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亿元承销费,募资额408亿元,券商在今年开年的第一个月就延续了去年以来在承销业务上的辉煌。
作为券商的重要业务之一,投行业务在IPO开闸后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小券商在竞争中的差异化日趋显著,各家券商都在根据自己的禀赋差异,选择“对口”不同的公司,从而在IPO的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
18家券商“瓜分”35只新股
2010年的第一个月刚刚过去,各大券商在这个月中可谓忙得不亦乐乎。一方面,其积极备战各项工作,翘首期盼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业务的开闸,试图在这场新的竞争中先占领一块高地。另一方面,各大券商依旧在新股发行中赚得盆满钵满。
本报记者根据最新数据进行统计,一月份共有35只新股发行。平安证券、招商证券(600999)、国信证券等18家券商瓜分了这35只新股的承销业务。这35只新股实际共募集资金408.5亿元。发行费用合计约16.2亿,其中承销与保荐费合计12.7亿。
在上述的18家券商中,平安证券以6家的承销数量成为了一月份承销新股最多的券商。嘉禾股份、北京科锐(002350)、高乐股份(002348)、奥普光点、福瑞股份(300049)、世纪鼎利(300050)六家新股共募集资金41.8亿,为平安证券贡献了2.4亿的承销与保费收入,使其成为一月在承销方面收入排名第二的券商。
招商证券(600999)在一月也表现不凡,其成为了漫步者、浩宁达、新纶科技(002341)、天源迪科(300047)、赛为智能(300044)5家新上市企业的承销商。为5家企业募集资金35.2亿,招商证券实现保费与承销收入近1.1亿。
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在承销数量上紧随上述两大券商各包揽了3家公司的IPO工作,分别承销了兴民钢圈、巨力索具(002342)、英威腾(002334)和杰瑞股份、潮宏基(002345)、星辉车模(300043),各实现承销和保费收入0.46亿元和0.51亿元,为保荐公司实际各募集到资金26.6亿和35.2亿。
实力强劲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在一月的承销数量虽然只有一家,但作为一月份上市的唯一一家大盘股,中国西电(601179)实际募集资金100亿元,带来承销和保费收入26.6亿元。中金公司凭借这一笔大单,登上了一月募资总额、承销和保费收入两项指标的第一位。
一月份的数据同去年全年相比来看,在IPO承销家数上,去年全年的前三名平安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三家在一月份依旧排在前三名。从募集资金额排名来看,去年进入前三名的券商中,中金依旧在一月名列第一,而去年列在第三位的中信建投在一月并没有承销的公司上市。
一位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第一月的情况看,今年的承销业务依旧相当可观。同时不同公司手头上承销的公司上市时间会有不同的安排。
的确,在去年承销市场上表现突出的中信证券(600030)、中信建投、东方证券等都在一月表现平平,但在今后,其应该会在此方面迅猛发力。
券商承销各显其能
自从去年IPO重启以来,各大券商都想在承销这块大蛋糕上切一块。从目前各家券商的承销业绩上来看,呈现出大券商对口大公司优势明显,小券商“百花齐放”的特征。
历史数据显示,排在前几位的券商均实力强大,其或是上市券商,或是资本实力雄厚,经营历史悠久。同时,这些大券商往往能够争夺到那些国有大型企业的上市承销业务。
查阅资料记者看到,去年在募资额和承销额均居第一位的中金公司所包揽的IPO项目无一不是大盘股,中国北车(601299)、中国建筑(601668)、中国重工(601989)三家公司所带来的丰厚收入,使中金公司傲视群雄。中信证券(600030)在去年则担当了中国中冶(601618)的承销商,一单就带来4.4亿承销与保费收入,中国中冶实际募集资金183.6亿。此外还有东方证券承销光大证券(601788),中信建投承销了中国化学(601117)、中国国旅(601888)等等。这些大盘股均被这些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券商瓜分。
“大盘股上市需要一个大的团队,小的券商是很难做到的。”财富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之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他认为,诸如中金公司等一些大型的券商在投行业务方面的人员、包装能力等综合实力都较强,同时,其在业内的影响力和资源也是小券商无法匹敌的。
和中金、中信等以“大单”取胜不同,平安证券、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则是专攻数量。根据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到2010年1月,平安证券的承销家数为19家,国信证券为16家,招商证券为13家。在整个券商的承销数排名中稳居前三甲。那些创业板、中小板中较受人们关注的企业在上市之初,成为了这些券商青睐的对象。
除此之外,正是由于创业板的开闸给予了那些中小券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创业板的企业一般较小,而大券商的承销费用又相对较高,因此,其往往会选择那些中小券商为承销商。这便使得整个承销队伍显得“百花齐放”。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一共有45家券商参与到了上市公司IPO的承销队伍中来。
刘之彦认为,目前IPO已经进行得比较顺利,国内券商的投行业务能力也比较成熟,今后各券商在承销方面的收入可能不会再有多大幅度的增长,而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