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 王亚伟:两板块将大涨_股票_证券_财经

不缺钱 王亚伟:两板块将大涨

加入日期:2010-2-10 16:36:38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叶檀:国际板将成为纸老虎
  虎年将至,资本市场新年纸老虎出炉--以回归红筹股为基础的国际板。
  近日,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莫斯科参加一论坛时表示,上证所正在大力推进国际板,以吸引全球最好的公司到上海来上市,有关规则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制定完毕。
  上海方面的迫切心情与实际操作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今年才制定规则,很难想象今年能够推出国际板。
  推出国际板,最大的风险是国际板的异化。为了应对人民币外流、养肥境外公司的指责,所谓的国际板业已成为红筹板的另类表述。
  国际板推出后,很多人担心原来专为内地公司圈钱而设的证券市场肥水流入外人田。最典型的言论是,如果汇丰上市成功,等于掳走二十座南浦大桥。在目前A股市场畸高市盈率发行新股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准予外企国内上市会极大影响A股市场的稳定和健康,让已经不堪重负的中国证券市场又多了一个国际提款机。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中国证券市场没有融通作用、没有回报功能,上市就为圈钱两字。与其让境外公司来圈,还不如让境内公司圈,虽然是不肖子孙,毕竟是自己人。
  推出国际板可能加快上海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步伐,越来越依赖内地政策资源的香港方面的紧张可想而知,延迟上海国际板推出的时间,对于香港有利。内部对金融中心的争夺,辅之以市场对扩容与海外企业对扩容的恐惧,推出国际板这一金融难题正在成为思想难题。
  为了减小推出国际板的阻力,让国际板为自己人服务,上海方面正在变更规划。2月4日,神秘的上证所相关人士透露,从摸底情况来看,红筹回归可能会成为国际板的主体力量。他同时提及,证监会等有关部门拟定的红筹股回归发行股票标准,总体来说可能比较高,现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407家红筹股公司中,符合要求的可能只有38家。为此,上证所已向证监会提出了建议,希望降低红筹回归的标准,按照上证所提出的方案,可能有180家红筹公司符合要求。
  按此思路,国际板很可能异化为另一个红筹板。红筹股回归,说白了不过是在境外注册的大型国有企业借国际板在内地二次上市。红筹公司的中国联通,早在2002年9月就回归A股市场发行股票了,而中石油、神华、建行、中人寿、中海油服等,也早就已经溢价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
  上述公司回归之后,没有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革命性变化、制度性变革,最大的功能是使上海成为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源集聚地,做大了内地证券市场的容量,给股指期货准备了技术条件。H股、红筹股回归,让享受了低价发行的境外投资者,借助H股、红筹股回归之际拉高股价,搭上内地市场定价溢价的顺风车。而中石油回归之后,大盘蓝筹股真正成为秤砣,不断融资再融资,现金红利一落千丈,股指再无泡沫之忧。让已经有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红筹股在国际板上市,不过是改头换面,把土鸡包装成火鸡,弄个泡沫溢价而已。
  要不要推出国际板、推出怎样的国际板是个战略问题,而不是应该陷入短期的投机陷阱,甚至用来维持上海或者香港的金融中心花架子。国际板应达成如下目标:一是吸引全球优质上市资源到中国上市,让中国投资者分享境外上市公司的红利;二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三是以境外上市公司的规则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改进。
  我们夸大了国际板的风险,让汇丰控股等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上市,所筹资金用于境内市场拓展,不存在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这一最大的麻烦,国际板规模大小可以由中国市场规则制定者控制。真正的风险是境外法人金融机构解决了人民币不足这一瓶颈,将对境内金融机构造成严峻的挑战,竞争将更加激烈。护犊情切的监管层是否愿意在境内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坏账风险增加的情况下,立于竞争市场的风口浪尖。
  除了在中国有业务、有市场的企业,如果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其他境外企业对在中国上市兴趣不会那么大。这从人民币结算可以一窥人民币受欢迎的程度。根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1月15日,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金额40亿元,出口约9亿,进口31亿,远远低于预期。日本国际板试验非常失败。2004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彻底改革外国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制度,取消外国部,对外国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一视同仁,以促进更多外国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人民币流通性、投资品种与日元不是同一数量级,以为国际公司会哭着喊着到中国上市是一厢情愿。
  笔者支持推出国际板,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改良,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腾出空间。如果国际板异化为红筹股的二次圈钱机会,笔者将持反对态度,并转而希望中小板、创业板能够壮大,以扶持中国的民营经济与高科技企业。

 

