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势将在新政策指导下趋向明朗
大盘经过红10月的大涨行情,在11月份出现了转折性走势。上证综指11月11日在中石油、中国石化的末路狂欢之后,终于不敌央行收缩流动性的利空沽压,在接下来的4个交易日内狂泻近400点,从3100点之上跌到2800点附近才止住下行之势。在随后的两周交易时间里,指数以2800点为底,以2840点为中轴展开了盘桓纠结的行情。其中,股指触及2800点之后,便有资金吸纳入场,期间指数三度盘中跌破2800点,但都有惊无险,总能掉头回转,呈现明显的主力护盘迹象。
从板块来看,在此轮的大幅调整当中,不少板块也是经历了一个由热转冷的过程。国庆长假之后,煤炭、有色金属、稀土永磁、核电等板块轮番表现,在市场毫无防备之下发动了红10月行情,部分板块短期涨幅惊人,在大家觉得股价要见顶之后,仍然不断攀上新的平台。
市场经过预热并逐渐吸引投资者眼球之时,央行在11月10日突然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指数第二日开盘一度惯性上扬,但随后便在先知先觉的主力出逃的带动下,转而掉头下泻。而热点板块也随即由热变冷,一轮板块轮动行情就此打住。虽然市场多头雄心不减,在暴跌之后,股指仍然蠢蠢欲动,经过两日的修复,指数似乎又欲提振重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11月19日。当日晚间央行再度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第二次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彻底摧毁了市场的多头思维。可是,更为戏剧性的是,市场却表现出与政策预期并不一致的抗跌走势,也就是前面所说的2800点的破而不立。
此轮行情的演绎,不能不从经济运行的背景去分析。进入10月份之后,随着央行一年多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积累,市场流动性开始出现过度宽裕。而伴随流动性泛滥,消费者物价指数已是逐月攀升。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的月度CPI数据一次次刷新前期记录,并突破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3%上限,连续多月高于居民储蓄存款利息,使得实际利率为负。由此,才导致央行采取了先是加息25个基点,然后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市场流动性。
但是,管理层在采取收紧流动性的同时,也并不希望股市出现大起大落。我们看到,在央行第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1日刊登文章披露了某国际投行涉嫌操纵股指牟利,导致11月12日股市大跌。文章指出,11月12日股市的暴跌,除了市场本身调整的需要之外,上调印花税谣言和某国际投行向投资者发出卖出中国股票的邮件则是大跌的导火索,该投行有操纵股指牟利的嫌疑。此前不久,正是这家投行发布了积极看好中国股市投资前景的策略报告。建议监管机构追查到底,并保持高度警惕。
文章还称,内地与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合作,联手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切实维护股市的稳定,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股市大幅波动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要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使股市真正成为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而这已经是《人民日报》连续两周发文力挺股市。
在此前的11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也曾刊登文章称,股市是目前吸收流动性最好的场所,保持股市健康发展也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一项长期目标。中国政府抑制通货膨胀不会以打压股市为代价,市场没有必要对政府抑制通胀的举措反应过度。
除舆论导向外,管理层也从实际操作层面对维护股市的稳定采取了相应措施。
11月,基金规模也迎来井喷增长,发行基金总数创下单月31只的历史纪录,新成立基金规模达到610.54亿元,环比增加了599%。而处于建仓期的基金有44只,规模合计为1063.20亿元。刚刚进入12月份,剔除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QDII等,又有51只新基金处于建仓期或发行期,又将给二级市场带来千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就投资类型看,12月,29只正在建仓的新基金中,分别有9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和9只封闭式基金,还有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剩余3只则包括1只增强指数型基金和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除这29只处于建仓期的基金外,还有22只新基金正在发行,包括1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6只被动指数型基金、3只封闭式基金、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1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发基金绝大多数都是股票、指数型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18只,被动指数型基金有15只,封闭式基金有12只,这三者就占到总数的88%。而12月份51只新基金的总份额将有望超过1100亿份。
