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半年的行情中,上证指数已经数次攻击120周线,但往往无法有效站住该技术支撑位。120周线的压力缘何如此沉重?分析人士认为,宏观面上,M1回调趋势或将成立,资金面上M2-GDP-CPI的走势也将呈下降趋势,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目前的观望气氛仍较浓厚。在未来数月,市场可能延续震荡走势,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120周线压力需时间化解
从上证指数的历史走势来看,120周线的压力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均线对周K线的压力,二是该均线对市场长期走势的压力。
从周K线与120周均线的关系来看,120周线对去年8月的下跌有非常强的启示作用,2009年7月31日当周的周K线曾突破120周线,但很快又收回至120周线以内。第二周,该周线亦曾穿过120周线,但仍被打了回来,市场在当周下跌4.44%。在随后的11月20日、11月27日、1月8日、1月15日的行情中,该均线的压力更显强势,A股每次反弹必遭此线强压。
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120周线对于市场的中长期走势也有很强的牵制作用。2002年7月19日,120周线掉头向下,随后市场陷入下降通道。途中虽然可以见到零星反弹,但只要120周线未出现掉头,市场依然会回到下降通道。这种压力只有经过长时间消化,让120周线自身掉头向上的压力缓解,才会迎来一波大级别行情。在120周线方向向上时,它对市场的支撑力也较为显著。
目前,120周线所处的位置为3055.6点,120周前,也就是市场处于2007年11月上旬时,上证指数处于5500点高地,直到5个月后,也就是2008年4月份,市场才跌到目前的位置。也就是说,以目前的点位计,4-5个月之后120周均线的压力会大幅减轻。当然,这并不是说,市场5个月之后一定会再次迎来大机会。而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持续震荡整理,大盘的技术压力会减轻。
流动性宜看动态平衡
那么,120周线压力背后,流动性呈现一种怎样的态势呢?
从盘面来观察市场的资金活跃度,一周的市场行情表明,市场弹性较好,近期市场交易方向变化对指数影响略有变弱,市场追涨或杀跌的跟风气氛较弱。整体上,市场上的资金并不太活跃。而从基金的仓位来看,最近一周,沪深300下跌3.08%,但据研究机构测算,基金仓位反而上升3.92%。截至本周二,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仓位84.39%。近一周,规模较大的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的持仓比率全部大幅主动加仓2%以上。其中,南方和华安主动加仓超过6%,华夏、博时和上投摩根主动加仓超过4%,在上证综指低位大幅加仓,表明大机构对后市比较乐观。
从宏观层面的金融数据来看,流动性趋势整体可能步入回归轨道,这种回归是对2009年流动性泛滥的一种回归。预计未来M1将回到30%以下,而M2会逐渐回到25%以下。若以流动性指标测算市场流动性的走势,随着经济的复苏和通胀的升温,若以一季度的M2为25.5%,GDP增速为8.5%,CPI为2%计算,则会发现流动性指标数据会明显小于去年四季度的水平,流动性拐点或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形成。当然,这一拐点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市场会马上因此而走低,因为M1和M2的水平还远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市场层面的流动性与流通市值处于一个寻找平衡的阶段。
分析人士认为,需要明确的是,在流动性找到平衡之前,市场的炒作资金仍然较为充裕,而结构性的机会也仍然存在。目前可以紧盯两条主线:一是年报高送转,二是大蓝筹行情。信立泰的高比例配送提供了高送转的示范效应;而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背景下,近期大盘股的持续反弹,也似乎暗示着久违的蓝筹行情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