  皮海洲:应放行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2月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试行)》,并宣布该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股指期货筹备工作又落实了一环。而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股指期货的开户工作有可能在春节后第一周即展开。
  股指期货的推出越来越近了。不过,与此不协调的是,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事宜仍然还没有明确说法。
  根据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并不存在障碍。虽然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给个人投资者设置了50万元的较高门槛,但对于机构和特殊法人包括基金、券商等专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则相对较低,只要获得主管部门的同意,原则上均可参与。
  但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却存在技术障碍。目前公募基金都托管在银行,而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基金托管人必须安全保管基金财产,有安全保管基金财产的条件,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统,对于资金结算时滞留在期货公司的资金,如何确认安全性不啻为一大难题。也正因如此,业内普遍认为,股指期货推出之初,基金参与的可能性不大。
  投资基金不参与股指期货,固然可以令投资基金避开股指期货可能带来的高风险,但也让投资基金失去了获得高收益的机会。此外,这也意味着投资基金失去了套期保值工具,一旦股指下跌,就只有承受损失的份儿。
  更重要的是,如果投资基金不参与股指期货,广大中小投资者间接参与股指期货的愿望也要落空了。根据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个人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资金门槛为50万元,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对于这些不能直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他们只有通过购买投资基金来间接参与。既不能直接参与股指期货,间接参与股指期货的愿望又要落空,这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在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问题上,有关方面应该做好相互协调工作,尽快为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放行。
  当然,在管理层为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放行的情况下,投资者通过购买投资基金间接参与股指期货也要有风险意识。毕竟股指期货对于投资基金来说,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哪家基金更能驾驭股指期货还有待于市场验证。建议投资者先观望投资基金的表现,然后分散投资,将资金分散到多家投资基金之中,以分散股指期货交易可能带给投资基金的高风险。

 

  王亚伟:两板块可能大涨!
  优秀基金往往能够恰到好处的踏准市场的节奏,2009年底的时候机构和一般投资者都对跨年度行情寄予了很高的预期,而华夏大盘的王亚伟和景顺长城的王鹏辉却悄然调整了重仓行业的配置,王亚伟转向了银行和医药,而王鹏辉则重仓了消费和医药。
  优秀基金往往能够恰到好处的踏准市场的节奏,2009年底的时候机构和一般投资者都对跨年度行情寄予了很高的预期,而华夏大盘的王亚伟和景顺长城的王鹏辉却悄然调整了重仓行业的配置,王亚伟转向了银行和医药,而王鹏辉则重仓了消费和医药。这些无一例外都是防守型的行业,等四季度走完我们才发现他们以其防御型的姿态再次跑赢了大盘,优秀基金经理对市场节奏的把握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但乐投私募在研究他们的时候却发现,王亚伟和王鹏辉绝不是一味的防守,在重仓防守的同时也配置了小仓位的进攻型股票,进可攻退可守,随着趋势变化灵活变化,这才是王者之道。
  从这些进攻型品种中您看到了什么,是新能源、区域经济,还是TMT、化工龙头呢?我们要记住的是优秀基金,他们都在寻找低估值高成长符合趋势热点的必涨品种!

 

  金岩石:海南就是迪拜第二!
  现在看来,在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岛1月4日的出现有些不合时宜,它几乎成了引发海南房价飙升的导火索。网友戏称,国际旅游岛从一开始就变成了国际房地产岛。
  《证券日报》2月5日报道,三亚、海口的房价一天一个价,比股票涨得还快,差不多每天涨1000元,三亚的海景房已经涨到7万元/平方米了,要买还得一次性付清,买房就像买菜。以三亚凤凰岛为例,开盘的四、五号楼均价是6.7万元/平方米,第二批开盘则直接涨了1万多元。开盘的一、二号楼是均价8万元/平方米,且只收现金全款。相比之下,同样拥有山海景的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别墅天麓倒显便宜了。
  为什么这次轮到海南?会不会是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再现?
  如果放眼全国,此前海南房价确属沿海城市中一个价值洼地。相比于大连、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海南的房价相对较低,且气候条件好,自然会受到投资客的青睐。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主要是当地银行资金,银根一收紧,泡沫立即破灭。这次炒作海南楼市的资本具有全国性。调查显示,海南当前购房者80%以上来自岛外,要说泡沫破灭为时尚早。据海南省统计局的统计,全省职工2008年平均工资只有2.28万元。
  奇怪的倒是海南应对房价飙升的对策。海南省连续两次公告,宣布还有1432万平方米共58489套的住房待售,足足可以卖两年。同时,又在1月15 日宣布全省今年3月底前暂停商业性开发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房地产开发项目。此后,一直呈温和上涨的海南楼市开始跳涨。2月2日,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李洪海透露该局已经下文,准备对外地人采取限购措施,一个身份证只能买5套房。
  众所周知,要想抑制房价上涨,就要加大供给。海南省却是在指责开发商捂盘的同时,决定自己开始捂地。如此势必造成供求预期更加紧张,让人不能不怀疑其真正动机。至于三亚的规定更是扯淡,中国有13亿人口,岂是一张身份证就能限购的?如此限购,还不如说是一种炒作,或是与地产商同谋:继续将房价做上去。
  或许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金岩石说了真话。他在中国工商银行天府大讲堂上说,2004年海南国际旅游岛计划就已申报等待审批,但一拖就是6年,为什么现在才来参与这个游戏?就是因为受到迪拜的启发。此前,迪拜不过是国际航班中途加油停歇的中转站,人口由当初的1万增加到150万,而且吸引了老虎伍兹、布拉德皮特等明星入住,海南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故事讲下去的,而且讲得更好。
  此前,一致的共识是,正是迪拜危机的爆发才使得国家决意出手调控房地产。金岩石的爆料,则是肯定了迪拜模式,进而还将在海南复制。
  未来5年内房价还将翻番--这是金岩石当天的又一预言,这和任志强去年说5年内北京四环内房价达到5万元/平方米,几乎如出一辙。迪拜,到底是陷阱还是天堂?若是后者,海南房价或许真的有望继续翻番。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