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央企并购重组将加速(附股)_顶尖财经网

国资委:央企并购重组将加速(附股)

加入日期:2010-12-7 12:34:47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核心提示】尽管离2010年央企减至100户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代表央企并购重组减速。记者6日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后一个时期,预计央企并购重组活动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导读:
  国资委:央企并购重组将加速
  国资委:央企走出去 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要跟上
  上海家化改制启幕 国资或彻底退出
  上海家化停牌 上海国资改革新思路隐现
  国企资产重组活跃 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获利丰厚
  央企整合大限在即 重组大戏值得期待
  六条主线掘金央企重组(名单)
  央企重组进新一轮高潮期 全面解析投资策略
  中金:12只A股将入选央企整合投资名单
  45只上海本地股重组信息完全点评

  国资委:央企并购重组将加速
  尽管离2010年央企减至100户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代表央企并购重组减速。记者6日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后一个时期,预计央企并购重组活动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黄淑和认为,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的实施,结构调整优化正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近几年来,央企并购重组动作较为频繁。数据显示,仅2009年,就有67户央企实施了对外并购,被并购企业达771户,比上年增长72.9%;并购资产规模50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6.8%。
  在重组方面,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仅央企之间的重组就达到每年10家左右,加上央企重组地方国企,数据更为可观。数据显示,在央企重组提速的情况下,央企户数已经从196户减至目前的123户。
  不过,并购重组频繁背后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黄淑和指出,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并不成功,特别是在并购后,企业整合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蕴含的法律风险也很大。实践证明,整合成功则会做强做大,整合失败则会由盛转衰。如何依法促进企业整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黄淑和称。
  具体到央企法制工作上,黄淑和指出,央企并购重组活动的日益增多,对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企业法律部门不仅要在并购重组的前期和中期提供法律服务,更要重视在并购重组的整合阶段提供法律服务,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于企业并购重组的全过程,在企业制度、管理、文化的融合中发挥应有作用。(.上.证 .张.牡.霞)


  国资委:央企走出去 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要跟上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后一个时期,预计中央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如何依法促进企业整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据介绍,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所属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已占全部资产的49.4%,共有108户中央企业投资设立境外单位5901户,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元,当年利润占到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37.7%。
  黄淑和强调,企业走出去,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一定要跟着走出去。一是对境外投资环境及法律政策的研究要跟上去。二是投资项目的法律论证和尽职调查要跟上去。三是投资项目运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要跟上去。四是海外维权要跟上去。企业境外投资一旦发生法律风险,其处理难度往往大于国内处理难度,必须及时整合企业境内外法律资源,努力改变我国企业在涉外仲裁和诉讼中的被动局面,有效控制风险蔓延,切实维护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和国有资产安全。
  黄淑和表示,有效的并购重组是中央企业做强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据悉,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明显增多。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的实施,结构调整优化正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黄淑和表示,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并不成功,特别是在并购后的企业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蕴含的法律风险也很大。实践反复证明,整合成功则会做强做大,整合失败则会由盛转衰,如何依法促进企业整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黄淑和指出,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日益增多,对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企业法律部门不仅要在并购重组的前期和中期提供法律服务,更要重视在并购重组的整合阶段提供法律服务,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于企业并购重组的全过程,在企业制度、管理、文化的融合中发挥应有作用。要通过内部规章制度的整合,形成共同的行为规则;通过内控机制的整合,加强各业务板块法律风险防范的有机协调;通过合规文化的整合,形成守法诚信是企业第一生命,违法经营是企业最大风险的共同价值准则。要通过有效整合,进一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黄淑和表示,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所属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已占全部资产的49.4%。随着中央企业主要资产和业务的下沉,子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逐渐增多,子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会使母公司面临经济损失,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使母公司直接承担法律责任。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子企业的法律风险管控,已经成为中央企业有效维护股东权益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客观上要求中央企业必须把全系统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尽快打造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条。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企业在开展重大投融资、金融衍生品等业务时的法律风险防范。要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使全系统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发挥出应有的整体效能。 (www.ccstock.cc)

 

