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今日证券市场走势_顶尖财经网

众专家热评今日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0-12-28 18:46:5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皮海洲:再次加息对股市不是利空出尽
  昨天是央行今年二次加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按照以往加息后股市大盘走势的惯例,加息的靴子落地后通常是利空出尽,股市会因此走出上升的走势。
  但昨天的股市走势并未如投资者所愿,虽然当天的早盘在加息利空兑现后出现了跳空高开甚至一路高走的走势,但这种上涨的好时光仅仅维持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摸2876.81点之后,便逐波下行,到下午2点左右呈现出加速下跌的走势,最低跌至2774.54点,最后收于2781.40点,全天下跌53.76点,跌幅1.90%。
  股市为何没有在二次加息后走出利空出尽的走势?究其原因在于股市虽然迎来了二次加息,但却没有迎来利空出尽,相反,二次加息对于当前的股市来说构成了实质性的利空。
  首先,是加剧了整个市场资金面的紧张局势。时值年底,银行业面临着资金回笼的压力,加上央行最近一个时期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至市场资金明显偏紧。目前,质押式回购隔夜7天利率为4.19%,21天利率为5.04%,这几乎是上个月甚至是2周前的2倍,足见资金面的紧张程度。而在市场资金面紧张的同时,股市上周有超过500亿元资金离场。在这种情况下,二次加息出台,这对于当前股市资金面来说是雪上加霜。
  而且,二次加息就加息本身而言,也不是利空出尽。由于11月份CPI达到了5.1%,尽管在政府干预下,12月份的CPI会有所回落,但明年一季度由于元旦、春节的因素,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市场普遍预计明年一季度还会加息,加上存款准备金率的继续上调并无悬念,所以二次加息远非是利空出尽。
  其次,二次加息也让房地产股承受到一定的压力。最近,房地产股成为大盘稳定的重要力量,但二次加息的出台,对房地产股是一种压力。加上26日温总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表示楼市调控落实不好、称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这令市场感到楼市调控有加码可能,这也对27日房地产股的走势构成压力。
  当然,影响27日股市走势的并非只是上述因素。比如,北京治堵对购车的限制,这让汽车业感受到拐点的到来,上海汽车因此大跌3.07%,整个汽车板块的跌幅也达到了3.03%,远超过大盘,成为推动大盘下跌的重要力量。
  又如,创业板、中小板面临着虚实两大利空的冲击,造成股价大幅回调。虚的是新三板扩容向散户开放的传闻,这让高估值的创业板、中小板受到很大的压力。实的是支撑创业板、中小板炒作的原定于今年年底前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被推迟到明年上半年,从而使得两板新兴产业题材的炒作在短期内难以为继。27日创业板跌3.43%、中小板跌2.66%,均领跌于大盘。


  叶檀:加息让市场遭受双重痛苦
  市场一箭双雕地尝到资金紧缩与通货膨胀的痛苦。
  央行25日晚间宣布年内第二次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以及3%左右的人民币汇率升幅,说明中国货币政策进入到较为紧缩的周期。从银行间拆借利率来看,从年中开始陡峭上行,近日接连创出新高,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到4.5%左右,一年期拆借利率3.5%左右,创出历史新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银行间资金十分紧张。
  市场的表现与资金的紧张程度非常吻合。周一沪深两市大跌,除了新加坡、日本,其他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市场大幅下挫,而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出口大国圣诞之后的前景恐怕不容乐观。
  从下半年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限制信贷以来,市场屡屡体验资金不足的痛苦,央行发行央票的措施几乎失效,遭遇到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天花板。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边界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的头寸松紧,从目前银行间拆借利率看,头寸已经十分紧张,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不大。
  一方面是银行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CPI却节节上升 (11月上升到5.1%的高位),这让政府继续加码货币紧缩政策。12月27日,央行网站公布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主题,认为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金融体系继续平稳运行,但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及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中国明年将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也就是说,央行力主收缩信贷规模,稳定价格增长。这说明,央行紧缩货币的情况暂时不会改变,除非中国的物价出现明显回稳。
  从全球市场来看,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低利率不变,甚至保持在实际负利率,物价还会节节上升;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明年信贷还会维持在较高的位置,而重点投资项目与中西部开发均需要大量资金,显示中国未来的资金投放压力仍然较大。如果信贷受到严格控制,那么直接投资比例就会节节上升。
