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春生行情不可抗拒
正当去年11-12月高调期盼跨年度创新高行情的机构于今年1月反手做空、宣称今春没有行情、甚至上半年没有行情时,正当相当多在1月冬播投资者对春生行情表示怀疑时,春生行情却突然而至,不可抗拒。
市场纠正了对货币政策将紧缩的误读。加息预期是今年以来股市暴跌386点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做空机构诱捕割肉盘制造的借口。但经过市场认真辨析和解读后,便认识到:央行连续两次调高存款储备率是旨在回收银行过多的贷款和对冲一季度逾1.5万亿到期央票,而非货币政策紧缩信号;美联储主席本周称,美国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低利率政策,使中国央行对加息会非常谨慎,倒反而可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输入性通胀压力,对股市构成利好;GDP8%-9%,CPI3%,这不是利空,而是中国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局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再度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由此可以推断上半年加息、实施退出政策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扫除了发动春生行情的最大政策障碍。
高密度的扩容有所缓和。从去年11月、12月,到今年1月,都是每月发新股35-36只,导致19只新股破发,市场闻新而逃。而春节后首日发3只小盘股后,到3月2日才再发3只小盘股,沪市没有大盘股IPO,而发审委直至3月1日才过会2只1000多万的小盘股。这就给市场发出了减缓扩容节奏的明确信号,春生行情便拔地而起。
历史罕见的低估值,封杀了3000点的下行空间。按2009年三季报,3000点时市场平均市盈率仅21-22倍,三大行12倍,石化双雄13-14倍。这种估值,比1999年5·19行情起点1047点,比2000年大牛市起点1341点,比2009年初1820点时还要低,通常是发动大牛市行情的估值。即使在今年的平衡市中,至少也应该是波段行情的起点。这便是春生行情的坚实基础。
5周均线发出了趋势调头向上讯号。这几年5周均线的得失对市场多空指向作用越发明显。今年1月20日跌破5周均线3203点,而本周三大盘收在3022点,首次重返5周均线3019点之上,确立了上升右半球态势,遂引领多头连续三天的放量上攻。历史表明,连续三天站立于5周均线后往上涨幅至少有100点,甚至更多。
一年一度的吃饭行情的需要。目前政府把拉动经济三驾马车的顺序改为消费、投资、出口,制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区域振兴、加快产业调整振兴三大战略规划,这就为春生行情提供了发动机和持续性热点。
但是,今年春生行情仍将是抑指数,重个股,这次春生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抑指数而产生的。这样,春生行情依然是在2800-3200点箱体来回震荡,通过一个又一个波段来实现。其中,最有机会的当属七大新兴产业的高科技股、区域振兴股和小盘高成长、高送转股。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王利敏:股指期货利好为何被市场冷落
近段时间市场持续出现了大盘弱、个股活,蓝筹股弱、题材股强的鲜明特征,即使本周大盘出现强劲反弹依然未能改变这一现象。耐人寻味的是,股指期货脚步渐行渐近也丝毫不改这种局面。从本质上说,显然是期指利好已经被市场冷落了,原因究竟在哪里?
人们注意到,大盘自去年8月3478点回调以来市场热点始终围绕题材股。尽管不断有人预言热点将转换,尽管国际金融市场有期指推出蓝筹股将大涨的惯例,但市场不为所动。如果说今年元旦没有持续往年的开门红很大程度上与市场极度期待的股指期货没有如愿推出有关,那么虎年股市再度出现开门绿,则只能归结于期指利好已经被投资者(包括机构)冷落了。
期指的利好作用被冷落不仅表现在市场氛围上,更是表现于方方面面。
第一是首日开户者寥寥,全国居然只有20人。其中虽然有开户机构把关较严等原因,笔者以为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股市低迷让投资者心存疑虑。多数人认为,近段时间以来对相当熟悉的股市都是涨跌难料,怎么还敢介入杠杆效应极大的期指交易?
