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蓝筹股大面积强劲反弹,令低迷的市场信心为之一振,久违的蓝筹行情是否“燕子”归来?
今年以来,大盘始终难以走出盘局,蓝筹股低迷无疑是主要原因。尽管蓝筹股也不时有所表现,但一直未能摆脱弱势格局,特别在指数行将突破的关键时刻,蓝筹股常常成为扼杀行情的推手。与之相伴的是市场格局的严重失衡:一方面,市盈率10倍乃至以下的蓝筹股无人问津、持续走低;另一方面,市盈率百倍以上甚至亏损的股票继续高举高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基金、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也大肆参与到这种极端的炒作当中。
来自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基金2009年四季报重仓股中,除指数基金重仓的股票外,像冠农股份、长航油运、芜湖港等股票的市盈率均在千倍以上,而介入其中的基金则多达16只次。如果以百倍市盈率为界限,入围的基金重仓股增至88只,而重仓基金多达358只次。当初基金以价值投资的招牌吸引市场时,像高市盈率股、亏损股等股票,是很难入其“法眼”的,更不用说重仓持有了。如今众多基金追逐高市盈率股甚至亏损股,不能不说奉行价值理念的基金,其投资理念发生了变化。前期有保险资金甚至公然扔掉“价值投资”的面具,提出坚持短线波段操作的投资理念,这对整体市场行为的影响深刻。
蓝筹股作为市场的中坚力量,是经济晴雨表功能发挥的主体,机构冷落蓝筹股实际上是对当前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反映。就经济层面而言,诸多的困惑依然没有明朗。去年中国信贷总额9.59万亿,是2008年的两倍多,创下历史新高,2010年将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大量投放的信贷资金有很多并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形成虚高的GDP增长。当然,面对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也是必需的,这在客观上需要我们承受“大病”化作“小病”而导致的延时病痛。此外,如果这些非常措施落实得有偏差,那么后遗症会更加复杂。从政策层面看,当前正处于棘手的两难选择期:保增长还是防通胀?二者兼得最好,但目前看这几乎无解。从政府的角度看,保增长始终是第一位的,所以经济刺激政策不会一下子退出,而将是退一进一的漫长过程。财政部官员也曾表示,目前不宜轻言刺激政策的退出,但应积极着手研究。中国刺激政策的退出一定会根据世界和中国的情况择机决策,平稳退出,实现“软着陆”。另外,去年有大量上马的项目,也不可能马上停止,这迫使信贷做出让步,使CPI的控制非常困难。
但资产泡沫的风险也不能不管,去年部分地区的楼市已经产生了严重泡沫,如果听之任之,投机风险将会越积越大,最后会演变成更大的泡沫。所以,今年的信贷政策调控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智慧大考验,必然会有一些特别的政策举措。如前不久,银监会堵死了银信通等变相扩大信贷之路,对银行实行了逐月甚至逐日上报贷款的死命令。显然,这种调整是很难预期的,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政策的不确定性。
凡此种种,都决定了今年必然是化解、熨平各种后遗症的调整之年。经济、政策都处在左右掣肘而不得不折中、让步的状态,市场也必然左右摇摆难以找到方向,所以指数还将出现反复和震荡。在此背景下,低估值的蓝筹股时常被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凡事都有个度。无论怎样,极端的情况成为常态显然并不正常,时间和理性终归会让股价趋于合理。就短期来看,受利益驱动使然,基金抛弃价值投资而追逐市场热点,也未置可否。毕竟,有热点才会有行情,才有可能产生收益。但基金追逐市场热点的行为,无疑也将自身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其功过得失还有待时间和市场去检验和评定。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作为理性投资者,在目前阶段如果舍弃蓝筹股再去追逐高价高市盈率股,可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风险收益比。热门股很多并无实质性的内在价值做支撑,完全是投机者的泡沫堆砌,一旦资金转向,处于估值顶峰的热门股,其下跌空间恐怕是深不可测的。事实上,疯涨的投机股虽然诱人,但又有几人能分到半杯羹呢?投机股不以价值层面作为判断的依据,不可能给出合理的价格预期,参与者只能做短线浮筹,稍有震荡就被冲洗出来,因此不可能获得可观的收益。驻守蓝筹股,可能在短期内仍有反复,甚至继续被套,但毕竟是估值的低谷,未来经济的走好也是值得期待的。因此,蓝筹股再展雄风,虽然时间难测,但总有实现的一天,近两日蓝筹股的全面反弹应当是一种拒绝继续下跌的昭示。毫无疑问,尽管还有曲折和反复,蓝筹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是完全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