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纲要 为改革探路_股票_证券_财经

珠三角纲要 为改革探路

加入日期:2010-3-11 8:10:25

  编者按:广东,再次站在改革的镁光灯下。当《珠三角纲要》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时,历来敢为人先、开放进取的广东人又一次先行一步,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气概披荆斩棘,注定要率先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中的话,再度奏响了广东改革开放这支雄壮乐曲。前奏一经响起,所有的音节都不可抑制地喷薄而出。

  春暖潮涌。广东再次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列开了与港澳共谋发展的新阵势,拥抱改革开放新的春天……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珠三角纲要》),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珠海横琴岛开发,深化粤港澳合作,密切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

  这一来自中央的青睐,让广东代表团兴奋不已。“我们广东的同志听后特别受到鼓舞。”当日下午,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广东团的分组会议上说,满脸掩饰不住喜悦之情。

  “总理报告提到《珠三角纲要》,再次说明珠三角的发展规划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报告前后所提到的粤港澳合作也说明,珠三角的区域规划还包括如何与粤港之间的合作与整合。粤港的合作,将珠三角规划纲要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正是区别其他区域规划的重点所在。”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认为。

  广东破局

  从2008年12月底由国务院批准实施成为国家战略到如今,珠三角纲要已经颁布实施一年有余。汪洋出任广东省委书记后,曾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多次过问,有过“早动手、细规划”的批示。在就任广东省委书记后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汪洋一口气说了22个“解放思想”,并号召各级领导发扬当年“杀开一条血路”的精神。

  谈及当初纲要的出台背景,一直参与纲要规划制定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说:“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这种传统的模式发展到这个时候需要有个新的定位。”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24位,而30年后,它的GDP将近4万亿,经济总量全国第一,人均GDP是全国人均的两倍。

  “广东省总体上已经过渡到宽裕小康式社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的阶段,”纲要的起草人之一、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说,但他又强调,“广东省上交的答卷并未达到100分。”

  “套用广东省一位前任领导的话说,广东还是一个大打工仔。”李惠武说,“目前广东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由于产业层次偏低而处于链条的低端。以美国Apple公司为例,Apple公司生产的一个ipod市场价是240美元左右,其中有200美元被美国人拿走,35美元被经销商拿走,中国制造商只拿了其中的5美元,这充分显示了珠三角产业层次偏低的问题。”

  “上个月到了一个特区市,这个特区市土地开发强度达到80%,现有可开发的土地还有100多万亩,按照每年开发20万亩的进度,再有五年就可以开发完毕。”2009年4月3日,李惠武的同事、同样担任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汪一洋在一次讲座中指出了珠三角面临的最大困境,“30年来都是通过不断地投入廉价土地来发展经济,广东如何转轨、转型,就面临着这个问题了。”

  在专家看来,经过30年的粗放型发展,珠三角地区诸如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资源环境制约突出、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这一困境也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早在2008年7月底,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时就指出,“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需要有新规划、新目标引导这一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现”,并指示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国家30多个部委,广东则由省发改委牵头,共同起草《珠三角纲要》。

  《珠三角纲要》里对珠三角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并对其未来提出5大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珠三角肩上的责任,就是要为全国走出一条不带血的科学发展之路’。”李惠武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发展理念整个的不一样:你不能靠以前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不能靠以前只是注重珠三角的发展,忽视东、西、北地区滞后的问题;不能光发展经济,不发展社会事业;不能光发展城市,不发展农村;不能光解决老百姓的打工问题,不解决老百姓的居住问题。”

  上升至国家战略

  “这个规划纲要从全球视角、从国家实际情况出发,给了珠三角新的定位,特别是强调珠三角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围绕这一点明确了珠三角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去年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1979年,中央出台了(1979)50号文件,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出口特区”,这个文件使广东获得30年快速的发展;而30年之后,《珠三角纲要》的适时出台,则成为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这么多年珠三角和广东的发展都没有在国家战略里体现,现在在国务院层面通过了这个纲要,就意味着是国家的安排。”鲁修禄这样认为,“中央赋予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目的就体现在纲要里了,里面包含了广东和珠三角的区域发展问题、发展模式问题和粤港澳合作等问题。”

  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广东与港澳的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内地与港澳合作的前沿。“这个合作不是我们一下头脑发热就想出来的,从80年代我们就有互相的商业往来了,1998年以后,粤港澳合作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机制,”鲁修禄说,“现在规划纲要和温总理的报告都提到了这一点,意味着粤港澳合作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战略。”

  西岸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省跨入新世纪(002280,股吧)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无论是不久前的广东两会,还是现在开得正酣的全国两会,广东省省长黄华华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珠三角纲要》就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探索着走过了一年的时光。

  在去年9月初,广东召集了珠三角地区的9个市委书记召开了专题研讨班,将《纲要》作为指导广东未来30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文件来学习领会,并且加以落实。

  “我们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整个珠三角地区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增长,珠三角的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都得到了增强。”在记者招待会接受采访时,黄华华对珠三角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

  “横琴岛的开发已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珠海的大力支持,”珠海市市长钟世坚在接受时代周报的采访时说,“珠海市要加快横琴岛的开发,让其作为珠港澳开发的一个突破口。”

  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后,珠海市是唯一有桥和路和两个特区相通的城市,这一独特优势让其看到了机遇。“珠海要利用有利条件,作出长远的谋划,承接港澳现代服务业的转移,把经济总量做大做强。”钟世坚说。

  在珠三角地区,以珠江为界,东岸以深圳为首,南接香港;而西岸的珠海连接的是澳门,辐射能力弱,所以虽然同为经济特区,但珠海市的经济总量远远落后于深圳。“从最近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基建方面,都给了以珠海为代表的西岸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曾经在珠海市任职的鲁修禄说,“从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现在也到西岸发展了。”

  中国社科院某研究所的所长蒋建业曾经在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当过数年的处长。他认为珠三角的辐射区域主要还是东南亚。“广东的辐射区域就在这个板块,这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而且广东人的骨子里还有很浓烈的农耕民族的特性,他们勤劳踏实,没有什么侵略性。”在北京金融街(000402,股吧)的一个茶庄,蒋建业越谈越开心。

  他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哪种发展模式更加有效,“只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排头兵里找出各自的特点进行结构调整,这样更符合实际,也让产业转型更加有效而已。”

【作者:黄昌成 黎广 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实习生)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