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为何“突然” A股利空是否出尽_顶尖财经网

央行加息为何“突然” A股利空是否出尽

加入日期:2010-12-26 11:07:2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央行今起再加息0.25%
  央行圣诞节又加息 明年可能还加4次
  二次加息为何突然
  央行年内再度加息 专家:股市楼市将受冲击
  央行再度加息 股市楼市影响几何
  大成基金:加息对市场影响有限
  加息触发短期底部形成
  利空出尽 年内或返3000点
  股市:下周股市或先抑后扬

  央行今起再加息0.25%
  中国人民银行昨晚突然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上调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提升至2.75%。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上次加息是在10月19日,上调幅度也是25个基点。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加息体现了央行着重调节通胀预期的决心,而调节利率的重要掣肘就是国际因素,市场因此不至于过度反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指出,加息彻底打破市场对于政策层不敢轻易加息的幻想,有利于正确引导通胀预期。
  活期存款利率从2008年11月27日调整到0.36%之后,一直在历次调整过程中都没有变化,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此次加息主要是为缓冲存款活期化,因此短期内活期利率不会随之调整,随着步入加息周期,可能五至六次加息后会适当调高活期利率。
  微调缓冲存款活期化
  与10月19日央行前次加息不同,昨日加息幅度呈现短期存款和中长期存款调整幅度大、一年期存款调整幅度最小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存款的利率调整幅度分别是34、30、25、30、30和35个基点,而前次的调整幅度则是根据存款期限逐渐放大,其中最小的上调幅度为三个月定存的20个基点,幅度最大的为五年期定存的60个基点。
  针对上述变化,李稻葵指出,近一个时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一直在走高,这显示短期市场资金面趋紧,此次加息短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较大,相当于提高了短期的资金成本,引导资金稳定在银行体系之内。而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是进一步显示稳定长期储户的重要性。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此次加息幅度的微妙调整,反映央行在使用价格工具时趋于理性。银行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存款活期化、贷款中长期化的存贷款错配现象。鲁政委进一步指出,上一次央行加息,监管层希望资金会追逐长期贷款的较高利率,因而长期存款加的幅度大,短期存款加的幅度小,而事实上效果并不明显,市场依旧认为活期和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差距不大,此次的调整思路依然是缓冲存款活期化的趋势,通过调高短期定期存款利息进一步拉大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利差,可能令一部分活期存款转向定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加息是考虑到明年的经济状况作出的,存款负利率状况会有一定缓解,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
  抑制中长期贷款冲动
  同样的,贷款利率的调整思路与前次亦有微妙差别。前次加息时,六个月、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分别上调24和25个基点,一年期以上的贷款上调20个基点,而此次三年期以上贷款上调26个基点,略高于六个月、一年期、一至三年期贷款的25个基点。
  李稻葵表示,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从银行反馈的情况来看中长期项目贷款需求十分强烈,远期贷款利率调整幅度较大亦是为抑制部分的中长期贷款需求。
  鲁政委则认为这种微小的差异主要是为调整到5个基点的倍数,以便更好地运用价格工具调控,上次加息,央行从每次上调基准利率27个基点改为每次上调25个基点,这次一个基点的微小差别更多是为调整到5个基点的倍数,以便为今后的加息做准备。明年的加息动作将会有5-6次之多,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在明年可能上升到3.75%,甚至是4%。
  此前市场预期年内的加息甚微,鲁政委表示,央行在今年年内必然会加息的理由有四点:一是市场普遍认同的是未来的通胀会比现在更高,早加息有利于缩短政策生效的期限,如果是在明年元旦以后加息,一些贷款的资金成本要到2012年1月1日以后才会调高,届时的经济形势是否需要加息还很难说;二是有利于正确引导通胀预期,宏观数据出台后央行没有加息仅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随后的反应几乎疯狂,股市一片欢腾,债市受到追捧,市场一度认为央行对加息十分谨慎甚至不会加息,这其实十分危险,不利于防止资产泡沫化;三是年内加息有利于贷款资源的优化,减低大企业对廉价信贷资源的大规模占用,明年可能会有一些大型企业因为借款成本提高主动选择放弃银行贷款,这将令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这部分被放弃的贷款资源;四是房价久调不下,与利率过低有关,这次加息将对房地产调控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春节前或再度加息
  至于明年春节前还会不会加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昨日没有直接回应,仅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审慎稳健的,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调整通胀预期,调节通胀最有用的工具是调节供给。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则认为,明年1月份存在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可能性,具体情况视信贷增长和外汇账款流入的情况而定,这次加息释放一个信号,央行还将继续加息。左晓蕾称,一两次加息,短期不会对宏观经济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多次调控的累积效应。
  在鲁政委看来,明年春节前加息的可能性甚微,但会有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明年一季度的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一月一调。据测算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容忍度是23%,甚至达到25%。目前一般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仅在19%甚至更低。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重新发挥效用。有利于央行对冲流动性、落实中央提出的管好流动性闸门的任务要求。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刘煜辉指出。
  另据新华社报道,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当前内外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通胀压力不断加大,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彰显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治理通胀的决心。(东方早报)


