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署四大战略促经济转型(附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中国部署四大战略促经济转型(附股)

加入日期:2010-2-26 11:55:25

此信息共有6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导读:
  四大战略促经济转型
  港报:后危机时代中国将部署四大战略促经济转型
  澳门日报:人口红利渐失 中国经济急需转型
  低碳经济渐行渐近
  吴敬琏:经济转型要警惕开倒车
  受益股票
  零售业:受益内需扩张 持续增长可期
  逐个点评:26只新能源概念股
  东海证券:走在曙光大道上的环保子行业 低碳行业荐2股
  国信证券:看好中长期对产业链的正向引导 医药保健荐18股

  港报:后危机时代中国将部署四大战略促经济转型
  中新网2月26日电 进入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年内更有望跻身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强劲反弹背后,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价格全面上升,外需在全球金融危机打击下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等问题凸显。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转型走向何方?是中国政府当前最紧迫寻找的答案,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焦点议题。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多位中央政府智囊在两会召开前夕接受该报访问时表示,今年将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的起点之年,中国政府谋划跨越危机的新举措,从今年开始到十二五期间,将部署实施四大经济调整战略,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在后危机时代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中央提出,今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年。近期,中央高层再多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凸显中国加速经济转型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研究员张汉亚认为,如今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关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新动向,谋划跨越危机的新举措,在调结构、促转型上下更大的功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近日为中国经济转型指出四条路。第一,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使得大量的农民转变为市民;第二,推动现有制造业的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等具有更多附加价值的环节延伸;第三,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各个产业,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完成的一份报告透露,从今年开始到十二五期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将着力拓展两个空间(内需空间和创新空间),实施四大战略。
  经济转型四大战略
  1、扩大内需战略
  重点:消费需求拓展和升级
  手段:一、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将被抑制的需求释放出来;通过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居民预期,把原来不敢花的钱花出来;改进对消费的金融服务,把部分未来收入合理地转为当前消费等。二、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而扩大消费总量,包括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放宽对服务业的进入限制,增加竞争,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增长等。
  2、产业转型升级战略
  重点:提升中高端产业竞争力
  手段:一、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性,重点在研发设计、规模经济、精密制造、供应链、品牌和营销渠道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一批今后二三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在全球范围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二、在新能源、信息技术与物质生产过程深度融合等领域酝酿技术突破和新经济增长点。
  3、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战略
  重点:扩大就业、完善保障、加强教育培训
  手段: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加强人力资本建设。
  4、节能减排战略
  重点:减排与创新并举、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手段:积极发展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方面走出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切实推进优胜劣汰和结构升级。 (中国新闻网)

 


  澳门日报:人口红利渐失 中国经济急需转型
  中新网电《澳门日报》24日刊出社论认为,中国劳动力供给正由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意味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难以为继。长远来说,急需要升级转型。
  文章摘编如下:
  广东缺,上海缺,苏州缺,天津缺,到处都缺人,人都到哪里去了?天津一家企业负责人百思不得其解。
  今年春节过后,无论经济较发达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还是经济相对滞后的内陆地区,都出现民工荒。一些企业由于招不到足够工人,部分生产线被迫停产。中西部一些省份为保障本地劳动力供应,限制劳动力输出。
  民工荒早几年已在珠三角等局部地区显现,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工厂倒闭或裁员,民工荒变成民工慌,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环球经济回暖,工厂订单急增,民工荒问题再度显现,受影响地区进一步扩大。
  过去,人们把民工荒归究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中央的惠农政策让很多农民宁愿选择在家乡务农,觉得出门打工未必合算;二是随着相关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越来越多农民工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三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像其父辈那样任劳任怨、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找工作越来越挑剔,对报酬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他们的预期难以达到,很多年轻的农民工宁愿东游西逛,也不愿老老实实进厂打工。
  上述原因只能解释中国局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但难以解释今年沿海和内陆普现的民工荒。为何连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河南、安徽、四川都闹民工荒?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暴露出中国将要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人口红利正在枯竭。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是人口负债,即是老年化社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当中离不开人口红利的因素。有专家分析认为,人口红利对中国人均GDP增长的贡献超过四分一。
  依靠人口红利(尤其是低廉充足的劳动力),中国振兴了一个又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无数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最大出口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
  人口红利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的出生率明显下降,以致近年劳动人口增量逐年减少。
  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已经初显端倪。该省目前拥有近亿人口、三千二百万富余劳动力,不仅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中国劳务输出第一大省。近几年河南的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降低:二○○七年新增劳动力二百多万,二○○八年为一百八十万,二○○九年则不到一百一十万。河南省有关部门预计,当地劳动力供应预计在二○一三年至二○一四年见顶。
  中国劳动力供给正由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意味中国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可以预见,未来民工荒将会经常出现,而且日趋严重。
  廉价劳动力越来越缺,意味着企业必须提高劳动待遇才能招到工人、留住工人,这些企业的经营成本将越来越高。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难以为继,要想生存发展,这些企业将被迫从沿海地区迁往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内陆地区。长远来说,则要升级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中国新闻网)


此信息共有6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