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宁:A股神似当年的三驾马车_股票_证券_财经

侯宁:A股神似当年的三驾马车

加入日期:2010-3-25 16:12:0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桂浩明:在新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内部职工股
  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中安排内部职工股,这种状况现在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也似乎并没有真正绝迹。随着法院判决雅戈尔的某法人股东将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划转给相应的雅戈尔内部职工,以及中国平安的部分职工向公司的两个法人股东要求划转股票等事件的相继发生,职工股问题再度浮出了水面。   在我国推行股份制改革的初期,企业在安排股权设计时,基本上都安排过内部职工股,有的公司的改制甚至就是从发行职工股开始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做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难以避免的。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方面公司职工比较了解企业,内部发行股票即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同时操作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另外一方面,当时也还没有规范的股票发行制度,在企业内部发行股票更容易得到认同与批准。实践也证明,内部职工股的设置,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曾经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公司上市以后这些职工股市值的大幅度提升,使之成为权力的寻租对象以及投机资金的追逐目标。地下买卖等非法交易现象突出,同时在原始股大受追捧的情况下,大规模发行职工股也显得有失公平。因此,为了规范内部职工股,有关方面先是规定职工股的发行数量只能占公开发行数量的20%,后来则全部予以取消。现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不再有职工股的安排,如果在上市前就已经存在,按规定也必须予以清理。当然,有些公司因为情况比较特殊,简单地回收过去发行的职工股难度也很大,于是也就有了将股票划转到新设立的一家公司,以该公司名义持有的情况。发生在雅戈尔以及中国平安的职工股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演绎出来的。
  无疑,从规范化的角度来说,适当清理职工股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所必须的。但是,笔者以为,现在这种在新上市公司中不安排任何职工股的做法,恐怕也是值得讨论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对于相当多的公司来说,如准备上市就面临清退职工股的问题,不但操作难度大,而且对于长期持股的公司职工也未必是很合理的;问题还在于,公司拥有适当数量的职工股,不但有利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维护职工合法利益,而且在提高企业凝聚力方面,也是有积极作用。海外有很多公司,并不忌讳职工股的存在,有的还鼓励职工持股,并且把公司成功上市作为对职工的一种利益回报。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职工股被视作混合经济体的一个重要特征,甚至有的干脆将这种体制称之为人民资本主义。当然,西方企业的这些实践未必都是成功的,其理论基础也存在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更不能直接照搬照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的职工股问题。过去在这方面的确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但这主要还是与那时法律、规则不健全有关。如果职工股制度设计得科学而又完整,应该说在各方面都是利大于弊的。特别是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通过民间投资成长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引入私人股权投资是约定俗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也向内部职工发行一部分股票呢?在某种意义上,职工股的存在也许要比纯粹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私人股权投资对企业更为有利。而且,在建立起包括实名制账户及第三方存管等严格的规范以后,过去那种职工股被倒卖及地下交易的情况,完全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当然,现在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有一定限制,大规模的职工股存在,也与企业改制中的一些要求相抵触。笔者的意思是,与其让人费尽心思去成立什么公司来代表职工持股,或者硬性把热心于企业发展的内部职工排除在股东队伍之外,还不如在政策层面上对有些问题反思一下。毕竟,当年限制职工股,主要目的是规范市场,维护正常交易。而现在,在保证市场规范的情况下,再来考虑职工股问题,也是很自然的。着眼公司的长远发展,在股权安排中根据实际情况,留有一部分职工股,还是有其正面作用的,大可不必因噎废食。

 