  让投资者憋气的是,他们没有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大量释放中获得财产性收入,中国的另类牛市让投资者成为挽救经济的主力军,而不是财富的分享者。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紧缩政策,显示中国下决心刺破货币与资产泡沫,痛苦主要由投资者承担。与以往的通胀、货币泡沫期不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大量投资、释放货币救市,催生投资热潮,却没有带来财产性收入的机会(三高上市企业的原始股除外)。相反,因为担心资产泡沫,从2009年年末开始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以证券市场兑水的方式收缩流动性,导致的结果是金砖四国中沪综指排名垫底,只好于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笨猪五国,不知情者会误以为中国属于债务危机国之列。
  投资者确实在为隐性的地方债务危机买单。通过负利率为银行与政府买单,通过证券市场为经济结构转型与央企做大做强买单。2010年中国的融资额与上市公司家数世界第一,但指数却全球倒数。
  房地产市场还在继续最后的疯狂,但很快会随着货币政策的压力而降温。任志强先生有一组数据,告诉大家明年房地产将先抑后扬。
  2010年房地产主要数据如下:保持了35%以上的投资增长,并且是所有产业中唯一一个远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行业;增加了土地购置的总量,土地的购置面积全年预计约4万公顷左右,约可增长30%以上;新开工面积预计约14多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在施工的面积近40亿平方米,也创历史新高;银行信贷的总量压缩了,但房地产行业月均所获得的贷款额却增加了;虽然全年公开资本市场的融资减少了,但全年开发企业的到位资金首次突破了6万亿元,远远大于已完成的4万多亿元的投资额,保留着充分的发展余地。
  上述数据告诉我们,房地产行业风险大增,只要央行继续加息,市场紧缩预期加剧,房地产就不可能在火焰之上舞蹈,只要多数投资者撤出市场,价格中枢必然下移,开发商在高地价、高房价下的经营链条就会变脆。
  长期来看是通胀,短期而言是紧缩。有一点可以预期,明年前高后低的物价预期、资产品预期是错误的,到了明年年中,也许保增长与保就业会成为重要议题。


  李稻葵:明年资金流向股市可以理解
  未来央行的政策,还将缓慢渐进,以市场能够接受的步伐和频率来收紧。货币政策明年将会进行创新,不会对银行一刀切,可能会与各个银行的经营情况挂钩。
  12月26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发表了对中国宏观信贷调控、土地信贷模式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等方面的看法。
  所谓让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按我的理解,就是不过快增长就好了,如果房价往下跌,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矛盾。所以房价的增长,若能和CPI基本持平,就很不错。
  李稻葵认为,地方政府靠土地融资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政府需要寻找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可以依靠保障房,去找基金 、企业和财政融资,一旦这个新的模式形成后,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不会大规模下降。
  加息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目前楼市未见俯首、股市未见抬头,那么市场的流动性眼下又潜伏在哪里?明年的流动性将呈现一个什么走势?
  李稻葵:这两个月时间,流动性其实是在观望,或者相当大一部分资金在银行里头存着,一方面是自我调整先稳定预期,而另外一方面是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截留了相当一部分的存款。
  虽然我个人并未进行资本市场的投资,但是我认为现在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是比较健康的,如果明年,我们继续沿着今年IPO定价水平方向前进,如果明年股市的定价有所提高,我一点不奇怪。
  而明年,很可能存在资金流向股市的局面,我们想这个是很好理解的现象。
  主持人:国家此次第二轮的加息,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家在面对国外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注入压力之时,继续挥舞加息大棒,是否意味明年资产价值和物价会升高,压力依旧。
  李稻葵:25日晚,上我们新闻联播里播出中国央行加息的消息,我本来以为不太会引起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结果昨天晚上一看,纽约时报头版就说了,尽管是圣诞节的早晨,就已经播出了消息,中国加息了。所以中国经济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的确全球流动性在过剩,这么一个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中国宏观政策特别的复杂,需要平衡各种因素,我们一收紧银根,外资大量涌入,我个人观点,政策制定还是中国经济为主,尽管国际上有热钱涌入,但首先还是要办好中国的事情。
  利率问题,目前加息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已经进入了年底和春节期间,这段期间物价上涨压力很大。提高利率,有助于调节百姓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有助于向市场、百姓传达一个明确信号,政策制订者们高度关注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这件事,这个政策,非常及时。
  而且这个时机,因为西方圣诞节股市是关门的,投资者们放假了,不会对这个信息做出过度的反应。未来一年尤其上半年会不会再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整,我相信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存款利率需要调整, 贷款利率需要调整,准备金也需要调整,整个政策都需要调整。
  因为我们要以我为主。中国经济已经是大国经济,已经是5万亿美元的体量,我们不像以前,我们不是一个游泳池,而是一个湖,这个湖来的热钱远远小于当我们是用泳池时候的影响。所以要坚持以我为主。
  主持人:市场有一种观点认为,地方融资平台背负了极大的负债,加息实际上给地方政府增加巨大的财务压力,这个压力该如何缓解?
