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再癫狂 金银铜油创新高(附股)_顶尖财经网

大宗商品再癫狂 金银铜油创新高(附股)

加入日期:2010-12-8 8:00:04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大宗商品再续癫狂 金银铜油争创新高
  国际煤价冲高111美元/吨 国内煤价涨跌互现
  广西糖厂八成产能开榨 糖价大幅上涨可能性大减
  极端天气影响棉农种植意愿 棉花协会建议出台补贴政策
  郎咸平:谁掌控了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
  继续看好受益于通胀的资源品
  华泰证券:通胀预期基本面向好支撑估值提升 荐7只煤炭股
  资源板块:大宗商品上涨 15个股仍存估值优势
  专家热议稀缺资源 四大子行业易出白马

  大宗商品再续癫狂 金银铜油争创新高
  ⊙记者 朱周良
  大宗商品市场再掀上涨狂潮。
  由于投资人预期美国和欧洲央行将对金融体系启动新一轮的输血行动,加上欧债危机前景依然不明,大宗商品热持续升温,黄金、白银、铜和石油等各类商品迭创新高,并带动港股和A股资源类股周二普涨。分析师认为,短期内大宗商品仍具上涨动能,但后市要看欧债危机发展以及美元的走向,如果美元反弹,商品上行空间可能受限。
  过去几天,美欧当局在继续救市的态度上再次出现明显软化。在上周的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宣布将把当前的非常规长期流动性招标措施延长至明年第一季度末。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还表示,欧洲央行的证券市场计划还在进行中,后者允许央行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成员国国债。市场人士还注意到,欧洲央行最近几天已加大了在二级市场的国债收购行动,这也与IMF要求欧洲央行加大收购债券力度的呼吁不谋而合。
  而在美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末表示,在完成现有的6000亿美元的二次量化措施后,当然有可能继续扩大国债收购。
  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另外,美国的三度量化宽松倾向,也让美元最近几天出现下跌,这些都给商品价格走高提供了动力。周二盘中,美元指数一度跌0.4%。
  从周一美国市场开始,一直到周二的欧洲交易时段,大宗商品热持续升温。国际现货金价周二欧洲盘一度涨1%,逼近1430美元,再度刷新历史高点;伦铜周二盘中大涨逾2%,并一举突破9000美元,高见9044美元,创历史新高;白银期货周二突破30美元,创30年新高,纽约期铜一度涨1%,至30.46美元;国际油价也连续冲击高点,7日电子盘中,纽约原油期货大涨1.1%,一举站上90美元,最高触及90.36美元,创26个月新高。
  商品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股票市场。隔夜的欧洲市场,能源股显著跑赢大盘,英国石油大涨3.4%,道达尔也大涨超过1%。周二的亚太市场,资源股同样表现抢眼。在MSCI亚太指数的十大行业分类指数中,资源和能源股一马当先。个股中,资源巨头必和必拓收高1.2%,力拓涨1.6%。港股上市的中国石油涨1.8%。资源股的强劲表现,带动港股和A股7日双双收高。黄金、石油和铜业领跑大盘。
  对于商品后市表现,分析人士认为,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欧债形势的发展以及美元的走势。如果欧债继续恶化并推动美元走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商品的涨幅。(上证)


  国际煤价冲高111美元/吨 国内煤价涨跌互现
  ⊙记者 于祥明
  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高位徘徊,却有所分化。记者7日获悉,在上周国际煤价环比前周大涨5.2%至111 美元/吨,为年内新高。而国内煤价却是涨跌互现。其中,秦皇岛港煤价近两个月内首次下跌,山西省部分地区电煤价格则有所上涨。
  据悉,在国际油价的带动下,12月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动力煤价格本周上涨5.2%至111美元/吨,为年内新高,换算成人民币的话,较秦皇岛港大同优混煤价高出41元/吨。
  事实上,12月6日秦皇岛港大同优混平仓价为850元/吨,较前周环比下跌1.7%。与此同进,记者从煤炭资源网获悉,近期山西电煤价格涨势再现。据了解,山西朔州地区最新电煤车板价格为465元/吨(发热量4800大卡),上涨15元/吨;发热量5200大卡电煤车板价格570元/吨,较上期上涨10元/吨。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内外煤炭市场有互动性,但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因此国内煤价涨跌与否,还看国内因素。而目前港口、电厂等各方煤炭库存处于高位,短期内需求平稳,所以国内煤价不会大起大落,而是高位徘徊。
  近期国内整体气温并非很低,电厂、热厂的煤炭库存较高,因而其进一步积极采购电煤的意愿较弱,所以预计港口煤价可能继续回调。中银国际分析报告说。(上证)