  央行圣诞节又加息 明年可能还加4次
  认为是应对明年一季度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上调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提升至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将提升至5.8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其中,两年期和三年期存款利率均上调0.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55%和4.15%。五年以上期存款利率上调0.35个百分点,达到4.55%。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上次加息是在10月20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加息是央行基于对明年一段时期可能加剧的通胀压力而作出的前瞻性应对。
  尽管12月份的物价水平有可能有所回落,但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物价上涨压力会进一步凸现,正是考虑到明年的经济状况,央行作出了加息选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加息之后,存款负利率状况会有一定缓解,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据新华社 
  专家释疑 圣诞节宣布加息
  热钱不会大规模流入
  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昨日表示,此时加息时点选择非常好,欧美正逢圣诞假期,市场不至于过度反应,央行此举主要是调节通胀预期。
  李稻葵解释说,由于当前是圣诞节,此刻加息,不至于让西方投资者产生过激行为,不会引发热钱大规模地流入。
  李稻葵说,由于年底到春节这一段时间,根据惯例,物价会比较高,加息将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其次,年底前,公众也会规划理财,央行加息便给投资者一个信号,即管理层不会放任负利率一直持续下去,正确引导公众理财行为。
  央行加息影响:2年期转存 存期没超68天合适
  这次加息距上次正好67天
  此次加息,半年期、两年期和三年期存款利率均上调0.3个百分点,幅度均大于一年期,利率分别达到2.50%、3.55%和4.15%。
  昨晚,泥泥妮妮发表微博说:星期六人民银行不休息的么?现在决定加息,明天银行的人又要堆成山了。看来,一些市民打算去转存。那么加息后转存合算还是不合算,就要比较是转存后多得的利息高,还是转存损失的成本多。而对于此,《法制晚报》上次加息时给出了银行为此提供的计算公式。
  合适的转存时限公式=360天×存期(年)×(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
  以本次加息后的利率举例而言,假如定存2年,那么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就是:360天×2×(3.55-3.25)÷(3.55-0.36)=67.7,小数点后取整为68天。
  也就是说,如果储户有一张定存2年的存单,如果在68天之内加息,在此期间转存可以多得利息,如果存款天数已超过68天,此时再转存就不划算了。
  本报记者 徐世鹏 整理
   沈阳市民20年30万房贷 加息后每月多掏80元
  月还款2138.92→加息后→2219.09元→每月增80.17元
  昨日,本年度第二轮加息靴子终于落地。这也就意味着,还没等房贷族执行10月20日的新利率,贷款利率又涨了。
  沈阳某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主任刘希大介绍,尽管今年内央行已经两次加息,但是按照相关的规定,目前借款人在还款时,还是按照签订贷款合同时的利率执行。从元旦起,将开始正式执行加息之后的利率。
  从数据上来看,在今年央行首次加息之前,银行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为5.94%,如果以一套房子的贷款额为30万,还款期限20年为例,采用目前普遍使用的等额本息还款法,借款人每月应向银行还款2138.92元。
  如果按今年首轮加息过后的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计算,那么月还款额应为2173.59元。这也就代表着,如果今年央行仅加息一轮,那么从明年元旦起,借款人每月将向银行多还34.67元。
  但随着今年第二轮加息政策的落地,明年起,借款人实际应向银行还款2219.09元。比两轮加息之前,每月需多支出80.17元。
  本报记者 郭金凤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包明华:再次加息旨在抑制通胀
  连续两次加息都在0.25个百分点,说明未来连续加息的信号已比较明显,而目的则是避免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胀预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包明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两次均为0.25显示控制价格决心
  这是年内第二次加息,也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后的首次加息,两次加息相隔两个月,幅度都是0.25个百分点,但传导的信息非常不同。包明华认为,此前10月份的加息目的在于数量控制,信号意义更为明显,而本轮加息目的则在于价格控制,实际意义更为明显。
  上一次加息后央行随即数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目的主要在于控制货币流动性风险,而本次加息则是在成品油价格提高、物价持续上涨以及GDP增速放缓的多重客观因素下而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的直接价格控制。包明华说,从这个举措可以看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便在于减小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面造成的负面效应。
  从第一次减小货币超发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到这次直接进行价格控制,两次加息手段背后显示的是对于抑制物价的决心。包明华说。
  加息不意味积极的货币政策已经退出。包明华说,这一次的加息现在来看主要是为今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透露一个信号。
  房价将进一步得到控制 对股市影响一般
  包明华认为,贷款利率的增加会让房地产商成本增加,加之今后可能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相信房价问题会在未来的1到2年内得到有效调整。
  《广州日报》的报道则称,专家预测明年房价走势或将呈先抑后扬的态势。
  至于对股市而言,我相信短期会有所波动,但影响不会太大,经过几个交易日就应该能够得到消化。包明华说。(华商晨报)