  上海家化改制启幕 国资或彻底退出
  纷纷扰扰几年的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改制随着旗下上市公司的一纸公告正式拉开帷幕。
  早报记者 宦艳红
  纷纷扰扰几年的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家化集团)改制随着旗下上市公司的一纸公告正式拉开帷幕。
  昨日早间即停牌的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家化,600315)当晚发布公告,称家化集团按照上级精神正在筹划国资改革事宜。
  家化集团是全国有的企业,又处于竞争性行业,按照国资改革的原则,肯定要改。上海家化集团总经理、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目前家化集团的改制刚启动,还处于论证阶段,改革的路径有多种可选,包括国资彻底退出、多元化持股以及整体上市等。但不管家化集团如何改,有两点可以明确,一是家化将还是一个民族品牌,二是在上海发展,家化绝对不会卖给外资。葛文耀表示,在中国的消费品行业,民族品牌并不多,市里还是希望家化能够留在上海,好好发展。
  可查资料显示,在2006年之前,家化集团一直是上海市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旗下企业,后随上海轻工控股的解体,家化集团被划归至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2008年5月,大盛与上海盛融投资合并为上海国盛集团,负责非金融类国资的整合,家化集团也被纳入其中。截至目前,家化集团所有股权仍最终由上海市国资委持有。
  在一级集团层面退出国资,是目前上海国资改革的路径之一。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昨日介绍说,但由于很多集团都是局级单位,因此改起来并不简单。
  早在2008年9月,上海即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国资将在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随后市场即传出家化集团将进行改制。
  不过,由于家化集团旗下的上海家化近年来经营业绩颇佳,究竟是坚持既定的国资改革方向还是保留优势企业,争议再起。
  今年8月,在上海家化旗下双妹品牌上市之日,葛文耀谈及国有股权退出时表示,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国资应该退出竞争性行业,但是目前上海家化人均销售、人均利润,包括净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比很多外资企业做得还好,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说到这个事情。
  据介绍,上海家化2009年毛利达到14亿元,今年则有望达到18亿元。(东方早报)

 


  上海家化停牌 上海国资改革新思路隐现
  从新东航到新上药,再到即将问世的新百联,上海国资重组正全面进入快车道。今年5月以来,上海国资旗下近10家公司相继停牌,就在人们猜测谁是下一个上海国资整合对象时,昨日上海家化停牌。
  上海家化12月7日公告称,公司于2010年12月5日接到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家化集团)的通知,家化集团按照上级精神正在筹划国资改革事宜。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10年12月6日起停牌。
  公司承诺若未能在股票停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含停牌当日)就有关重大事项与相关部门咨询论证,或有关初步论证未获通过,公司将公告并复牌。若有关重大事项经初步论证为可行,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并将刊登重大事项进展公告。
  上海家化的此次停牌正是因为上海市国资委正在筹划与其相关的重组事宜。据了解,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上海市国资委并不仅限于在上海本地国资企业内部寻找整合对象。其实,对于上海家化而言,集团层面实现国资退出的进程一直在推进中,据一位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上海家化一直是很多公司争取的宠儿,很多公司希望能和家化集团谈合作,但最终花落谁家现在还没有确定。
  记者获悉,此次上海家化可能的重组方案之一是将绣球抛向了一家非上海本地的大型金融机构,该金融机构近几年来在金融行业时有大手笔并购动作。如果此次重组能得以成行,如此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组对于上海国资整合而言很可能又将是一次创新之举。
  12月6日下午,记者致电上海家化证券部,工作人员称不知道集团国资改革内容,但也同时表示:我觉得这次很有可能会连续停牌。
  目前,家化集团直接持有上海家化16151.73万股,占总股本的38.18%,而拥有家化集团90%控股的上海惠盛实业有限公司现持上海家化1.16%的股份,家化集团合计持股占上海家化总股本的39.224%。
  对于可能由一家非本地的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家化集团的重整,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最后是否成功,这种不局限于内部盘活资产,而选择跨地域、跨行业,优质资产之间强势联合的方式,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上海国资改革的全新思路。
  而从家化集团近年来的体制变化,也可大致窥见上海国资改革的整体构想。
  2006年以前,家化集团一直是上海市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旗下企业。2006年5月随着上海轻工控股的改制,家化集团被划归至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后者为当时上海国资系统三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2008年,上海国资再掀调整浪潮,当年5月大盛与上海盛融投资合并为上海国盛集团,负责非金融类国资的整合,家化集团被纳入国盛旗下,其所有股权归上海市国资委持有。
  2008年9月,上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在明确国资战略调整方向一节明确提出:推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的调整退出。
  《意见》同时指出,企业重组更强调开放性和市场化,要大力推动上海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吸引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上海国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上海家化身处化妆品行业,市场化体制对公司发展非常重要。国资改革对于公司肯定是长期利好。一位行业研究员这样肯定地表示。
  他同时也认为,近几年家化集团业绩出众,一直被视为上海国企成功运作的典型。这几年不管是在推动股权激励改革还是开拓和海外化妆品公司合作上,都可以看出上海国资对它的重视和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