  广西糖厂八成产能开榨 糖价大幅上涨可能性大减
  ⊙记者 吴琼
  随着主要糖产区进入榨季,各地糖价涨少跌多、成交清淡。昨日,记者从中国糖业协会获悉,目前南北各产区食糖生产已进入旺季。到11月末,全国已有89家糖厂开榨。业内人士称,随着糖产量增加,未来糖价大幅上涨局面将得到控制。
  中国糖业协会表示,2010/2011年制糖期生产已全面展开,甜菜糖厂已全部开机,南方甘蔗糖厂也已相继开机。到11月末,全国已有89家糖厂开榨生产。据广西糖网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7日,广西68家糖厂开榨,占全区糖厂总数的66%;68家糖厂日榨产能超过52万吨,约占广西糖厂总设计产能的81.2%。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徐雪指出,2009/2010榨季之前的两个榨季,我国糖农收入和种植糖料的比较效益持续下降;2009/2010榨季和2010/2011榨季食糖价格高涨带动糖料价格有所上涨,但因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涨,糖料种植的比较效益仍在下降。由于新榨季国内供应存在较大缺口,食糖价格大跌可能性不高,整体价位不会低于6000元/吨。(上证)


  极端天气影响棉农种植意愿 棉花协会建议出台补贴政策
  ⊙记者 李雁争 吴琼
  中国棉花协会7日公布了对农户进行的2011年植棉意向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受今年棉花减产的影响,山东、河南、河北等主要棉区16.8%的棉农准备继续减少植棉面积。协会人士建议,对棉农进行补贴的政策应该尽快出台。
  棉花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棉花价格上涨,但综合棉花减产、质量下降及成本上涨因素,棉农并未从价格上涨中获得明显受益。
  调查结果指出,由于棉花受灾较重,山东、河南、河北等主要棉区个别棉农棉花绝收,损失惨重,丧失了植棉热情,16.8%的棉农准备继续减少植棉面积。近一成的棉农仍在观望徘徊中。
  据悉,种棉花每亩收入只有1300元-1400元,而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每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况且种植粮食国家还给予每亩100元以上的补贴。
  对此,棉花协会人士建议,国家队棉农也进行补贴,提高棉农种植积极性,保障棉花供应安全。

 

