“下行—见底—企稳—回升”四个阶段,经济快速实现“V”型反转,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分季度看,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发展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13.3%的较高增幅,基本保持了上年的增长水平;进入二季度特别是4月和5月,部分指标出现下滑,上半年经济增长13%,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表现为阶段探底迹向;进入三季度,随着投资和工业实体经济的开始回升,经济下滑局面得到全面遏制,整体经济开始回暖,前三季度经济增长13.8%,较上半年回升0.8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全年经济增长14.2%,快速实现“V”型反转。经济增长14.2%,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年初政府预期目标1.7个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高于2001-2008年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高位增幅的年份,仍处在一个稳步趋升的运行通道中。

  二、三次产业竞相发展,非农产业贡献增强

  1、农村经济稳定发展。2009年,株洲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8亿元,增长5.6%,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0.4万亩,增长3.98%,粮食总产量183.9万吨,增长2.7%,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总体向好,全年出栏肉猪432万头,增长2%;出栏牛羊55万头,增长1.4%;家禽出笼1882万羽,增长6.6%;水产品6.95万吨,增长5.3%。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唐人神、好棒美、福来喜、仙竹米业等18个项目入选“省农产品加工项目库”。农村流转土地363万亩,其中耕地流转被誉为“株洲经验”在全省推广。

  2、第二产业回升加快。2009年,株洲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0.3亿元,增长16.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株洲完成工业增加值493.1亿元,增长17.1%,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完成产值1200亿元,增长18.6%,实现增加值426.2亿元,增长19.3%,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下半年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长,逐步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医药食品加工业等四大优势产业生产形势较好,增加值分别增长33.7%、31.6%、39.2%和19.6%,有力支撑了规模工业的稳步回升;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逐步扭转下滑局面,全年分别增长5.1%和0.7%。“5115”企业完成增加值154亿元,对株洲规模工业贡献率为35%,全年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2家。建筑业恢复增长。株洲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7.2亿元,增长9.2%,较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01-2007年平均增幅8.05个百分点,呈恢复性增长。第二产业对株洲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4%,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拉动株洲经济增长8.4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7.85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提质增速。2009年,株洲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4.5亿元,增长13.9%,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增长28.2%,增幅居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幅之首;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81.8亿元,增长18.2%,较上年加快4.1个百分点;一般服务业实现168.4亿元,增长12.4%,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44亿元,增长11.4%,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房地产业实现37.7亿元,增长7.7%,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株洲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6.5%,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拉动株洲经济增长5.18个百分点。

  三、投资消费大幅增长,启动内需成效明显

  1、项目投资增长强劲。2009年,株洲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系列政策措施,以扩大投资为突破口,成效十分明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增长44.9%,较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日均投资超过1.5亿元,年净增投资额174.6亿元。城镇投资完成518亿元,增长49.8%,农村投资45亿元,增长5.4%。株洲城镇投资施工项目1963个,增加303个,其中亿元项目112个,增加19个。城镇投资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8亿元、289.1亿元和225.1亿元,分别增长0.3%、44.8%和58.1%。从城镇投资领域来看,工业投资288.1亿元,增长44.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60亿元,增长46.2%;城市基础施投资112.6亿元,增长83.1%;房地产开发投资104.1亿元,增长27.9%。三类投资累计完成504.8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97.5%,既较好地发挥了保增长的作用,又为今后的发展增添了后劲。湘江经济带沿江防洪工程、武广客运株洲站配套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类项目,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及牵引电机技术改造、华新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或开始投产。据测算,投资对株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拉动GDP增长8.66个百分点。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为株洲经济社会后期发展搭建较为坚实的基础和更加宽广的舞台。