  李稻葵:根据我的了解,经过大半年的清理,目前中央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状况已经逐步弄清楚了,只要不太恶化,不会影响全局性的金融问题。
  如果利息加一点,确实可能加重个别地区的负担,这个影响是比较次要的影响,这个和负利率相比,孰轻孰重?
  这次的信贷洗牌和清理,可能把地方政府此前比较盲目、非赢利性、福利性、社会性的建设,这些本来应该是需要财政拿钱的投资,可能就被掐住了,因为这部分钱,是不可能收费进行回报,而这一次清理的融资平台,未来可能是财政进行买单。
  未来躲不过去的是,最后还得由中央财政拿出一笔钱,替财政比较困难的地方政府背负这个压力,但说白了这个钱本来也应该要中央来拿。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央的财政总体情况是非常好的,我们中央财政收入远远超过GDP,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问题不大。
  土地融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主持人:温家宝总理26日的讲话,认为地方在国十条、国五条的地产调控中执行不力,未来要加强调控。而下一轮调控,中央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李稻葵:预计未来国家对地产的调控,将重点放在需求侧的管理上,同时需要给地方政府提供动力,尤其是提供融资动力,让地方政府能真正把保障房、公共性住房作为资产经营起来。
  一块地的价值不在于几十个亿的利润。要让地方知道公共住房的开发,可以拿这个房子到资本市场融资,未来十几年你都可以收房租。当地方政府把公共住房作为资产管理、经营起来,对于房地产的供给就有很好的推动。
  目前的国十条、国五条的政策打击,收紧住房、放贷调控、搞二套房限制,这个打击面太广,很多人自己买房子,不要贷款照样买。
  所以明年我期待两件事情,一个是更加精准的需求方管理,一个是供给方的管理。这两件事情如果做好,明年有希望至少在局部地区如北京、上海等控制房地产价格不过快上升。如果能保持和CPI基本同步的话,就非常可喜了。
  主持人:随着楼市未来持续的调控,会不会出现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后果,中国经济是否会遭受冲击?
  李稻葵:总理的话说得很明显,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双轨制的,政府管保障,市场管商品房,高端物业也将完全放开,其模式就类似于香港。
  我觉得这种模式下,地方经济受影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种种迹象表明,各个地方政府已经在考虑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如果明年房地产建设力度下降,地方可以通过政府融资的方式,对保障房加快建设。
  目前,靠土地融资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但不等于说地方政府就没有新的模式,可以依靠保障房,去找基金、企业和财政融资,一旦这个新的模式形成后,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不会大规模下降。
  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目前也列入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政绩考核范围,各地的指标和建设力度已经在转变,大家老谈的GDP挂帅,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缓解了。
  今年保障房将成为议题的主流,目前中央政府在反复推动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各个地方政府一开会,都讲保障性住房,新的格局已经形成了。
  主持人:根据你的了解,中央对房产税的规划是一个什么模式,会以什么版本出现?
  李稻葵:至于房产税,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你们差不多,未来可能对增量的房产、总量超过一定面积的进行征收,我想这个是大势所趋,明年会个别区域出台房产税的政策。
  但即便征收,税率会非常温和,这个对于房价影响很小,市场不能把房价控制的希望寄托于房产税。
  如果按目前公开的一些信息,对于家庭名下新购买房产后,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那么即对20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进行征收,这个办法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样就可以遏制新的投资需求。
  房地产市场比较复杂,如果对存量的理清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我个人认为,房地产税收的这个钱,应该交给基层政府用,上海市如果浦东区收了房地产税,交给浦东区地方政府,所以房地产税应该收,但重点要放在改善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和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上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