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A股影响_顶尖财经网

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A股影响

加入日期:2010-12-31 8:04:2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中间价创新高 人民币2010升值“目标位”今日揭晓

  人民币于2010年年尾启动的升势仍在继续。

  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创汇改以来新高,报6.6229。在2010年即将结束之际,按昨日的中间价计算,人民币自今年6月重启汇改以来的升值幅度已达3.13%。

  在2010年的最后两周里,国际外汇市场因假日因素交投清淡,主要汇率陷入震荡,但人民币开始了一波明显的升值趋势。与加息等手段一样,升值也被分析人士认为是监管层对抗通胀的方式之一,人民币的加速升值意味着货币政策进入全面紧缩。

  由于人民币中间价已连续数个交易日上涨,再加上年末企业结汇需求较大,人民币在境内即期盘的表现也十分强劲。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格及盘中价格都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以上两个新纪录价格分别是6.6008及6.6000元。

  交易员们指出,昨日的即期交易中,结售汇都十分活跃,且美元卖盘更是汹涌。某国有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年末一般来说交易都会比较多,但和升值趋势关系不大,从昨日的交易方向来看,结汇和售汇的量都很大。而另一商业银行的交易员对记者表示,人民币盘中涨势较大,这应该与昨日大量的美元抛盘有关,且交易商承接美元的意愿较小。

  尽管即期交易非常活跃,但这对于远期市场结汇没有什么带动作用。“远期的话,大家都在观望。”上述国有银行交易员说。

  市场人士认为,年末加快的升值脚步可能令人民币对美元在今年全年的升势看上去更合理。而到2010年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为止,人民币升值已取得了超过3%的“成绩”,这一水平基本符合之前大多数分析人士所预期的全年升幅,但真正的全年 “目标位”尚不可知。

  “关键还是要看明日的中间价,才知道升值的目标位到底是6.62还是6.60。”上述商业银行交易员对记者指出。自人民币重启汇改,中间价的制定较大程度上也会参照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不过该交易员也说,虽然国际上美元最近偏弱,人民币有望继续走升,但最近感觉中间价似乎在6.62处企稳了。

  2010年6月,中国改变了在金融危机期间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重新启动了2005年开始的汇率改革及人民币升值进程。按照央行的政策表述,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人民币在重启汇改后,与过去的对美元单边升值不同,中间价体现出更多的双向波动特征。

  目前,分析人士大多预计,人民币在2011年的升幅将比2010年更大,全年升幅将在5%以上,这一幅度可能会对中国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失业压力,引发市场对中国出口前景的忧虑,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明年我国总体出口水平预计仍能保持较好的增长。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走高 央行或“三率”齐动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12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229元,相比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247,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涨18个基点,连续第8个交易日走高,并再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近期人民币升值势头迅猛,同比升幅达3%。分析人士认为,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后,央行将汇率纳入货币政策组合拳,三率齐动抑制通胀。(中国广播网)

 

  2010:人民币重启汇改年

  回顾整个2010年,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最重大的事情莫过于重启汇改了。

  今年6月,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二次汇改正式开启,对美元开始重新升值。到12月30日,人民对美元二次汇改以来的升值幅度为3.13%。

  双向波动

  国内对二次汇改有更多的期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有弹性,即实现“双向波动”。

  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对美元加速、单边的升值一直是“主旋律”,直到2008年年中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令上述过程陷入停滞,而升值进程直到2010年才复苏。但和过去几年不同,二次汇改以来,每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波幅明显加大,体现出双向波动的特征。

  在8月至9月初这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在升至6.76之后于8月下旬一路下挫,最低回到了6.81的水平,这与二次汇改开始时的6.83相差无几。

  尽管从二次汇改开始,人民币在双向波动中升值就已是市场的普遍认知,但上述回调幅度仍超出市场预期,甚至令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看法产生动摇,当时,有交易员对记者指出,尽管那时候的远期结汇价格很好,但大多数人都选择观望。

  疑虑很快被打破。因为仅仅过了约一周的时间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就再次创下新高,并且接下来人民币“气势如虹”,在连续几个交易日的新高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涨幅很快超过1%。

  但到10月下旬,人民币对美元又一次突然回调200个基点,当时中国央行于近3年来首次宣布加息,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回调,有避免双重紧缩的考虑,且有警告“热钱”的意思。

  随后人民币继续保持双向波动的特征,而在美国再次启动量化宽松措施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因热钱涌入而面临通胀上升的困境,人民币最近启动的一波新升势,也被看作是对抗通胀的手段之一。

  而对于双向波动,分析人士认为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于威慑热钱。在2007~2008年,人民币升值也被当作是应对输入型通胀的手段之一,但其效果却被质疑,原因便在于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即热钱涌入国内,加剧了通胀的局面。但人民币对美元的双向波动将使热钱套利人民币升值的难度增加,进而起到威慑热钱的作用。

  人民币也是“非美货币”

  在二次汇改中,人民币的回调时机经常是美元在国际市场大幅走强的时候,分析人士形容,2010年的人民币,有时候也是一个像模像样的非美货币了。

  今年大多时候,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的表现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即隔夜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对美元下跌,反之则上涨,交易员们表示,他们在很多时候根据美指的表现来判断下一个交易日的中间价,当然,有时候也有例外。

  升值压力犹存

  人民币在2010年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复杂而艰难的,而外部国际压力也一直伴随着人民币的二次汇改。

  在美国失业率仍不见起色的情况下,美国将矛头指向了人民币汇率,例如美国国会对人民币汇率的听证会、美国财政部的汇率操纵国的报告等等,这些事件都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而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于美国,2010年下半年美元因为二次量化宽松而大幅下跌,引发主要货币竞相贬值的“汇率战”,人民币也因处于这场争端的核心而面临压力。(第一财经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