  皮海洲:高送转≠高分红≠高回报
  随着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的披露,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出了高送转方案。不仅投资者对此热烈追捧,就是一些专业人士和媒体也对此称赞有加,将高送转与高分红、高回报混为一谈。比如把推出10转15派3元方案的神州泰岳称为最牛分红公司,将上市公司推出的10转10方案称为慷慨分红等。
  投资者对高送转的追捧,无非是投机炒作的需要。至于专业人士和媒体把高送转视为高分红、高回报,这显然是摆乌龙,甚至不排除某些专业人士是有意误导市场,误导投资者。
  其实,只要稍微懂得一点利润分配常识的投资者都知道,高送转不等于高分红,更不等于高回报。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包括现金分红与送股两种形式。现金分红需要上市公司支付货真价实的现金,这也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真实回报。而送股则不用上市公司掏一分钱,只需要在账务上做做处理就可以了。通过送股,虽然投资者的股票多了,但价格除权后,投资者的股票市值不变,只是带给了投资者一个投机炒作的空间。而转股与送股相类似,但它并不属于利润分配范畴。送股需要有可分配利润才行,而转增股则是从资本公积金中列支。因此,转股纯粹属于上市公司股本扩张行为,与利润分配无关。鉴于转股与送股对于投资者来说作用一样,因此,人们通常又把送股与转股合称为送转股。可见,将高送转与高分红、高回报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
  而且,将高送转与高分红、高回报混为一谈,也很容易误导投资者,甚至误导市场,掩盖上市公司轻回报的本质。对于投资者来说,追捧高送转实际上只是一种投机炒作行为,如果把高送转与高分红、高回报混为一谈,那么投资者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而作为上市公司来说,正好可以通过推出10转几的游戏方案来逃避现金分红,从而进一步淡薄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意识。
  实际上,在成熟的股市里,投资者更重现金分红。投资者不仅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年度分红,甚至半年报也要向投资者分红。而我国股市的投资者追捧高送转,则完全是出于投机炒作的目的,因为高送转可以给市场炒作带来更广阔的想像空间。而这种投机炒作本身就是市场现。

 

  谢国忠:不要指望房地产泡沫会缩小 除非调控动真格
  不要指望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会缩小,除非政府的调控措施是动了真格的;合理的房地产政策,前提是改革财政收入的结构
  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这一次,它明显地调高了按揭贷款的门槛:首次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利率优惠减少;对于购买第二套房的人,首付比例提高到40%,利率的优惠取消;对于购买第三套房的人,首付比例提高到60%,银行可以自行调高利率。
  果然,房地产一级和二级市场的成交量明显下降。但是,没有人惊慌,甚至那些靠房地产泡沫吃饭的人。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不应该害怕中央政府的打压措施吗?
  这一幕似曾相识。过去,中央政府多次推出过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但每次市场稍受影响,政策就松了。根本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还有他们上头的中央政府,都靠着房地产获得财政收入。如今,市场已不相信政府会切断它们的财源。
  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都坐拥大量现金,这是他们去年卖地、卖楼及贷款得来的,当时在刺激经济的名义下,有一个什么项目都能上的时间窗口,可以轻易获得贷款。他们似乎认为,中央政府会在它们的资金耗尽之前改变主意,所以他们并不降价,而只是静静地等待。
  按揭门槛提高后,购买第二和第三套房的人被排在门槛之外。因此,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现在要卖房给收入低、财富少的首次购房者,只能降价到他们负担的起。但这样的降价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中央政府可能很快会再次放松政策。
  在中央政府能对它的政策建立起威信之前,此样的游戏不会结束。中央政府建立威信只有一种途径,就是维持紧缩的政策,一直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把钱用完。如果真是这样,以后大家就会按新的游戏规则来做了。
  移民安置的作用
  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相反,地方政府正在为新一轮房地产价格大涨做准备。地方政府一直借银行贷款来安置拆迁户,由于拆迁户需要有足够的补偿,才能按现在的价格买的起房,安置费用在飞涨。除非房地产价格大涨,否则地方政府可能会赔钱,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去年,这种拆迁户重新安置产生的需求对支持房地产需求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购房自住的需求中,绝大部分来自这些拆迁安置户,他们把拆迁补偿款用作了首付。自十年前低成本公房私有化以来,拆迁补偿是最大的政府向私人的财富转移。这可能是当前支持经济的最重要的政府行为。
  拆迁安置补偿有积极因素,但也有两个主要负面因素。
  首先,它使用了杠杆的形式支持需求。地方政府用土地作抵押,借钱支付拆迁补偿。拆迁居民使用补偿款作为首付,取得按揭贷款。这样,按揭贷款的首付实际上来自政府从银行借的钱,在这个资金链上,所有的钱都是从银行借的。
  第二,尽管高额的拆迁补偿款让拆迁户受益,但这让地方政府成为房地产价格进一步膨胀的推手。而最终,成本将由中国新生的中产阶层承担。过去数年,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低收入阶层,具体做法是对农村的补贴,农地改革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制。移民安置政策的初衷是另一项帮助他们的措施。
  但中产阶级需要为此支付成本,因为他们最重要的开支――房地产、汽车和教育都在飞涨。事实上,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和汽车价格都在世界最高之列,若以相对于收入的比例而言,更是全世界最高的。除非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否则中产阶级受到的挤压会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泡沫。住宅物业,房地产商的库存、地方政府抵押给银行的土地,加起来的价值是中国GDP的三倍以上。在大多数城市,租金收入连折旧费用都覆盖不了。衡量购房负担的价格与收入的比率,在主要城市都超过20倍,这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得不用20年的收入来购买一套平均价格的房子。
  泡沫将继续,因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部分原因是由于热钱,因为政府有许多杠杆让银行资金进入市场。但是,泡沫持续时间越长,就越会损害经济。
  合理的政策
  现代社会的稳定,取决于有一个健康并主导的中产阶级。支持高地价的政策相当于是对中产阶级课税,从而延缓中产阶级的发展。中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社会结构,有少数超级富豪,大部分人没有房产,而中产阶级很小。这种结构不利于社会长期稳定。
  出台合理的房地产政策,前提是进行财政收入结构的改革。首先,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政府开支应该受到限制。
  中国并不需要立即去做全面的建设。去年,政府的财政收入总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借款,国有企业的开支,三者加起来超过GDP的一半。政府部门能够把这么多钱花得有效率吗?你知道答案。收缩政府部门应放在首位。
  第二,政府部门拥有的资产仍超过GDP。政府应该把这些资产分给私人,具体的方式要有利于中产阶段的成长。这一举措将支持消费,收入和税收。政府收缩、还富于民,对于平衡和可持续增长是必须的。
  政府部门的高速增长,只会激起他们对收入的渴望,让它们有动力去刺激地产泡沫。没有可信的政府改革,房地产调控是不可信的。

