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欧元完了
假账、假账,都是假账。有知情人士披露希腊等国家通过掉期衍生工具掩盖赤字。
金融衍生品似乎成为做假账的最好工具,从政府到企业,概莫能外。对金融衍生品的吹捧,已经遭到严厉的质疑。
金融危机开始以来,遭到打击的不仅仅是投资者的钱袋,还有各国央行、投行、传统银行的信用。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将负债移出表外,当浮出水面时,人们看到的是一头负债怪兽。
希腊债务危机仍在发酵,人们质疑的不仅是欧元区国家的财政状况,更质疑负债国有意隐瞒。据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披露,希腊早于2008年之前,就与15家券商银行安排掉期交易协议,当中部分券商付予希腊的款项,可能协助希腊隐瞒真实赤字规模。欧盟有关机构正对事件进行调查。
现在,美国可以骄傲地对欧元区的领导人说,我们的问题都浮出了水面?你们的呢?确实,欧元区最大的问题是人们不知道问题有多大,因此激起的恐慌会更加剧烈。
为了尽快建立统一的欧元区,欧洲国家采取了各种手段。欧元区国家的规定要求,政府要将债务上限保持在至多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0%的水平,年度预算赤字不超过GDP的3%。为了达到加入欧元区的标准,一些国家采用了特殊的账务手段。各国政府纷纷出售国有资产,将预期的未来收益打包成证券加以兜售;德国还试图重估黄金储备作为权宜之计;葡萄牙把对里斯本地铁的补贴列为股权;希腊在赤字计算中把大部分军用设备支出排除在外。2000年,希腊公布预算赤字为GDP的2.0%;在加入军费支出后,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又增加了1.9个百分点,将该国的预算赤字推高至超过3%这一赤字上限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货币互换与掉期等业务。而这些举措使欧元落入美国投行的彀中。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1998年至2001年,高盛集团为希腊进行了多达12桩货币互换交易。知情人士说,瑞士信贷也参与了雅典的交易,在同一时间段内为希腊设计了一桩货币互换交易。据德意志银行发言人韦查特说,1998年至2003年,该行为葡萄牙进行了货币互换。
欧盟官员表示,欧盟监管机构对2001年高盛为希腊进行的尤其引发争议的场外货币互换交易并不知情。据参与2001年交易的人士称,希腊和高盛之间的交易涉及将价值超过100亿欧元(合136.9亿美元)以美元、日元计价的希腊国债换为欧元,付息时间延续到2019年,后一届希腊政府又将付息时间延长到了2037年。
越来越多的人指责高盛利用希腊困境谋取利益。知情人士称,高盛先是用一种信用证来对冲它在这笔交易中的风险敞口,2005年又将该交易转移给了希腊国民银行。2008年,希腊国民银行又在高盛安排的一项交易中,将这一掉期产品转移给了一家特殊目的公司。一旦进入特殊目的公司,就如同进入了黑匣子,游离出公众视线之外,只有交易者才能知晓。
欧元区国家的烂账美国不清楚吗?看看高盛在美国货币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美国恐怕再清楚不过了。
老谋深算的欧元区国家不可能不了解授人以柄的危害,但当时建立统一的欧元区是欧洲经济振兴的希望,加入欧元是摆脱本国困境的坦途,也是政治正确的选择。并且从市况来看似乎万无一失,直到现在,熟悉交易的官员仍然辩解,为这桩交易选定的汇率,既是基于欧元当时非常低的汇率水平(当时1欧元约兑0.85美元),也反映了市场认为欧元将会升值的预期。一句话,这桩交易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么高盛呢,他们是傻瓜吗?当然不是,他们得到了高额佣金,将风险转移回希腊国内,同时通过此类交易得到了希腊等国有货币核心机密。就像中国的矿产、资源、货币在西方投行眼中早就坦诚相见一样,希腊这些欧洲国家同样没有能够保住自己的秘密。让人后怕的是,早在欧元区建立之时,美国投行就以拯救财政的办法,将欧元区纳入自己的版图。你只要进行国际金融交易,就无法避免国际金融机构的帮助与蚕食。
开始时一切都很美妙,通过场外交易、通过金融衍生品加入欧元区,通过货币统一的协同效力发展经济。最终的结果却是四分五裂,通过金融衍生品使经济命脉掌握在投行之手,疲惫的经济、高昂的成本并非统一的货币能够解决,而政治的统一目前并不现实。
我们无法解决欧元区的问题,却能够反观国内的问题。如果今后有谁让国外的投行帮助做漂亮的账目,让美国的金融机构教中国丛林中的金融机构什么金融衍生品的高级战法,可以肯定,这一定没安什么好心。
当心欧洲的今天成为中国的明天。
皮海洲:亏损公司高转增有瓜田李下之嫌
一年一度的利润分配,高送转无疑是市场的一大亮点,2009年的利润分配也不例外。不仅一批上市公司随着年报的披露公布了高送转分配预案,而且创业板公司神州泰岳甚至还推出了每10股转增15股派3元的 史上最牛分配方案,就连年报亏损的丹化科技也推出了10转10的分配预案。
在投资者的印象中,高送转往往是业绩优良公司的专利。虽然上市公司的高转增与上市公司的盈亏无关,只要上市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公积金即可。但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的业绩作保证,那么,这样的高转增往往会摊薄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甚至拖累公司的发展。所以,亏损公司高转增的现象较为少见。
不过,这种现象今年在丹化科技公司的身上发生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12日),该公司低调地公布了2009年年报,公司全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6.39%,仅为2.6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则为-4487.62万元,同比降幅高达366.79%。面对如此不佳的业绩,该公司却推出了每10股转增10股的股本转增方案,令人颇感意外。
当然,丹化科技推出 10转10的股本转增方案并不违背现行制度规定。该公司虽然2009年全年亏损了4487万元,但曾于当年5月实施了一次非公开增发,向7位投资者定向增发84745700股,募资近11亿元,从而大大增厚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使公司的每股资本公积金由去年3月末的0.75元增加到去年末的3.05元,这就使得实施大比例转增股本方案有了保证。
尽管如此,丹化科技推出高转增方案的动机还是值得怀疑。作为一家亏损公司,高转增显然并非是因为公司发展存在股本扩张需求的缘故。相反,由于得不到公司盈利的支持,丹化科技高转增的结果必然是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大幅度摊薄。如果丹化科技的高转增方案得以实施,那么,该公司以每股为单位的各项指标,马上就会腰斩。如公司的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就会由0.0575元减少到0.029元,公司财务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丹化科技推出高转增方案明显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嫌疑。
一是用高转增来送7位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者人情。去年5月,包括上海证券在内的7位投资者参与了丹化科技的定向增发,增发价格为每股12.98元,这批股份将于今年5月7日解禁。因此,在2009年年报中提出10转10的高转增方案,一旦实施,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7位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股价走高,并且在实施除权后,还可以为二级市场创造很大的填权空间,引诱投资者接盘,或进一步推高股价,为7位投资者的最终减持创造条件。
二是用高转增方案来配合二级市场的炒作,甚至有信息泄漏或内幕交易的嫌疑。就目前的大盘来看,股指较历史高位基本上被腰斩,而目前的股指较今年初也下降了10%左右,但丹化科技目前的股价却处在历史高位,而且2月份的走势更是逆大盘上行。伴随着这种走势,丹化科技却偏偏出台了10转10的股本转增方案,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