  二次加息为何突然
  对付通胀和房产泡沫,唯一的手段就是明确货币的通缩预期,改变负利率不断加大的现状。
  12月25日,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来的第二次加息。前后两次加息,最大特点都是时间选择上的出乎意料,上次加息之前,央行负责人曾表示年内不会加息,而这次加息前释放的信息给外界的感觉是年内应不会加息了,然而,央行又给人一个意外。
  当然,从追求政策的有效性而言,央行选择出人意料的时点加息,目的可能是为了避免政策被事先预期而效果大打折扣,这次加息,时间差不多是欧美等国正享受圣诞假期时,欧洲的大多数投行已经放假,热钱的掌控者也正在节目的气氛中其乐融融,很难结束派对应对中国央行的加息。
  回到国内,央行赶在元旦前再次加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于稳定明年的通胀预期,特别是遏制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都具有明显的威慑作用。
  从国内物价的态势看,尽管前一段有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拳,使得物价有所回归,但并没有建立起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短期的行政措施药效过后,在流动性过剩的基本面丝毫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物价随时面临反弹的可能。笔者预计,今年12月的CPI也许相对11月份,会有所回落,但明年上半年的整体物价形势仍很严峻,翘尾因素加上春节和气候等季节性因素,明年上半年的CPI将在6%左右,从而使得全年的CPI很可能在5%的高位运行,这对于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而言,如果物价一直在高位运行,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的任务将面临巨大挑战。
  其次,来看看资产价格泡沫。前段时间周小川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会兼顾资本市场的表现,这给了外界很大误读,以为央行出于呵护股市的考虑,应不会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现在看来,周小川此话显然另有所指。
  事实上,从中国货币政策周期与股市周期看,除金融危机这两年,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与否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从历史数据看,负利率却和房地产的牛市息息相关,没有任何一次数据表明,在负利率和通胀的情况下,房价是掉头向下的。从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看,尽管有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但房价不但坚挺,反而在年底有再次冲高的可能,如果房价再次反弹,明年的调控难度将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此次加息的意图就很清楚了:一是为防止明年物价过快上涨预警,表明央行时刻警惕的态度;二是改变负利率,防止存款搬家,防止房价的再次失控,也就是说,通胀和房地产泡沫将成为明年央行最主要的两大敌人。
  对付通胀和房产泡沫,唯一的手段就是明确货币的通缩预期,改变负利率不断加大的现状。本次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提高至2.75%,但负利率的情况依然严峻,因此,央行在明年的加息空间依旧很大,如果通胀加剧,房价继续高烧,不排除央行在明年至少采取5到6次温和的加息,逐渐熄灭通胀和房价之火。马光远(学者)(新京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