 

  国企资产重组活跃 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获利丰厚
  近一年来,中国并购市场趋于活跃,尤其在央企重组、资源类企业整合等方面的并购行为大幅增加。CV Source统计显示,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已披露涉及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完成案例近1000起,披露交易金额超过900亿美元。
  在政策推动下,国企资产重组成为近期中国并购市场最主要的交易类型,并且这种趋势在逐渐加强。在此潮流下,从事并购财务顾问业务的券商也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交易金额排名方面,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分别以350.74亿美元、163.45亿美元和13.32亿美元名列三甲;而从参与并购案例数量排名来看,中金和中信建投进入前三,参与并购案例数量分别为19、7和4笔。此外,中银国际、东方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和招商证券(600999)也进入前10名。(证券时报)

 

  央企整合大限在即 重组大戏值得期待
  今后一个时期,预计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国资委相关人士日前表示。伴随着央企减个数的大限即将到期,以及行业全面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趋势下,央企整合以及地方国资重组,将使今年年末乃至明年年初的重组行情精彩纷呈。
  早在2008年8月,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表示:中央企业到2010年将会减少到80户到100户。至于奥运会以后,会有一个转折,就是由企业自愿组合到转向由国资委主动推进的转变。今年以来,他强调,将按原计划推进央企重组的步伐,要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动重组,信心不动摇,目标不改变,措施更积极。并指出,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
  时至今日,距离央企重组的目标实现只剩一个月,按照新上任的国资委主任王勇的表态,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市场人士认为,面对目前122家央企,在强调重组的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即使有可能不能顺利完成100家的目标,但在市场和政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央企重组在年末也必将进入一个高潮。
  除此之外,2010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政策,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供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也势必推动地方国企加入大型央企和跨省市跨地域之间的企业并购重组的事件。同行业内横向并购重组,上下游行业之间纵向并购重组,以及集团公司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将成为今后投资的热点。
  从行业来看,近期军工行业可谓是市场中的大热门,中航系旗下的ST昌河、中航精机、中航重机因资产重组而获市场资金的追捧已经成为最近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次,中兵系的中兵光电、凌云股份、晋西车轴、利达光电也同样在这波行情中成为耀眼的明星。
  除了军工,钢铁行业的重组也在快马加鞭。随着2008年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和邯钢组成)、山东钢铁集团(济钢和莱钢组成)、东北钢铁集团(鞍钢和本钢组成)的成立,我国钢铁业500万吨规模以上的强强联合已经展开。长江证券分析师李冒余认为,2011年钢铁业的并购重组仍然会如火如荼的进行。如宝钢、鞍钢、武钢跨区域并购以及山东、河北等省的钢企的并购等。
  从汽车行业来看,在国务院近期颁布的鼓励行业重组中,汽车放在了第一位。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认为,今后几年,伴随各大汽车企业(集团)的较大规模投资、异地建厂、政府直接进入汽车生产领域,产能过剩积累3-5 年,将成为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届时,汽车行业的大规模重组不可避免,市场集中度将大大提高。1/3 的汽车整车企业陷入生存危机,或被收购或破产。预计2011年将是中国汽车行业加快重组的重要一年。他认为,2011年汽车板块最大亮点便是一汽集团整体上市,一汽轿车、一汽夏利等将成为关注的重点。(www.ccstock.cc)