第二是原本以为期指开设后券商、期货、银行等板块最受益,不想不但不上涨还居然大跌,那些作为期指标的的蓝筹股也是带头下跌。这些市盈率最低板块,不但期指推出前没有被炒作,期指消息出来后反而跌得更凶,表明了人们对期指利好的冷漠。
第三是与期指概念股大受冷落相反,市场近期反而更加青睐题材股,如从各大区域板块到物联网、新能源,从中小板到创业板。原本认为期指一开,这些已经被反复炒作的高市盈率股会被市场冷落,结果恰恰相反。
期指利好被冷落,问题出在哪里?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今年以来政策面上的不确定性陡增,要准确预测大盘涨跌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明明走得好好的大盘,会由于突然间的一个利空而行情逆转。既然大盘趋势难料,期指风险更难驾驭。
其二是由于流动性收紧以及扩容节奏依然较快,市场资金面捉襟见肘。原本应该受到市场青睐的蓝筹股,即使有充分的上涨理由,也没有大资金去推动。
其三是这些蓝筹股本身或有巨大的再融资要求,或有巨额大小非解禁的隐患。
其四是基金等市场主力早就吃了一肚子蓝筹股等待期指利好推出时兑现,所以利好兑现之日只能是只见坐轿人,难觅抬轿者了。
(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 .
桂浩明:反弹行情已悄然展开
虎年的前两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却都出现了下跌。为什么?原因是长假期间中美两国都发出了某种金融紧缩的信号。而一些银行推出的再融资计划也对市场信心有不小的打击。毕竟,快节奏的IPO已经让投资者感到不堪重负了,杀伤力更大的大规模再融资的加速,无疑是被认为利空。
在这样的氛围下,股市连续下跌了两天。但是,考察其下跌态势,人们会发现其实力度不是很大,而且在低位有相当多的逢低买盘出现。一个客观事实是,虽然股指在步步走低,但是成交量在慢慢放大。显然,尽管是有各种利空侵扰,但是市场上似乎出现了一种试图做多的能量,而且其作用在不断显现。到了周二,股指虽然还是以绿盘报收,但是两市上涨的股票已经是比下跌的多了。这表明,市场已经形成了反弹的动力,并且是要择机启动。到了周三,反弹终于在股指再度探低但未能突破上一个交易日的低点后展开了,并且以带量上涨的格局呈现出来。特别是周四,利好的量价配合,充分显示了市场做多能量已经很好地聚集了起来,为展开下一波的上涨行情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到这个时候,也许人们可以说,开始于春节前的股市上涨行情,经过了短暂的停顿之后,又悄然开始了。
下一个交易日就是3月份了,现在可以比较明确指出的是,届时股市会形成比较像样的上涨行情。这倒不是因为历史上人们一直对两会行情有所期待,而是在经历了前一段的下跌之后,市场已经具备了反弹的能量。毕竟,人们对宏观紧缩现在有了比较充分的预期,利空得到有效的消化,同时实体经济的状况也确实是相当不错的,再加上包括区域经济、科技、高送配等题材的活跃,客观上市场既有上涨的条件,也有个股和板块的机会。再结合当前基金的仓位以及股市的技术形态等多种因素来分析,应该说是可以对3月份的行情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的。如果说,2月份是反弹悄然展开,那么3月份的上涨行情就会比较明朗了。
就短线而言,下周股指将实现对3080点这一技术点位的突破,并且在成交量的配合下逐步走高。到3月的中下旬,大盘有望攀升到3200点~3300点一线,从而进入到今年以来的高点。虽然,从幅度来说这样的上涨空间实际上还是很有限的,但是考虑到大盘股的机会不大,这样除此之外的个股行情会非常活跃。 (.证.券.日.报)
花荣:虎年第一周操盘周志
本周是虎年开始的第一个交易周。周一、周二两根阴线,代表了老虎胡须莫不得;周三、周四两根偏强的阳线,说明虎酒还是很有味道的;周五的市场小跌意味着后市迷虎。
任何事物的第一周,都容易引发人们的感触,本周的周志也是如此。
1、股指期货在这周可以开户了。这无疑对于老股民来说是个重大利好,一举多得。把股市套利技术简化了,有了杠杆的作用,更可以做空。不错,不错,今年的超限战主要就依靠股指期货了,争取老革命再立新功。
2、新年新气象,过年伤脑筋。过年伤脑筋主要是指:老花炒股很少有止损行为,更谈不上被套,但是今年过年期间有三个新股被套了,分别是西电、一重、二重,幸亏年前煮牛尾巴汤的时候地位补了仓,这周全部解套出局。考虑到华泰和几个创业板新股,胳膊不太疼了(当然,主要是中医治疗的结果)。
3、从盘面感觉,指数波动的幅度和涨跌强度都是力度不大的,因此市场的机会面和风险面也是相当的,这比较适合小仓位的短线折中游击战。机会的存在方式是年报高送转、基金重仓防守性的冷门股和传统逆市股,风险是仓位过重与不耐心的追高。保持耐心,重点跟踪,短线思维,可能是近期需要继续贯彻的方针。
4、从短期的纯技术看,成交量中性,均线系统陷入泥潭,短线指标超买,题材热点不显著。考虑到我自己目前仓位比较轻,还是加强一下选股吧,筛选一下年报公布日期和股东大会里的金矿石,找几个具有可操作的有短线波动规律的异动股,按照超短线折中交易法娱乐投资,大部队等待市场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完美交易可不是老花能做到的。
