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进入“应用启动”阶段(附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物联网进入“应用启动”阶段(附股)

加入日期:2010-3-15 19:24:40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新华社:物联网产业在中国应用启动 将成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物联网成国家战略 中国移动厦门试水
  物联网板块午后反弹 地位提升至国家战略
  政策送暖物联网迎春 六虎仔股初试锋芒
  机构点评8大物联网概念股(名单)

  新华社:物联网产业在中国应用启动 将成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物联网,被称作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之一。
  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当货车司机和别人扯闲话时,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了!……
  国际电信联盟曾在报告中这样描绘物联网时代的神奇图景,而这一切将在物联网应用加速推进的中国成为现实。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物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期,物联网技术与实际产业的结合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
  在中国经济中心上海,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上海物联网中心近日揭牌。它将致力于物联网研发基地建设,在两三年内基本建成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率先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成果。
  而在此前,中国移动与江苏省苏州市政府签订了感知中国应用中心--苏州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的应用开发与推广,目标是将苏州建设成为感知中国城市物联网应用中心。
  在江苏省无锡市,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走出实验室,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无锡全市4400多辆出租车已有90%安装了出租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定位市民、空载出租车位置,免费提供叫车热线服务,既提高了出租车载客率,又降低了油耗。
  今年3月以来,海南、广东、武汉等省市相继开展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海南省政府计划将物联网应用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战略相结合,建立面向游客的旅游融合平台;广东省则以整合物联网零散应用形式推进物联网商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邬贺铨表示,中国物联网产业正进入百花齐放的应用启动阶段。 (新华网)


