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虎年行情仅剩最后一个交易周,股指并没有象此前预计的那样,为投资者发“红包”,而是用破位下跌来进一步考验市场信心。随着通胀预期加强、货币政策趋紧、银行股再现融资潮、新股频频破发等诸多不确定性预期的不断增强,春节前后的走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格局,投资者在操作上究竟该持股过年,还是轻仓迎新春?春节之后,市场又将会以何种方式演绎?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想了解今年春节前后的股市行情,减少投资失误,我们对历史上春节前后行情进回顾和总结,以此为投资者预判未来行情提供帮助和参考。
1991年至1995年呈现“四涨一跌”
1991年春节前,上证指数从128.06点连续反弹至132.53点,节后大盘继续一路盘升至最高134.87点;1992年春节前大盘从310余点一路升至春节后的360余点;1993年春节前,大盘从984.74点企稳反弹,节后跳空扬升,一路飙升至最高点1558点;1994年春节前市场正是熊市,节后大盘平开低走,击穿了所谓“政策铁底”777点大关;1995年春节前,三大救市政策所引发的井喷行情告一段落,大盘出现了持续破位下跌,节后低开低走,再度考验500点大关,然后展开震荡反弹,最高至681.15点。
整体来看,1991年至1995年的五年间,春节后的行情呈现“四涨一跌”态势,其中1995年的春节行情,出现了前跌后涨的逆转局面。当然,由于在此期间市场规模小,成交水平达到10亿元以上的交易日都不多,不具备参考和可比价值。
1996年节后出现大盘涨停奇观
1996年,成交额开始出现日成交100亿以上的繁荣局面。
这一年12月,降息引发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股指节后高开于583点,从而开启了一轮大牛市,出现了大盘涨停的奇观。但是很快几天时间内,大盘又连续4天暴跌,2个暴跌5%加上两个跌停板,一共跌去30%,随后从1000点上涨到了1500点。经过5个月的上涨,随后进入了震荡回落的调整态势。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轮牛市的基础是“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股市呈现了深强沪弱的格局,深圳市场的股票连续飙升,而上海市场的股票竟然不涨反跌。尽管1996年秋季管理层一再发出风险提示,但没能制止市场上涨的势头。
1996年12月15日、16日,《人民日报》连发两篇社论《正确认识当前的股市》、《坚定信心规范发展》,提示股市风险,表达了管理层希望股市规范发展的愿望。16日股市全线跌停,上证指数跌去9.91%,17日,再跌9.44%.
1997年节后一周突破千点大关
由于1996年的牛市延续行情,1997年春节前大盘走小阳碎步上攻,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964点,逼近千点,尽管有诸多利空因素,但投资者做多激情强烈,节后首日高开在969点,随后一周内突破千点大关,从而展开了上半年的绩优蓝筹行情。
1998年节前探底节后连涨近2个月
春节之前,由于已经进入下降通道,所以A股产生了持续2周时间的阴跌。春节前一天收红,探底结束,节后股指开于1257点,跳空30多点,产生了2个月左右的上涨行情,最高达到1422.98点。
但由于市场信心不足,大家都处于观望,股指随后走低,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这轮上涨结束后竟然产生了一轮更深的下跌,从1200点重返1000点。但是,1999年度,历史上著名的“5.19”行情也就由此产生。可见,跌出来的是机会。
1999年呈现“N”字结构上涨
节前连续阴跌使市场信心不足,股指最低1064点,逼近千前大关,节后以1092.15点高开,在随后的一轮小反弹后,股指在5月创出新低并再次逼近千点,该年春节行情经过一轮“N”字结构上涨后,完美收官。
随后“5.19”行情爆发,科技股崛起造就未来两年的大牛行情。
2000年“红三兵”后现“井喷”
春节前的市场已经经过了多头的整固,并在春节前的三个交易日K线收出了量能逐步放大的攻击性“红三兵”,收于1534点,节后开盘首日恰逢西方“情人节”,由于管理层宣布市值配售的利好消息,股指从跳空高开至1591点,当天大盘接近涨停,涨幅为9.05%,延续了多头强劲走势,爆发“井喷”性上涨;2001年春节前平稳,春节后产生一波幅度约20%的跌幅;2002年春节前保持着强势整理,而节后短暂震荡之后即出现急涨。
2001年节后首日跌幅接近3%
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迎接新年,收于2065点,但由于市场人事对大盘高位的不认同,节后首日大盘高开低走,首日跌幅接近3%,形成蛇年第一根大阴线,随后在跌破2000点大关,产生一波幅度约20%的跌幅。但由于赚钱效应使一大批新投资者入市,在上半年行成2245的高点,之后股指走下坡路,形成了四年的熊市。
