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夏子航 发自上海
真实的后续空间远比想象的更深远。
宝钢集团2月24日发布消息称已于23日与江苏沙钢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战略协同合作意向书”,备受关注的中国最大钢铁国企和最大钢铁民企之间的航母级合作就此浮现。但“历史性突破痕迹”远
不可能止于此。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23日的表态预估,宝钢2009年4457万吨产量一旦与沙钢去年2640万吨产量融合,“7000万吨大钢企”就将横空出世。
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荣24日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有些事情,我们正在商量,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我的钢铁网钢铁分析师俞连贵指出,按照意向书,宝钢和沙钢“开展广泛的战略协同”暂时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目前停留在战略合作上,但最终目标肯定是资产重组,宝钢、沙钢肯定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
业内人士:资产重组是方向
“宝钢网站今天挂出来的消息表述应该是宝钢方面对这次合作最权威的表述了。”宝钢集团公共关系部的孟海彪24日指出。
该项披露表示,宝钢与沙钢是在诚实守信、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下,经过友好协商达成此次战略协同合作意向的,最终“宝钢资本运营部总经理陆国清和沙钢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兼投资部部长钱正代表双方签字”。
徐乐江在23日出席央企与苏州市合作发展恳谈会上指出,战略合作是宝钢、沙钢两家共同的重要抉择,是钢铁领域不同所有制龙头企业的历史性合作,具有标志性意义,“宝钢与沙钢战略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增强双方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共同打造中国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整个行业应对挑战的能力。”
“这个消息对钢铁行业来说,肯定是个大消息,国有最大钢企和最大民营钢企合作,从目前的合作情况来看,暂时没有上升到资产重组的层面上,仅仅是战略协作关系。”俞连贵认为。
事实目前的确止步于此。宝钢与沙钢该项战略协同中关键的协同内容被表述成局限在 “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
“未来的实践成果会证明双方的战略合作是正确的,是为中国钢铁企业探索出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道路。”徐乐江如此强调。
“从目前情况来看,宝钢、沙钢此次的战略协同背后肯定是朝资产重组在走。”俞连贵指出。
沙钢:有些事情还需商量
徐乐江23日还指出,宝钢集团2009年产量4457万吨,沙钢2009年产量则为2640万吨。
“无论是从产能、规模、技术,还是对市场的影响力上来说,宝钢和沙钢在中国都是非常大的。宝钢和沙钢资产重组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钢铁产业政策,两者之间合作会根本性改变集中度低、散、乱的中国钢铁产业的格局。”俞连贵表示,宝钢、沙钢两家一旦整合成功,“最终生产规模将达7000多万吨以上,这样的巨无霸是国内其他钢企兼并重组短期内很难到达的。”
宝钢与沙钢之间的合作也早有根源。
早在2007年9月,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就曾向外透露,沙钢从2005年起就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打算,并已与宝钢、高盛有过接触,也与武钢、鞍钢等都有过接触。
沙钢无疑最为看重宝钢,除地域接近外,用沈文荣的话来说,宝钢还有“国家强大的支持,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引进的设备是最多的,有很多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
俞连贵认为主要有3大方面因素促成宝钢与沙钢的合作:其一宝钢、沙钢同处华东,华东钢企很多,不联合,两家未来的竞争将十分激烈,可能打得头破血流;其二,宝钢与沙钢在业务上互补,“宝钢有技术优势,沙钢在宝钢不擅长的建筑钢材上也有技术和市场优势,此外,两者在市场与物流上也可互补。”其三,“沙钢毕竟为民企,它在钢铁产业重组中始终不能具有宝钢的便利,此后做大做强仍困难。”
贾祥荣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钢与沙钢之间的很多事情仍在商量,“有些事情,我们正在商量的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对于宝钢向沙钢派出资本运营部人员进行调研以及派出财务部人员进行“资产评估”的说法,贾祥荣未予直接否认,只表示这事向宝钢求证最好,“宝钢做了就是做了,没有就是没有。”
相关新闻
宝钢提价或意在“助涨”低迷钢市
每经记者 周晓芳每经实习记者 张国栋 发自北京
春节过后宝钢再次上调出厂价格。
昨日(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当前钢材市场成交量低迷,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受成本高企驱动,宝钢此次调价拉涨意图明显。
宝钢上调3月份大部分产品出厂价格。作为龙头企业的宝钢上调钢价,对市场无疑起到拉动作用,部分地区钢价开始上涨。
华东、华北等部分城市的建材市场价格出现上涨,京津、石家庄等地经销商跟涨热情增加,市场主流价格小幅抬高。
据调查,尽管钢价上涨,但市场成交量低,有价无市。比如北京地区,大部分钢铁贸易商难以成交,即使成交最大的商家也不到2000吨,一般的都是300吨~400吨左右。在需求旺季,规模较大的商家每天的成交量能达到5000多吨,小型贸易商的成交量也能达到1000吨~2000吨。
兰格钢铁研究员葛昕认为,成交量低,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处于需求淡季,另一方面提价是缘于商家为了拉行情,为需求好转做准备。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