我们不难看出,此轮政策导向下的调整,其结果是熨平了短线资金热炒所导致的股市急涨急跌,挤压了市场的局部泡沫,有利于市场的长期走稳。正是管理层的这种有保有压,行情在经过短暂的激烈调整之后,并没有出现跌势的蔓延,而是以一种多空比较均衡的态势继续演绎,指数涨跌也显得进退有序。对于后市,这种平衡的打破相信还是会借助于政策推手。
临近年末,各方资金的回笼需求对市场也构成不小的压力。目前来看,CPI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观测指标。由于近期管理层对物价实行了力度空前的管制措施,一方面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加息。因为从目前来看,加息不是最好的解决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办法。
目前我国经济的提振还有赖于内需的增加,同时又要避免境外热钱的涌入。而加息正好与这两方面都是相左的。所以我们看到,虽然CPI一路高走,但管理层对加息采取了慎之又慎的态度。不过,从目前市场状况来看,加息的预期非常强烈。12月5日,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这次会议当中,我们或许能获得一点提示。目前已较为明显的一点就是,货币政策将不再保持宽松。下一轮行情的走向或将在新政策的导向下渐趋明朗。(证券时报)
人民日报社论两周三次力挺股市 股市口头维稳仍未见效
近期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发表三篇社论力挺A股,分析认为此举透露了管理层对维护股市稳定的坚定立场。单从A股表现来看则并不尽如人意。业内人士认为,维稳言论很难挽回市场颓势,关键还要看基本面和资金面。
近期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发表三篇社论,11月24日发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可以预期》的评论员文章,称抑通胀不以打压股市为代价;12月1日发表《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的评论员文章,称要警惕和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12月2日再度发表专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的文章《经济金融稳定 热钱就会变冷》,称应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
市场:有安慰作用
A股市场向来有政策市的说法,1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李稻葵应该有序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的文章。这已经是该报两周内第三次发表对股市支持的文章。由于李稻葵在社论中提到了将存款引入股市,再加上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的身份,此次表态被部分解读为体现了官方维护股市稳定的坚定立场。
但是一些悲观人士则表示,IPO不断涌现,A股不断扩容,管理层实际上是想用股市吸收多余资金。 明摆着管理层想通过股市扩容来吸收多余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期望通过扩大股市容量来延迟牛市到来的时间。某私募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他认为,股市短期内不会好,如果股市好的话,热钱流入会更加迅猛,通胀形势会更严峻。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蒋舒博士表示,李稻葵的建议实质上是引导货币从追逐商品转移到追逐金融资产,但由于目前股市低迷,这种愿望在短期内恐难以产生好的效果。
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人民日报》言论与国家宏观政策和引导方向是紧密相连的,在低迷紧张时,对市场心理有一定的安慰作用,但直接影响有限。
不过分析人士袁浩认为《人民日报》的言论客观可信,他说,近阶段指数以消化利空因素为主,且调控主要的目标是通胀和热钱,并无刻意打压股市之意;同时负利率仍然存在的事实,会实实在在地推动存款向股市转移,阶段性的调整过后市场仍有上行动力,不必过于悲观。
加息警报仍未消失
3日的A股借着海外股市普涨提振,加上《人民日报》两周内三论市场,曾经出现小幅放量上涨走势,一度冲击年线大关。不过政策预期担忧并没有缓解,沪指最终报收于2843.61点,微涨0.71%。60日均线这只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昨天上证指数继续弱势盘整,以2842.43点收盘。
在舆论面善意信号日渐明显的情况下,不排除发动一波小行情。广发证券分析师王立才对《人民日报》的言论也有期待,不过他也强调,弱势格局在短期内恐难逆转。
对于未来市场的进一步动向,多数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均表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的定调至关重要。不过,就在这项重要会议召开之前,市场仍然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加息难以释怀。
投行操纵?