  2、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株洲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亿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实际增长21.9%,同比加快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市场加快4.4百分点,农村市场加快6.4个百分点。受国家启动内需政策和农村家电产品销售增长空间较大的影响,农村市场升温明显快于城市市场。株洲共设立“家电下乡”销售网点534个,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3.1万台,销售金额2.58亿元;销售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3.56万台,销售金额4.34亿元。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大众餐饮消费快速增长。株洲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5.87亿元,增长21.2%,增幅居各行业之首。面对危机影响,限上批零贸易企业沉着应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零售市场份额,全年实现零售额78.4亿元,增长23.8%。全年热点商品消费明显,车市一度“井喷”和房市持续升温。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近12亿元,增长51.3%;商品房销售面积429.9万平方米,增长21.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09.7亿元,增长42.3%,与住房消费相关的五金电料类、建材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2.6%和35%。据测算,最终消费对株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拉动GDP增长5.68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1、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一是财政收入逆势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日益加深和国家结构性减税、增值税转型等多重压力,株洲财政收入状况实现了逆势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0.3亿元,增长22.2%,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财政收过百亿目标,成为继省会长沙之后,全省第二个财政总收入过百亿的地级市;一般预算收入66.6亿元,增长42.4%,增幅提高18个百分点。在重点税源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全年完成税收收入68.9亿元,增长6.86%,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68.7%,依然保持在较为合理的区间内;非税收入完成31.4亿元,增长78.5%。二是企业效益逐步改善。株洲规模工业实现业务收入1065.4亿元,增长21%,,增幅较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84.8亿元,增长18.5%,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受增值税转型影响,规模工业成本下降,自留利润增加,全年实现利润42.2亿元,增长35.8%,较上年提高33.2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5.2%,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株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33元,增长12.5%,其中工资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增长较多;农民人均纯收入6502元,增长11.4%,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多。

  2、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近年来,株洲坚持“改善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宗旨,不断拓宽改善民生渠道,提升社会救助水准,促进“新农合”制度完善,扩大慈善救助覆盖面,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特别是随着今年株洲“四创四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得到质的提升,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省“八件实事”共32项指标全面完成,其中17项超额完成,“市十件实事”进展顺利。全年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支出增长24.4%以上。株洲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区保障线标准为270元。连续6年将农村安居工程、农村敬老院、城市低保等工作列入政府“十件实事”,新建设农村安居房、廉租住房7000余栋(套)。农民平均参合率为92.6%,平均住院报销率超过40%。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3%。

  五、发展要素保障有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1、发展要素保障有力。2009年,随着国家扩内需政策和株洲“两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启动,各生产要素保障得到加强。一是金融市场加快发展。株洲各项贷款余额突破485亿元,新增贷款新增贷款135.7亿元,为上年的4.2倍,存贷比为51.3%,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株洲新增存贷比为71.6%,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主要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生产、县域经济发展和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等。受增值税转型调整,规模企业流动资金得到增加,发展后劲增强。二是建设用地较为充分。通过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土地成功转为工业用地,并且年度用地报批按治理需求下达,切实解决了株洲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株洲上报用地项目40余项,面积为上年2倍,批回用地面积大幅超过上年水平。三是招商引资形势较好。实际利用外资3.62亿美元,增长20.5%,引进省外境内资金94.8亿元,增长28.3%。成功引进深圳华强投资150亿元的“中国迪斯尼”文化产业项目落户株洲并开工建设。

  2、城市品位大幅提升。2009年,城市提质扩容步伐加快,“四创四化”成效明显。城区人口达到100.2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株洲城镇化率达到50.3%,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目“双百”城市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一举成功。城市绿化再度升温,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3.6%,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1平方米。提质改造城市农贸市场21家,超市化管理稳步推行。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指标已达到国家考证标准。大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关停重金属污染和造纸企业80家,取缔“十五小”24家,新建7座污水处理厂,结束污水直排历史。衡炎高速建成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武广高速投入使用,株洲西站投入运营。

  3、县域经济增势强劲。县域经济发展较为强劲,有力地支撑了株洲经济在艰难环境下的企稳回升。主要表现为工业、投资、消费的强力支撑。县域规模工业增长29.7%,比城区快15.4个百分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9%,比城区快1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4%,增幅比城区快6.8个百分点;利用市外境内资金46亿元,增长37.7%,增幅比城区快8.4个百分点。此外,煤电油运等其它要素也保障充分,确保株洲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六、经济结构稳步调整,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1、经济结构继续调整。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1:53.8:34.1调整为10.5:54.8:34.7。一产业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将分别提高1个和0.6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为48.2%,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占产值比重为18.3%,提高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4%,提高4.6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株洲规模工业比重为53.9%,提高2.1个百分点。

  2、综合能耗大幅下降。株洲有色、黑色、化工、建材、火电和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下降3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8.7%,火电发电业下降1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下降2.2%。各县市区规模工业综合能耗降幅均在10%以上。株洲规模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5%。

  上一条:下一条:浙江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加速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服务条款联系我们京ICP备050346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