 

  侯宁:中国股市已神似当年德隆的三驾马车!
  今天网上,除了我国继续大旱、房价无量癫狂、美国通过济贫医保法案的消息外,还蓦然看到一条标题为大盘震荡盘升的步伐依然坚定的股评。
  问题是,真坚定么?明明股指在下降通道盘桓,还那么坚定?这让我想起了去年11月24日某博主写的股民你千万别晕菜中的一句话:慢慢抬高的大盘每一处都很坚实!
  是的,的确很坚实,那天正好创了3478调整以来的次高点。更差点让我笑出声来的是,该位海归博士还信誓旦旦地告诉股民:沙XX等也还宝刀未老,龚博士高瞻远瞩,而某些人的话你最好别信。
  说得好啊,记得2007年末、2008年初市场上弥漫的也是类似的声音:侯宁居心险恶,会让你踏空,踏空多可怕啊,断人财路啊,最好别信。
  当然,类似苦口婆心的毁人不倦在中国股市里并不鲜见,连半点信用都不剩了还坚持天天井喷、暴涨的与你们同在的疯子也常被网站推送。这便是中国股市的现状。或许只有到三五年甚至十年后,大家回眸之时,才会意识到中国股市目前处于怎样一个血淋淋的跑马圈地时代:大忽悠、二忽悠、骗子、疯子、呆子、傻子满目皆是,正是这个圈地时代的特征。
  其实,像有些朋友那样学巴菲特且断言中国股市有长期投资价值,我是断然不信的,还远没到那个阶段,但这并非说没有投机机会,笔者去年十月底厦门演讲时告诉大家创业板有不少机会便是证明,神州泰岳(300002)们的确涨得够疯狂。但可惜的是,现在,我却觉得创业板也有些危险了。
  而对主板,我的感觉是似曾相识。它神似当年德隆的三驾马车,天天高呼着坚挺,天天晃晃悠悠在高位徘徊,天天再给大家讲一个不倒翁的神话……
  呵呵,看来通胀之外,搞不好真要南北同旱了。这不,家里的暖气已经停了,清冷、干燥,口渴的厉害,而肚子里,感觉每一处都很不坚实。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