  六条主线掘金央企重组(名单)
  航天军工
  在央企重组中,航天军工板块首当其冲,近期热点股中航精机(002013)、中航重机(600765)、中国卫星(600118)等都是航天军工概念股。招商证券(600999)认为国防工业资产证券化将持续深化,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军工企业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提高企业效率、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后期可关注具备垄断性、高成长性或者具备资产整合题材的公司。中投证券认为具有较明确重组预期的公司包括:中航工业下的哈飞股份(600038)、贵航股份(600523)等,兵器工业集团的新华光(600184)等,航天科技(000901)集团的航天电子(600879)和中国卫星,航天科工集团的航天科技、航天晨光(600501)等,电子科技集团的四创电子(600990).
  电网电力板块
  中投证券分析师认为电网电力的整合有望成为继军工板块之后的第二主战场。目前电力板块的央企一共有12家,其中2家电网企业,5家综合性发电企业,1家水电投资类企业、2家建设类企业、2家辅业集团。此外,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华润集团、香港中旅集团也涉足发电业务。而武警水电部队也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水电施工单位。分析人士认为葛洲坝(600068)、涪陵电力(600452)、国电电力(600795)等可关注。
  有色板块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有色行业的整合将进一步加速,相关央企重组的步伐更是会提速。华泰联合证券认为,央企有色金属中,五矿集团将加快推进整体改制,核心资产有望注入旗下上市公司。根据集团构想,未来将做好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平台,同时辅以其他分平台的资本运作,五矿发展(600058)有望成为钢铁业整合平台;关铝股份有望与五矿资源进行整合;金瑞科技(600390)有望注入锰矿资产;*ST中钨有望成为五矿钨业整合平台。此外,中色股份(000758)作为中色集团直接下属的唯一上市公司也具有较强资产注入预期。
  煤炭板块
  全国性煤炭行业重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国家进行资源整合意图明显。从区域来看,山西、河南、山东等依旧是整合重点,煤炭行业中央企主要有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煤炭科工集团等。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也迈出了整体上市的第一步。招商证券认为,西山煤电(000983)、大同煤业(601001)、开滦股份(600997)可关注,此外地方国企中恒源煤电(600971)、郑州煤电(600121)也有望在整合中受益。
  钢铁板块
  作为兼并重组重头戏的钢铁行业,有关指导意见对钢企并购之后的财税、劳务关系等难点问题进行规范。2009年以来,钢铁产业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如:首钢集团重组水钢、贵阳特钢、长治钢铁,宝钢重组宁波钢铁,河北钢铁(000709)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也加大了对行业的整合力度。兴业证券(601377)建议关注唐钢股份、济南钢铁(600022)、马钢股份、首钢股份(000959).
  房地产板块
  目前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已如期向国资委上报了退出地产方案,而国资委方面也正在加快汇总相关方案,并将与相关央企举行会议以进一步协商和完善退出方案。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意味着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有望从资源整合中受益。被保留下来的16家地产央企关联A股地产公司共13家,如华侨城A(000069)、招商地产(000024)、中粮地产(000031)、中国中冶(601618)、中国铁建、ST重实(000736)、ST中房(600890)等,分析人士认为华侨城A和中房集团受益大。(.中.新.网)