自身也有问题
在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指出有国际投行操纵股指牟利,建议监管机构追查到底。这在股民中引起很大反响,一致认为应该严惩该投行。而由于高盛11月12日在市场开盘前曾经向部分客户发出邮件,建议卖出所有中国股票,因此被认为是社论中所指的对象。
资深股民张虹对社论中在此前一直积极唱多A股,尤其是其政策决策层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人脉关系,更令市场对其观点改变的背后暗含着进一步紧缩政策的推出的说法颇有疑问:这算不算老鼠仓?他们的人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个外国的投行能比国内更早知晓大政方针。这里面有没有泄密的问题?此外,有股民认为,上证指数有缺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为什么时至今日还不修正?最终导致投行用上证指数编制上的缺陷通过操纵指数和影响舆论造成市场短期大幅异动来谋取暴利。
历史经验
尽管大部分股民认为《人民日报》发文或许是个重要信号,应该可适当消除市场对于通胀的恐慌,对后期大盘走势是个利好。但是由此转向的可能性很小。
2008年,股市从年初的5500点一举下挫到4月份的3000点。2008年4月中旬,证监会下发关于维护股市稳定的通知以来,决策层就一直将维稳作为政策主基调。2008年7月,新华社发表《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和股市进行了积极的解读;之后人民日报以《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为主旨,用一个整版篇幅探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问题。2008年4月份和7月份,市场在维稳声中曾出现了短期的放量上涨,但此后又重新回落。
2010年4月中旬开始,股市开始呈现出单边下行走势,跌幅全球居前。从5月6日到5月17日,人民日报三度发文,指出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反向指标或反向晴雨表。然而,股市5月份仍以跌幅近一成收官。(广州日报)
A股处在黎明前的黑暗
市场又是一个大跌,有些朋友问我又出什么事了,说实话我当然不知道为什么会跌,因为我们一直不太关注市场短期的涨涨跌跌,我觉得这是股市运行的常态,没有波动、没有震荡、一直上涨或一直下跌才是不正常。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和心里,都觉得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不是很乐观,甚至表现出了一定的恐慌,大家担心经济是否二次探底,担忧股市是否会大跌甚至跌破2000点,所以很多人不敢去买股票,甚至还在抛售一些在我们看来正该重仓出击的好股票,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一切的心理感受都会过去,目前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很多朋友不理解,问我为何选择在目前的阶段来发行新的一期阳光私募产品,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我们认为存在比较明显的投资机会。我们可以发现或者说一眼就能看清楚那些摆在眼前的黄金,有很多股票仍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它们中仍有些处于严重低估状态。千万别忘记了,真正赚大钱的投资不是在人人都看到的大牛市中买入股票的,像2007年那样,应该是在2005年,2008年底这样黎明前的黑暗时敢于重仓出击的投资。长期来说,股票的收益来自企业未来的成长,和你买入的价格是否足够便宜,而只有在股市不好的时候,股票的价格才会越便宜。目前,部分优质股票的估值已经接近了2005年、2008年底的估值,正是我们应该贪婪之时。
其次,我们对未来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保持乐观,特别是中长期,比如3~5年。我们目前处在世界性的百年一遇的后金融危机阶段,每一次危机过后,都必然会伴随着新一轮的经济复苏,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从股市的表现看,也必然伴随着未来较长期的牛市,我们认为这些远处有些朦胧但又依稀可见的景观,是巴菲特先生多次提到的必然发展规律之一。
再次,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菜、买米,大到购房、买车,我们无论买什么都会十分关注价格,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是期望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我们会为了买到打折的房子不断地求朋友走亲戚,会为了订到打折酒店、机票而常去搜索网站。但是,为什么到了股票投资上,我们对于那些打折的好公司的股票却视而不见、避而远之呢?
我们坚信中国一定会更加辉煌,让我们一起用投资见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