  物联网成国家战略 中国移动厦门试水
  这两年,一些新的概念陆续提出,比如感知中国、IBM的智慧地球等,其实质都是要实现物联网服务,物联网是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一,即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结合,使物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过程都具备智能,可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资源使用的效率。目前,物联网的概念也是刚刚提出不久,真正大规模的使用也需时日,而物联网服务所必须的网络准备已经被各大运营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中国移动在福建省厦门市就进行了TD无线城市的试点,其目标就是物联网服务。
  中国的物联网应和TD相结合
  21世纪被称为信息社会,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对人类影响巨大。但是互联网的标准以及核心技术是美国制定的,美国就对互联网拥有了至高的控制权。但互联网只是一个虚拟世界,而物联网则是将世间万物相互连接,并且与互联网相连的庞大系统,对人类的影响将比互联网更大。正是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将物联网的发展提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如果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标准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中国在其中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那么在物联网时代仍然没有发言权,信息产业又一波高潮中中国仍将处于从属地位。
  可喜的是,在我国,物联网已正式列为国家战略,并被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
  作为物联网服务实现的载体,移动通信网至关重要,以目前的技术发展态势,3G无疑是各国发展物联网的依托。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无疑应该在中国的物联网产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江苏时明确指出: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SCDMA技术结合起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即物联网)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农工民主党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也认为,物联网和TD相结合,将是一个历史机遇,国家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杨震认为,物联网和TD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目前,中国经济还主要是依靠低成本、低科技含量的产业支撑,而不是靠高新技术来拉动。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和高科技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有机构预测,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就将带动千亿规模的GDP, TD网络建设和运营也同样将培育一个巨大的产业市场。而且,两个高科技产业的互为依存、互为支撑,将对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国家信息战略安全。正所谓有利有弊,和互联网一样,物联网同样面临信息安全的问题,而且物联网越发达,其牵涉到的信息安全问题就越突出。信息安全并不仅仅指网络自身的安全,还涉及到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军事安全等,所以,信息安全无论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都至关重要。为此,使用本国掌握核心技术的3G标准、技术和设备支撑物联网的发展,可以更好地确保国家整体战略安全,在未来的国际信息交流中也更具有主动权。
  三、有利于TD本身的发展。3G时代的最主要的业务特点,就是非语音,如果还找不到很好的业务和模式作为支撑,3G将和2G没有区别。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对3G本身的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TD也不例外。而且,物联网的发展必将有相关的标准出台,包括物联网本身的标准、末梢传感标准等,如果将TD与物联网相结合形成系列完整的标准,对TD的发展非常有利。另外,杨震认为,我国的物联网发展与世界基本同步,以TD为基础的4G技术也有望角逐国际标准,在这一回合,我们很有可能实现赶超。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物联网和TD结合更是非常重要的机遇。
  中国移动厦门试点物联网
  对于TD和物联网的结合,TD运营商中国移动表现出了非常强的超前意识。中国移动在2009年短短一年的时间,实现了TD建设运营超常规发展方式,通过创造性实施三不三新三融合举措,将TD从局部性实验网发展为覆盖全国70%地市的3G商用网络,为物联网应用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另外,在相关研发上,2009年11月,中国移动在无锡相继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和物联网数据中心,重点开展TD与物联网融合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支撑物联网的相关业务,并与当地政府合作在工业、农业、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同时,中国移动开发的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到机器通信(M2M)解决方案,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的主要形式,已在智能楼宇、路灯监控、动物溯源、手机钱包、环境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移动已经在厦门建立了TD无线城市,对推动物联网规模化应用进行试点。厦门物联网的试点将对中国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从全球范围看,无线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但重点大多停留在网络覆盖上。中国移动在厦门建设无线城市也是从网络覆盖开始,从一个个基站,从一个个巷口,消除信号盲点,实现全城网络覆盖。但中国移动建设无线城市的思路并不局限于此。据中国移动相关人员介绍,厦门无线城市建设吸取了国外无线城市的建设经验与教训,将无线城市概念由无处不在的覆盖转化为无处不在的应用,赋予了无线城市以全新的内涵与外延。
  建设网络是容易的。在TD无线城市网络覆盖日益完善之时,中国移动开始不断探索基于无线城市的各项应用,从技术研发、到产学研合作;从政府、行业到市民应用,各类新应用层出不穷。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模式,当国外还在争论采用何种方式建设无线城市时,中国移动应用TD技术建设的无线城市,已经让厦门市民步入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无线生活,物联网应用也初见端倪。下面是厦门无线城市物联网应用的几个案例。
  工地噪音远程无线监控。2009年,中国移动与厦门市城市执法管理局合作推出全国首个工地噪音远程无线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TD网络+应用的M2M组网模式进行噪声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传输,有效解决施工噪音扰民监管难度大、投诉后取证难的问题。首批试点的工地安装无线远程噪音监控系统后,工地噪音投诉量大幅下降,6个工地噪音有效投诉量降幅达77%,一些重点监测点甚至出现零投诉。由于效果显著,厦门市近期拟建设100个无线远程噪音监控工地。
  无线视频监控。在公交车上,中国移动采用基于TD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将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通过TD网络传输至后端的服务器,通过PC终端或手机终端访问视频监控服务器,各辆公交车的运营情况,管理部门都可以通过手机视频实时查看,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在电梯间里,电梯管理单位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即可完成电梯监控、故障诊断、故障报警等功能,系统投入使用后电梯故障率降低75%,故障遗漏率为零,有效确保了乘坐电梯人员的生命安全并降低人工管理成本。
  无线城市手机汽车票。无线城市手机汽车票是中国移动基于TD无线城市平台推出的全新购票方式。移动客户只要使用手机登陆移动梦网,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均可通过手机支付票款换取二维码,凭手机二维码到车站检票实现轻松出行。这一全新的购票方式,不仅为乘客节约了大量排队等候时间,还能免去乘客在购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烦恼。2010年春运期间,厦门TD无线城市手机汽车票累计售出1.5万多张。
  从收益方面看,厦门TD无线城市的各项新应用的推广,带动了中国移动数据业务迅猛发展。作为国内首个TD无线城市,厦门TD无线城市开通仅1年,WAP收入就超过短信,成为话音之外第一大业务收入,这在全国居首例,全世界无线城市不能赢利的观点被改变,这也给物联网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榜样。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TD无线城市建设在该领域已经取得突破,今后要继续扩大规模,把TD无线城市与物联网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应用发展。(数字通信世界杂志)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