2002年节后震荡后即出现急涨
2002年春节前保持着强势整理,而节后短暂震荡之后即出现急涨。节前收于1506点,节后受到降息等利好刺激,股指高开呈震荡走势,节后首日涨幅为1.57%,至1540点。
受第8次降息等诸多利好的刺激,著名的“6·24”行情爆发。股指从节前的1506点高开至节后的1540点,2002年最受关注的还属。
2003年节后做空氛围扩散收阴线
春节前的市场氛围一度活跃,曾出现“红三兵”形态,但大盘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却出现震荡,并在1499点收阴。春节后第一交易日,市场延续了节前的跌势,并且做空氛围短暂扩散,大盘剧烈震荡之后在1477点收出了中阴线。
随后,市场逐步回稳,2月底攀上了1510点,此后的三月初再度经过回落整理构筑了坚实底部,并展开连续强势上攻,演绎出当年内的主升。
2004年延续节前行情强势上攻
节前大盘处于升势中,最后一日收盘在1600点整数大关。节后首日大盘延续了节前的强势上攻行情,大盘一路高开高走,全天涨幅达1.78%,收于1629点。
随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隆重出台,市场群情振奋,2月份就上升到1715点,4月份更是攀上了1783点的年内新高。
2005年节后短暂反弹酝酿下跌
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收于1269点,涨幅为2.15%,节后首日延续节前反弹之势,在高位震荡,收于1278.88点,拉出新年首根小阳十字线。虽然管理层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但由于受到全流通的不确定性影响,在节后短暂反弹后继续探底,步入长达半年多的探底之旅,创出自2245来调整新低998点。
2006年摆脱千点底部步入长牛格局
股改“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展开了稳步上升的走势,摆脱了千点底部。节前最后一日大盘收于1258点,节后大盘高开高走,以长阳回应了节前的吉利数字,全天涨幅达2.29%,收于1287点。
随后,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行情在节后短暂整理后即步入长牛格局。
2007年持续狂飙拉开6124点序幕
节前最后一日大盘高位震荡,盘中一度突破3000点大关,收盘收于2998点。节后首日虽然低开,但由于投资者热情不减,一举将股指推上3000点上方,当天收盘收于3040点。
猪年的开门红使得这一年的牛市行情继续扩大,并且创出10月16日6124点的历史新高。
2008年节后下跌还仅仅是个开始
在创出6124点新高之后,随着大小非的逐渐解禁,市场压力显现,新年伊始大盘便跌破5000点大关,随后节节败退,在跌破年线之后的一根大阳线将大盘救于危难之中,节前最后一日大盘在大阳线之内整理,跌幅达1.55%,收于4599点。由于大小非因素以及信心不足,节后首日开盘低开整理,收于4490点,跌幅达2.37%.
随后的日子里,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股指点边狂跌,大盘4000点、3000点、2000点大关均轻松告破,以至创出1664点低点,全年跌幅达70%以上,创出中国证券史上跌幅最大的一年。
2009年站上2000点开启修复性行情
尽管节前股指微跌0.71%,收于1990.66点,但节后在全球股市强劲反弹的支撑下,首日高开站上2000点,最终上涨1.06%.
在一系列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以及流动性前所未有充沛的推动下,大盘快速脱离1664点沼泽,展开了非理性超跌后的单边反弹,最高至3478.01点。
现在,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复苏,通胀、政策退出、信贷收缩等诸多预期不断增强,大盘出现持续下跌,3000点关口轻松击穿。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招商证券率先破发,到中国西电上市首日破发,从高乐股份的中小板破发,到星辉车模、台基股份的创业板破发,新一轮的“破发潮”愈演愈烈,市场信心再度遭遇严峻考验。
然而,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996年初深成指在1000点附近徘徊、上证指数在500多点波动时,也有一批股票的股价破发,但从1996年4月开始,深沪两市开始了恢复性上涨,上证指数最高达2245点。而近期近市场恐慌性的杀跌,使得股指不断破位,新股纷纷破发,与历史走势非常相似。与过去相比,尽管宏观背景、政策取向、经济形势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市场内在结构的剧变特征,表明这正是市场转机的前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