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提出钢铁工业近期五项工作 推进兼并重组_股票_证券_财经

工信部提出钢铁工业近期五项工作 推进兼并重组

加入日期:2010-3-24 16:39:41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工信部提出钢铁工业近期五项工作 推进兼并重组
  传淡水河谷已向客户发出涨价通知 定价上涨114.4%
  铁矿石谈判机制或临变 引入季度价可能性大增
  工信部: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 坚决抵制垄断行为
  招商证券:成本涨幅较大 逼钢价继续上涨 看好8只钢铁股
  华创证券:钢材价格上涨 钢铁股板块整体反弹可期
  山西证券:铁矿石价格上涨刺激钢价飙升(附股)
  湘财证券:现货矿再创新高 钢价继续大涨 荐钢铁行业6股
  钢铁类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工信部提出钢铁工业近期五项工作 推进兼并重组
  中新网3月24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钢铁工业近期五项工作。23日,工信部在通气会上提出,根据201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以及《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2009年在国家一揽子经济政策的刺激下,钢铁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逐步走出低谷,产量稳步增长,价格波动回升,效益有所改观。全年生产粗钢5.68亿吨,增长13.5% ,生产钢材5.53亿吨,增长14.7%,出口钢材2460万吨,进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粗钢相抵后净出口286万吨,比上年净出口减少4477万吨。表观消费量5.65亿吨,增长24.8%,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38%上升到46.6%。钢铁企业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出现行业亏损,5月份起经营效益才开始好转。占全国总产量80%的71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实现利润554亿元,同比下降31.43%,平均销售利润率2.46%。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钢铁工业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产能总量过剩、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控制力弱、流通秩序混乱等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原燃料、水、电、运价格上涨压力越来越大,世界铁矿石供货商提出大幅涨价的要求,受钢铁产能过剩的影响,市场价格持续振荡,部分钢铁企业处在亏损和微利的状态。行业不确定因素增加,企稳回升的态势并不稳定、不牢固。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优化布局、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等工作进展缓慢,结构调整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推动钢铁工业健康发展,国家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按照调结构、上水平要求,将工作重点放在调整结构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格控制钢铁产量,压缩产品库存,以销定产。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严格项目核准,近期不再审核任何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严禁借淘汰落后产能之名自行建设钢铁项目,支持现有企业以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产能为前提进行技术改造。
  二、加大淘汰落后力度。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结合产业升级要求及各地区实际,商有关部门提出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2010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淘汰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2010-2011年,共需淘汰落后炼铁能力约一亿吨,任务十分艰巨。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下发通知,将淘汰落后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导和督促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任务,并接受社会监督。推进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依法引导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三、规范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及管理办法》,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社会责任等方面设置条件,对钢铁行业现有企业生产经营实行规范管理,并适时公布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作为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项目、核发建筑钢材生产许可证、规范铁矿石经营秩序及推进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等事项的依据,逐步减少钢铁企业数量,淘汰落后产能,改进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四、积极推进兼并重组。
  为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制定《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支持钢铁企业遵循自愿、公平、合法的原则实施兼并重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下一步将重点做好扶优扶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具有较强实力的钢铁企业集团,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集中度水平,提出组建若干个特大型钢铁集团的方案,以落实相关政策,实现兼并重组实质性进展。
  五、发展高效钢材,提倡全社会节约用材。
  一方面,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三级螺纹钢筋、抗震用钢、高强度钢、新型钢结构等新产品,以替代低质量钢材,从而增加高效钢材的供给。另一方面,增强全社会节约用材的意识,从设计规范、建设、制造等标准入手,提高市场准入门坎,鼓励钢厂与汽车等用户联合开发推广高效钢材的应用;发展现代物流,钢厂与流通及同用户联合建立加工中心,加大加工配送的比例,以提高钢材的综合利用。 (中国新闻网)
 

  传淡水河谷已向客户发出涨价通知 定价上涨114.4%
  23日,据巴西当地一家媒体披露称,淡水河谷已经向国内外客户发出铁矿石大幅涨价的书面通知,当天,淡水河谷立即发布公报说,最近已开始实行新的贸易政策,在铁矿石价格制定和销售方式上将更加灵活,但拒绝承认已就其产品价格向资本市场发出任何通知。
  但巴西当地的这家媒体则称,涨价文件是由淡水河谷公司在上个月发出,并号召所谓的新的定价体系将在4月生效。根据这份文件,优质铁矿石的参考价格价格上调至每吨122.20美元/吨。和去年淡水河谷的铁矿石参考价每吨57美元相比,上涨了114.4%。
  巴西一家大型钢厂证实,已经收到了淡水河谷公司的通知书,通知中写明了详细的价格和新的调价方式。该钢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他们上周收到通知,目前还没有做出是否接受那些条款的决定。(.经.济.观.察.网)


  铁矿石谈判机制或临变 引入季度价可能性大增
  工信部昨日就传闻日本与矿山达成铁矿石定价体系新机制作出回应,声明希望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反对任何垄断。而事实上,由于我国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延续了四十年的铁矿石谈判机制正面临变数。
  回应: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
  昨日,针对媒体报道的日本与矿山达成铁矿石定价体系新机制的传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立即做出回应,希望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反对任何垄断。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表示,中钢协没有收到与此相关的消息。在消息证实前不会对此进行评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23日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希望继续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使铁矿石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坚决抵制和反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
  贾银松说,铁矿石谈判属于企业行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由宝钢代表行业开展对外铁矿石谈判工作。中方坚持从长远利益出发有利于买卖双方的长协定价机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使铁矿石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避免大起大落,避免流通过程中的过度炒作行为。
  贾银松表示:近来,国外矿石生产商提出今年矿价大幅上涨的要求,给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带来了极大困难。据此推算,中国钢铁业将面临行业亏损。他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供需双方的利益应在铁矿石谈判中有所体现,支持中国钢铁协会和钢铁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谈判。
  令人欣喜的是,这次与中方站在同一战线的还有欧洲的钢铁企业,欧洲钢铁联盟总干事戈登·莫法特(GordonMoffat)此前表示,看不到任何迹象可以证明矿商所要求的涨幅是合理的。欧洲钢铁业最早将于这周要求欧盟反垄断当局调查铁矿石市场。
  展望:引入季度价可能性大增
  虽然中方一再表示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可种种迹象表明,铁矿石引入季度价的可能性正大大增加。最终协议可能在数周而非数月内达成,但包括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在内的铁矿石供应商与日本钢铁企业仍需解决一些重要障碍,才能达成最终协议。一位业内人士这样透露。
  而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必和必拓等矿商力主改变已执行40年的基准定价体系,即每年价格通过合同确定,一年一定,希望用挂钩现货市场的短期合同取而代之。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几大矿山这些年不遗余力地在推广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价格体系,或称之为指数定价模式,如果日本最终签署了这个协议,那么按季或按月的指数化定价体系将会出现,传统铁矿石定价机制面临变数。
  她进而表示,真正受伤害的肯定是国内的钢铁企业。目前的铁矿石现货价格为每吨143.8美元,计入运费后,是今年4月的2009-2010年度合同价60美元的两倍还要多。上游矿石价格不稳定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后续成本将造成很大影响。
  兰格钢铁信息中心主任侯志云则认为,2008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公司铁矿石的海运贸易份额占世界总份额的68.5%,而中国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贸易商和钢铁企业就有110家,而钢铁产能分散成为对外谈判中的软肋。(.新.闻.晚.报.刊)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