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不调整 叶荣添:快买票_股票_证券_财经

印花税不调整 叶荣添:快买票

加入日期:2010-3-3 16:21:04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叶 檀:今年不再说通胀 证券市场不悲观
  桂浩明:3100点并非不可逾越
  曹仁超:最迟第二季起可吸纳A股
  曹中铭:基金不应是融资融券业务旁观者
  叶荣添:3333点之前赶紧买!
  赵笑云:利空来了!
  政协委员贺强:建议印花税今年不做调整

  叶檀:今年不再说通胀 证券市场不悲观
  笔者一直强调通胀压力,今年不会再说通胀,因为在经济结构失衡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的压力下,今年通胀压力不如去年重。
  全球开始局部性加息,开始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去年大规模的信贷刺激出巨大的泡沫,实体经济无法消化,信贷泡沫主要表现为资产品泡沫,表现在房地产市场与大宗商品价格中。资产价格泡沫需要局部性加息,从去年开始,受益于中国刺激政策较大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开始复苏。去年11月8日,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校长米歇尔·巴伯日前在南开大学演讲时说,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摆脱衰退的命运,除了政府一系列强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持续强劲需求。
  最早进入典型加息通道的也是澳大利亚,3月2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从2010年3月3日开始执行。至此,澳大利亚的基准利率至4%。澳大利亚央行过去5次会议中第四次加息,仅在上个月意外维持利率不变。澳大利亚央行在会后声明中提出的理由是经济复苏、产能过剩、房价上升等因素。如果加息是通胀的象征,那么可以说,澳大利亚的加息说明与中国密切的大宗资源生产国最早显现出通胀预期。
  中国的货币紧缩颇有中国特色。在中国对资产泡沫的重点领域实行结构性升息,也即取消房贷利率优惠政策、提升购房首付款比例。房贷紧缩是结构性的货币紧缩政策,即政府判断房地产市场过热,又不能或者不便全面加息的情况下,单独提升房地产利率、缩短房地产信贷的杠杆比例,给房地产市场降温。
  我国的货币收紧是长期而缓慢的温水煮青蛙趋势。央行不断进行净回笼,春节刚过,净回笼4000亿,2010年全年净回笼超过万亿是大概率事件。3月2日,央行再次发行2010年第十五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600亿元。令人关注的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shibor3月期、6月期、9月期、一年期利率从去年9月4日以来,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之中。由于shibor3月期与一年期央票利率相关度高达0.97,显示一年期基准利率未来有明显的上升压力。但笔者认为,在加息之前,央行还会动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武器,现在准备金率还没有到历史高位。
  从实体经济层面看,偏颇的CPI数据一再低于预期,新近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略有下降。可见,紧缩政策已经开始收到一定效果,这是笔者不再说通胀的重要理由。
  不再说通胀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特色的资产泡沫去除术。
  这一过程去年下半年在资本市场已经开始。2009年信贷规模如此之大,但上证综指一直在3000点左右徘徊,虽然创业板平均市盈率甚至高达123多倍,泡沫严重,但管理层却有抑制泡沫的诀窍。诀窍何在?就是不断地进行融资、再融资,对泡沫进行稀释。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99家上市公司的首发实际募集资金共计1957.615亿元,相比2008年的实际募资总额1009.218亿元,大幅度增长了93.97%;再融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其中,126家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募资资金总额共计2837.42亿元,占全部融资总额比例高达93.95%,比2008年度增长约560亿元。看到了没有?这就是兑水战术,钱过多的时候,证监会就不断地向市场注入资产,用资产这块海绵来吸收资金,市场有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资产。
  今年在房地产市场将重演去年证券交易市场的一幕。保障性住房就是房地产市场吸收资金的那块海绵,就是兑向房价泡沫的那缸水。房地产市场如此火爆,而保障性住房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尴尬,政府一手高价拍地,一手推出廉价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一手向高房价征税,另一手将征来的税费用于保障性住房。如此一来,房地产泡沫自然被稀释。请问,市场有多少钱去托保障住房的底?北京、上海等地的地方政府已经这么做了,看看这些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推出的比例吧。
  最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受到抑制,银监会警告地方政府贷款风险,银行不再接受地方土地、财政的隐性担保,今年地方债可能大规模开闸。一方面是发债吸收资金,另一方面是银行收紧信贷阀门,信贷主要增长点关上了。
  通胀无牛市,紧缩未必有牛市,却不会对证券市场造成车毁人亡的实质损坏。正因为通胀泄火,今年有质量的上市公司不会受到货币政策与财报的扭曲。离一心再融资填窟窿的大型上市公司远一点,有信心、有增长潜力的公司将迎来丰收的一年。
  此文的前提是,央行不会放松信贷阀门。

