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龙地产(600159)的“地王”刚被收回,南京两年前以高价拍出的地块也因开发企业未如期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及缴纳任何款项,被取消了竞得资格。这两件事看似没有联系,但细心的人仍会发现,两块被收回土地的背后都有国资开发企业的身影。以50.5亿元拿下先当“地王”后被收回的大龙地产的控股股东为顺义区政府下属的国资开发企业,而南京被收回地块的开发企业之一就是招商地产(000024)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制造了无数“地王”的国企开发商,2010年一开始就遭遇了一连串退地的风波。一面疯狂拿地,一面尴尬退出。央企、国企大规模投资房地产成为新一轮调控的重点之一。
国企“地王”推高房价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成交总价排在前10位的地块中,国有企业就占了8个,成交楼面地价前10位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同样也占据了8个席位。
“地王”不断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是推高了地价、房价,在央企、国企一次次重金出击之后,“地王”的楼面价格有了阶段性的飞跃,北京、上海等房地产一线城市重点地块的商品住宅楼面价格突破15000元每平方米的大关,再加上其他开发成本,房价已然进入到3万元时代。
“在实体经济复苏相对比较缓慢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利润率更高,回报更快,抵御通胀能力相对更强的房地产市场。”上海易居房地产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在迅速推高地价和房价的同时,肯定也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复苏速度。”同时,对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挤出效应也开始显现。
屡屡出现的国企“地王”,不仅对已经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暗示。“国企以那么高的价格拿地,说明他们看好房地产市场,房价肯定还会再涨。”刚刚贷款将近100万元买下北京东直门附近一套二手房的樊先生对记者说,“面粉的价格现在已经如此之高,以后面包的价格怎么会便宜呢?”
多管齐下能否敲山震虎
为了抑制这种国企推动“地王”,大量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投机的行为,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提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在近期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明确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央企业要做好风险防范,要慎重进入股市、房地产和期货等高风险领域。
随着国办通知的下发,国资委修订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宣布从今年开始,国资委监管的129家中央企业将全部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以引导企业进一步做强主业,随后又表示央企非主业收益将减半考核,后又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企业3年至5年内退出酒店辅业。
紧接着,刚刚通过新《保险法》获得向地产行业投资许可的保险业也在保监会的要求下,不得直接投资房地产市场。
然而就在政策不断出台的同时,整个1月间,新诞生的“地王”中,国企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
杨红旭表示,对国企“地王”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国企,可以更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调控,而对于没有多少房地产开发经验,加大监管力度,令其资金回归主业。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