  郎咸平:谁掌控了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
  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增加,2009年进口6.3亿吨,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44%提高到69%。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铁矿石进口国。
  据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255万吨,比2008年同比增长13.7%。我国每年消费大豆5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80%的大豆需要依赖进口。自取消大豆的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后,我国已经从大豆出口大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还有橡胶、石油等凡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常会大幅波动,作为需求大国,却不拥有价格话语权《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
  需求原材料均控制
  经济参考报:在大宗商品领域,凡是中国对外有较高依赖度的,价格常常大幅度的波动,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郎咸平:为什么波动?那是新帝国主义在操纵。
  首先一个,需求是被别人控制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把高污染的行业都转移出去了。比如说,美国需要石油钢管了,美国自己不生产,把单子放到中国来。好,那么中国就要买原材料---铁矿石,所以中国的铁矿石单子实际是替美国下的。也就是说,这个不是真正的中国需求,这个需求是外来的,是被别人操纵的,我们是在替发达国家买单。再比如说轮胎,轮胎的原材料是橡胶。中国自己橡胶很少,远远不够用,那么中国接过来轮胎单子,就又要从外面买原材料,我们一买,价格就涨上去。所以,产品的需求是被操纵的。
  第二个,不但需求是被控制的,原材料也是。表面上,我们看似在和某某国家做交易,买了他们的原材料,其实错了。比如科特迪瓦,它是主要的咖啡产地,它的咖啡出口,绝大部分是被几个外资控制的,原材料的定价,是发达国家控制的。铁矿石更典型,全球被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巨头操纵着。
  所以说,需求他们控制着,原材料供应也在他们手里,两头的定价权,我们都没有。我们看到的价格总是波动。
  再一个层面,金融市场,它把这个波动加倍的放大了。
  比如说,央行要加息了,消息还没宣布,或者只是一个预期,银行股就都会跌。
  好,那么当华尔街看到美国轮胎需求多起来了,那么他们就知道中国要买橡胶了,既然中国一买价格就涨,他们就可以先买进橡胶期货,等价格高了再卖给中国。
  无论是原材料和产品的定价权,还是金融市场,都不在我们手里。
  铁矿石谈判输在不懂游戏规则
  经济参考报:我们看到的是自去年10月开始的铁矿石谈判,多次传出对中方不利的消息。近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开对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发表评论。据工信部统计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6 .3亿吨,同比增长41.6%,这么大的进口量,在谈判桌上却没有话语权,症结何在?
  郎咸平: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谈判问题了。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不了解铁矿石,或者说不了解国际大宗物资的游戏规则。
  首先要搞清楚铁矿石的价格到底是如何决定的。通常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铁矿石不是,因为铁矿石或称铁矿砂多的像海边的沙子。它的价格是由华尔街决定的。
  为什么这么讲,原因是铁矿石价格与波罗的海指数和原油价格紧密相关。而这两项的价格是由华尔街决定的。如果你想得到便宜的铁矿石,那就必须找高盛,拜托它们把波罗的海指数和原油价格拉低,这就是游戏规则。
  经济参考报:如此说来,岂不是今年的谈判仍不乐观了。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
  郎咸平:我倒觉得日本与铁矿石巨头的谈判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
  大家都很清楚,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积极参与投资开发铁矿石资源,与世界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商建立了利益共同体般的紧密联系。它目前控股的铁矿石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日本的铁矿石谈判不是钢厂而是由商社负责,即三井物产和伊藤忠。最终销售也是由两家商社负责,日本的钢企只负责生产。这就是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的高效整合,钢企与商社之间形成联盟。这样的好处是,如果铁矿石价格上涨,商社赚钱,它们会从上游让一部分利润给钢厂,然后再通过下游的销售,把那些我们做不出来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如特钢,通过提价的方式卖给需方(日本的特钢主要销往中国)。最终把部分钢厂损失转嫁到下游。反之亦然。因而,日本的钢企根本不在乎铁矿石价格的涨与跌,最终安然度过每一次涨价。
  炒蛋的油将由华尔街来定价
  经济参考报:您曾经说过炒蛋的油将由华尔街来定价。我们也看到去年底国内两大食用油生产商福临门、金龙鱼,12月伊始,食用油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最大涨幅在15%。此番涨价也和华尔街有关系吗?
  郎咸平:金龙鱼和福临门背后都有美国A D M公司的影子。你以为它们收购金龙鱼就是为了赚你买金龙鱼的钱吗?这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
  经济参考报:这里面还有什么故事?
  郎咸平:2003年以前,小包装食用油推向市场,在中国形成了2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全国各地分布了上百家压榨企业。然而好景不长,在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压榨企业损失惨重,有近70%的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而这一切与国际金融炒家的运作不无关系。
  就在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冠冕堂皇地说什么呢?由于天气的原因调低了预期的大豆产量。物以稀为贵嘛,所以,美国的金融炒家就借此消息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里,猛炒大豆期货,把大豆价格从当时的540美分一路炒到了2004年4月的1060美分,相当于每吨大豆从人民币2300元涨到4400元。其实呢,这些都不过是人家虚张声势,等着我们中国压榨企业进入埋伏圈,结果我们的企业一想啊,这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还能有错吗?所以看着大豆价格好不容易跌下来了一点,也就是2004年3月在一吨4300元的位置上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仅隔一个月,美国农业部又站出来,说不好意思啊,我们估计错了,其实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估计减产的地区没减产那么多,而我们估计不受影响的地方还增产了不少,结果,大家忽然间发现原来大豆产量是供过于求,于是转瞬之间,国际金融炒家就开始狂抛大豆,价格大跌50%。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中国企业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山东日照的几个压榨厂跟我讲,刚建好厂还没开工,就在4300元每吨的价位从美国进口了一船大豆,船还没靠岸,就跌到了2000元,我们还没开工就倒闭了。