 

  桂浩明:3100点并非不可逾越
  3100点压力确实客观存在,但并非不可突破。笔者认为,3月份沪综指上涨到3200点-3300点一线的可能性非常大。
  为什么3100点存在压力
  春节长假过后,虽然在日K线上股市没有实现开门红,但大体还是保持了震荡向上的格局。本周二,沪综指在盘中一度摸高3095.99点,但也就在这个与3100点仅一步之遥的位置止步,此后股指出现回落,当天大盘以3073.11点报收。这也使得近期日K线连续出现阴阳相交的格局,行情运行显得不是那么流畅。
  有人分析,股市之所以会受阻于3100点,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3100点本身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阻力位,近几个月大盘数次在此位置附近构筑平台,试图阻击空头冲击,尽管事实上也确实对行情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从技术上讲,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位一旦被击破,那么反过来就会成为一个很有分量的压力位。
  另一方面,股市的这波反弹从2890点开始,运行到3095点,幅度达到了200点以上,已经超过了从3361点下跌后跌幅的40%。在基本面仍然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股市有这样的上涨应该说也很不容易了。特别是在这期间,大市值股票的表现并不起眼,而很多中小市值股票的走势却相当良好,申万研究所编制的中小盘指数,在这期间的反弹幅度为12%以上,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去年综合指数在3361点时候的位置,个股中甚至有涨幅超过50%以上的品种。这也就基本满足了普通资金对一般反弹行情的要求,上升行情到此偃旗息鼓也是预期中的。
  等待突破时机
  不过,在笔者看来,虽然3100点确实构成了一定阻力,但未必就是本轮反弹行情的终点。这不仅由于现在多条短期均线已经转向,形成了向上的发散;更在于股市此前以3100点为平台展开拉锯,是行情全面转弱以后出现的,此间成交萎缩,个股活跃度也在不断下降,而现在的市场则出现了成交逐渐放大、个股行情活跃的局面,大盘有着至少是阶段性转强的可能。这样一来,只要形成向上合力,那么有效突破3100点就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
  具体到本周二的市场来说,尽管股指没能完成对3100点的挑战,甚至最后还以下跌报收,但考虑到前一个交易日涨幅有点偏大,而当时推动股市上涨的有色等板块又出现了较大调整,因此股市走得不是很强,应该说也是事出有因的。本周二沪市大盘跌幅只有0.51%,但前一天的涨幅则有1.18%。另外,随着调整的展开,成交也从前一个交易日的1328亿元减少到了1249亿元。这说明市场并没有因为冲高失败而形成恐慌,投资者获利了结的状况也不是那么严重。特别是,市场中依然有不少品种表现得很活跃,涨停的股票也不少。相反,即便是在大盘的交易重心不断下移的时候,也很少有股票跌幅超过5%。显然,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股指在阶段性上涨以后形成了适度调整。无疑,这种调整的出现,与3100点阻力位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并不能说投资者对3100点有恐惧心理。否则,行情运行到此,大家就都开始减磅,那也不可能只出现目前这样幅度的下跌。
  3月份的股市交易才刚刚开始,综合各种情况分析,大盘是有能力实现向上突破的,尽管现在3100点一线出现了阻力,但是根据以上分析,其并非不可逾越。大盘在3100点关前稍作休息,是为了积聚力量,进一步明确操作主题,并且等待更为充分的外部支持。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