  央企重组进新一轮高潮期 全面解析投资策略
  中航系中兵系中邮系,一大批上市公司已经用实际行动引爆央企重组股行情。而当中投二号的成立将央企整合带入快车道时,随之而来的机遇也在不断地靠近当中。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已经推出整合计划的公司来说,一些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准重组央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在具体挑选之时,可以从行业、实际控制人、公司状况以及股改承诺4个方面来甄别。
  线索1:3行业或成整合温床
  哪些行业是央企重组最密集的发生地?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07年以来完成的央企重组成功案例中,军工和机械企业成功整合的案例占到了30%左右。而其中,军工行业绝对是央企重组最火热的一个战场。
  近期,受益于控股股东中航工业集团注资的中航精机(002013),就以两个月超过170%的区间涨幅。中原证券分析师路永光告诉记者,从近期中航系上市公司整合一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军工集团资产注入与整合的步伐有加速的趋势,考虑到国内最主要的几大军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000901)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资产证券化率都不足20%,未来整合的需求非常强烈。
  与军工行业类似,机械行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在多年连续实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机械行业仍然难掩一些硬伤。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核心配套部件的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从目前透露的十二五规划细节来看,通过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与重组,打造出能够与国际巨头抗衡的超大型机械航母已经是箭在弦上。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家政策助推,央企重组的大潮还蔓延到近期表现抢眼的煤炭板块。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之后,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又在本月9日表示,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并提出了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的目标。
  在国家政策的强烈刺激下,煤炭行业重组整合的进度有望加速推进。一位长期研究煤炭板块重组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他还表示,尽管近期煤炭板块的整体涨幅已较大,但中期来看,鉴于天气、节能限产等因素,煤炭行业估值仍有很大吸引力。可关注如中国神华(601088)(601088,收盘价27.30元)、平庄能源(000780)(000780,收盘价16.35元)等。
  线索2:ST央企年末升温
  一方面是扭亏保壳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国资委加快推动央企整合的决心。在这两大因素的共振下,一些不幸被贴上ST标签的央企自然而然就被寄予更多的期待。屡屡上演的麻雀变凤凰的好戏,更为这些颇有背景的ST公司凝聚了充足的人气。
  以王亚伟的独门重仓股ST昌河(600372)为例。从2009年4月停牌重组历时1年半后,经过对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工集团等多方的协调与配合,成功实现中航工业所属航空电子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及产品业务上市。公司股价在复牌当日暴涨近170%之后,自然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9月20日复牌后的区间涨幅已经超过了3倍。
  上海证券最新披露研报称,历史遗留问题相对较少、资产相对干净、有国资背景,特别是有大型央企背景的公司,因为有庞大的集团靠山,外加控股股东丰富的资产,所以最后成功重组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公司。
  因此,大股东为央企的ST股,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ST洛玻(600876)(600876,收盘价7.67元)、新疆建设兵团下的ST百花(600721)(600721,收盘价14.84元)、中房开发的ST中房(600890)(600890,收盘价6.29元)以及大股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ST轻骑(600698)(600698,收盘价6.69元)等,都值得密切跟踪。一旦央企对这些公司注入资产,其含金量将成倍提高。与此类似,那些大股东手中有较多优质资产的ST合金(000633)(000633,收盘价10.12元)、ST珠峰(600338)(600338,收盘价16.15元)、*ST传媒(000504,收盘价8.93元)、*ST金杯(600609,收盘价5.43元)等也可适度关注。
  严格控制风险与仓位是参与ST重组股的要点。这类公司毕竟没有太多的业绩支撑,股价仅体现人们一个良好的预期,所以要谨慎参与。一位长期从事ST类股票研究的人士提示。
  线索3:股改承诺箭在弦上
  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一大批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已承诺,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或者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以推动公司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不少承诺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履行。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证监会对于大股东不履行承诺义务有着明确的惩罚规定;另一方面,即使出于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考虑,上市公司和其控股股东也存在完成承诺的内在动力。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央企重组的背景下,这些迟迟没有实施的承诺,便可能突然演变成股价大涨的契机。
  方正证券研究所认为,在所有成功的整合重组样本中,以资产注入的形式来完成重组的比例达57%,其中以定向增发完成注资的方式尤为突出。众多的成功重组案例显示,拥有大股东资产注入承诺的上市公司往往能有很高的重组成功概率,其中有明确股改承诺的上市公司如中国卫星(600118)(600118,收盘价26.84元),中化国际(600500)(600500,收盘价12.31元),江钻股份(000852)(000852,收盘价11.98元),桂冠电力(600236)(600236,收盘价5.05元)等。而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可以从股改承诺实现进行把握,优先关注那些时限将至的公司。
  线索4:学院派成整合黑马
  近期以来,一个群体成为了央企整合大潮中一个新的关注焦点--它们就是一些科研院所旗下的上市公司,也被市场人士戏称为学院派公司。因为在国资委透露的信息当中,科研院所并入生产性企业,是实施央企整合的一条重要思路。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是科研院所,如果能够利用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既符合国资委的思路,又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技术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用市场的激励机制对科研院所实现资本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把科技知识的力量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知识充分地转化为生产力。
  华泰联合证券的研报提到,在所有余下的120余家央企单位中,科研院所和小央企将是优先被其他大型央企单位整合的对象。对于这些优先被整合的央企来讲,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下面所辖上市公司尚未实现重组整合。而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有研硅股(600206)(600206,收盘价16.53元)、北矿磁材(600980)(600980,前收盘价35.21元)、大唐电信(600198)(600198,收盘价21.93元)、烽火通信(600498)(600498,收盘价33.40元)等。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