  所以你看看什么叫新帝国主义。过去得靠打仗才能瓜分世界,掠夺世界,而且打仗是一不留神就元气大伤,比如说英国,一战前还是世界第一呢,打完了呢,死了不少人,花了不少钱,却搞得日薄西山。现在呢?不费一兵一卒,前后不到一年就把你这个国家的关键行业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了。
  四大跨国粮商掐住了我们命脉
  经济参考报:这些世界跨国粮商是如何参股我国压榨企业的?
  郎咸平: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是四家欧美公司,它们也是现代东印度公司的成员。在2004年大豆危机时,趁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而四大粮商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之间关系暧昧。
  这四大粮商在国际上称A BCD。分别是A D M(A rcherD anielsM idland)、邦吉(B unge)、嘉吉(C argill)、路易达孚(L luisDreyfus).
  A D M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前面提到的金龙鱼就是由益海嘉里控股的,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它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有38家,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最近A D M通过益海,全资收购了川粮益海有限公司。
  邦吉自2000年进入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大豆和油籽供应商,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已经运营三个大豆加工厂,并且正在广州兴建另外一家工厂。最近还宣布收购山东三维集团旗下一家位于日照的油厂。
  嘉吉在中国20个省市投资了34家独资以及合资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包括饲料、蛋白、植物油和化肥等等。最近在江苏南通联合一家韩国企业新建了一家大规模的大豆压榨工厂。
  路易达孚从中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200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16亿美元。目前正在积极与东北地区大豆粮仓的谈判与大豆采购。
  可以看出,中国粮油企业85%都是外资。这也就是金龙鱼为什么想涨价就涨价,所以我说炒蛋的油将由华尔街来定价。
  通过研究我发现,A BCD四大粮商正在进行国际上的产业链整合,力图通过上游控制,下游控制,中间通过物流大幅降低成本,以期将世界粮食掌控在手中。
  A长于做中间的物流,且注重研发,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它就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未来玉米等农产品所生产的乙烯、乙醇都是它制造的,也就是说未来的新能源掌控在它的手中。
  B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部产业链,在南美拥有大片的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农民的粮食再出口到中国深圳进行加工,然后全球营销。
  C拥有400条平底运粮拖船和2000辆大货柜车。D非常重视农产品的期货买卖。
  也就是说,产业链的几大环节,生产由B控制,产品设计是A控制的,原料采购由A B C D一起控制,仓储运输和订单处理也是A B C D一起控制的,批发零售也是它们控制的。
  玉米棉花危在旦夕
  经济参考报:那么我国在玉米和棉花领域又是怎样的呢?
  郎咸平:玉米、棉花美国政府都在进行高额补贴,比如一个1500英亩的农场,产值是50万美元,美国政府给予7.5万美元的补贴,基本上相当于这个农场的利润。从1998年到现在,美国政府对于玉米的补贴金额已经高达290亿美元。
  再看棉花,1999年8月到2003年7月,美国的棉花生产者总共得到了124亿美元的补贴,而同期美国棉花的产值只有139亿美元,补贴比率高达产值的89%。也就是说美国农民每种植一美元的棉花,美国政府就给他们0.89美元的补贴。
  这么大力度的高额补贴,一方面是低价向中国等国家进行低价倾销,占领市场,最终操纵价格,进而影响到相关产业链。另一方面玉米又是生产清洁能源乙醇的原料,对将来抢占新能源市场制定游戏规则具有战略意义。
  经济参考报:如果我们把玉米和棉花市场关闭,或提高关税,是不是就能保护这两个市场?
  郎咸平: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如果我们放开进口,就像大豆一样,全线被淘汰。如果不开放进口,现在确实这么做的,那美国会怎么做?这里不得不提一家公司---美国的种子公司孟山都。
  大家都知道,中国拥有世界上野生大豆品种的90%以上,实际上中国是控制了大豆品种的。然而,这一现状却被美国一家种子公司孟山都改变了。
  2000年孟山都到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访问,双方互赠礼品,孟山都送我们一颗多油的大豆,我们送他们一颗大豆种子。2001年,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披露了一份资料,孟山都通过他们最尖端的技术分析这颗大豆的基因,结果从中找到了高产量以及抗病毒的基因。紧接着,孟山都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了64项专利。从此,只要中国用任何转基因大豆都离不开这64项专利,用我们自己的大豆转基因,还要向其付专利费。
  再来看玉米,目前在广西大量种植的迪卡007号玉米,就是孟山都的产品,到2009年的年中,广西已经有1026万亩种植玉米,是黑龙江的1/5。而且成本低、产量大。这已经不需要开放玉米进口。孟山都现在的策略是不收专利费,目前正在大力推广迪卡008号玉米,这种玉米是转基因的,农民种植后,把生产出的下一代种子再拿来种,第三代之后产量就会大幅下降,而且还要用大量的农药来杀病毒。杀这种病毒特效药只有两家,一个是孟山都,另外一个是它的姐妹企业,德国的巴斯夫。最终结果,不再需要你开放进口,三年之后你就离不开他了,要么向它买农药,要么向它买种子。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棉花身上。
  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在刚推广的头几年,对棉铃虫确实有效果。但好景不长,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江苏推广转基因棉第5年,棉铃虫虽然被基本控制,而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集中大爆发,小虫成大灾,用药量反而猛增。
  产业链整合为第一要务
  经济参考报: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未来对外依赖度较高的大宗商品会越来越多。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应对这种波动,确立自己的主动性和话语权?
  郎咸平:那就是产业链整合。我们要知道,中国只是全球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是其中那最弱的一环,那么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中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别人称我们是制造业大国,我们的制造,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里利润最薄的一环。制造以外的产业链其他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都在人家手里,到最后会是什么结果?那就是原材料的定价权由别人掌控,出口销售价格也由别人掌控,这个制造环节,放在中国还要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工。我们辛辛苦苦创造出的利润,就这样被别人吸光了。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竞争时代,我们面前的正是我所说的新帝国主义,那种单纯在劳动成本上面下工夫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尽头。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