水皮杂谈:老虎不发威 你当我是病猫
猫和老虎同属猫科,但是猫是猫,虎是虎,再凶的猫也是猫,再面的虎也是虎,老虎即使不发威,你也不能当它就是病猫。
虎年开盘一周,中国股市的走势就多少有点这种味道,前两个交易日不但没有迎来大家盼望的开门红,反而还在盘中出现了深幅回调,和道琼斯的走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就在大家困惑之时,上证指数又出人意料地走出了二根大阳线,不但收复了失地3000点,而且再次和道琼斯的走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退出政策的预期,美联储提高贴现率在美国和欧洲的投资者看来是危机消退救市成功的反映,而在中国和亚洲的投资者看来却意味着流动性的收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流动性就是股市大江大河大湖中的水。
东西方投资者的理念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不同,经济背景当然是主要原因,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影响在欧洲,中国和亚太主要只是受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并没有内生性的金融危机,但是事实上我们发现中国政府在救市上的力量却是全世界最强烈的。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但出拳重,时机早,目标准,措施实,而且一直坚定不移不折不扣,这么做的结果中国经济可以说一枝独秀,贡献巨大,带来的后遗症就是对于投资的依赖过大,当这种依赖成为习惯的时候,投资者的神经就会脆弱到不能承受之时,流动性只要有收缩的迹象,股指就会出现波动。或者换种方式说,正因为美国政府在救市上不如中国政府果断,所以在经济景气回升中的作用就有限,市场自身的力量就相对充分、真实、可靠,反过来,正因为中国政府的力量过于强大,所以大家自然就对8.7%的GDP会有另外一种解读。一旦政策有所调整,这种经济增长的势头能不能持续,市场主体能不能顶上政府投资的空缺。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商务部的新闻发言人在此前的例会上表示,无论从金融市场的稳定还是中国的贸易平衡状况看,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依然是中国的主要政策目标,商务部对外贸形势的总体判断并不乐观,依然在延续2009年7月份以来低位的徘徊格局,远没有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今年一月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9.4%,但其中出口增长仅21%,进口增长8.5%,贸易顺差为141亿美元,一般贸易出现逆差,这种局面在未来还会延续,甚至不排除个别月份贸易平衡出现逆差。
在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去年的贡献是90%,消费占30%,进出口为-20%,在投资收缩,进出口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消费能担当重任吗?
春节前,中共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有四位政治局常委到会作了讲话,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核心就是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把这种转变提到了战略举措的高度,温家宝同志则把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当作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而李克强则把经济结构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定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最雄厚的潜力又在城镇化。
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从来都是被动的,在旧有的模式巨大的惯性面前,任何主动的调整都显得苍白无力,更何况调整意味着牺牲,在GDP即政绩的观念没有改变之前,谁敢牺牲GDP呢?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投资和外贸拉动已经濒临绝境,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经济增长方式现在是有条件转变要转,没条件转也得转,道理很简单,没有选择。
阵痛是难免的,痛是快乐的前提,要避免的是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