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再落子 新龙头笑纳利好(附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区域经济再落子 新龙头笑纳利好(附股)

加入日期:2010-3-25 11:27:41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导读:
  发改委落实皖江城市带
  发改委要求落实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区域规划再落一子 皖江城市带六大产业将获支持
  发改委落实皖江城市带受益股票全览
  湖北有望成区域主题热点
  12万亿撬动鄂股大涨 湖北有望成区域主题热点
  武汉控股一马当先 湖北股笑纳12万亿元投资利好
  湖北板块或成区域经济新龙头 潜力股一览

  发改委要求落实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国家发改委昨日下发《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通知称,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
  发改委表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的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发改委还称,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证券时报)


  区域规划再落一子 皖江城市带六大产业将获支持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最新公布的消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简称《规划》)已经正式获批,当地将在承接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等六大产业转移方面得到重点支持。
  示范区2015年人均收入将倍增
  《规划》明确,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桐城市和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规划期为2009~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规划》要求,到2015年,示范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将由2008年的5819亿元,达到165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4012元提高到28500元;农村人均收入从4739元提高到9900元,分别实现倍增的目标。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人士表示,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地区。
  《规划》还要求,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局全国前列。
  装备制造业等六大产业被圈定
  《规划》明确,皖江城市带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规划》要求,当地要围绕着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工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国元证券(000728)分析师周海鸥认为,从以上表述看出,装备制造业作为首个被提及的产业,将在承载产业转移方面得到更多机会,当地汽车和机械行业的上市公司有望因为改组改造、掌握核心技术等原因,得到业绩的快速提升。
  此外,冶金、化工、建材、家电、食品饮料、纺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业、服务业、港口、能源和新能源等也将成为《规划》的直接受益行业。
  《规划》明确提出,将强化合肥、芜湖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合肥、芜湖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和创新能力,着力打造示范区两大产业集聚核。
  示范区将得到全方位政策支持
  据悉,示范区将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各方面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必要的政策支持。
  例如,金融机构将对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产业转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符合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自主创新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支持示范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探索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此外,《规划》还赋予示范区在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先行先试的权利,为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积累经验。
  《规划》要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证)


  发改委落实皖江城市带受益股票全览

  交运板块率先受益皖江城市带
  东兴证券分析师周宁分析,相比此前的诸多区域规划,此次皖江城市带规划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更强,在皖江城市带概念股中,交运板块将率先受益,同时有利于汽车、有色、家电、机械、建材等行业做强做大。
  对接长三角
  据悉,皖江城市带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近区域。目前,皖江城市带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让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
  实际上,皖江城市带靠近长三角,这一带的人力和投资等成本不断上升,而皖江城市带相比则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已经初具规模,为皖江产业带的进一步承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交运板块受益明显
  东兴证券分析师周宁告诉记者,皖江城市带规划获批后,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经济活跃度提高,区域经济的繁荣,贸易的升温,旅游和商务活动等人员来往频繁,往往推动区域交通物流的繁荣。按照此种逻辑,周宁认为交运板块将成为最先明显受益的板块。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