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林奇:灵异事件频现 三大主因或致A股崩溃
叶 檀:国进民退继续 中投二号有必要成立吗?
丁晓琴:与泡沫作战
巴曙松:2011相似2004
钮文新:全球性通胀危机来了
刘纪鹏:4000点是中国股市基本点
曹中铭:魔鬼藏在细节中 隐性超募现象值得警惕
张化桥:中国股市历史20年 中国股民应该升级了
林奇:灵异事件频现 三大主因或致A股崩溃
近期市场再现疲态,尽管本周二出现地产股大面积涨停的灵异事件,但小盘股出现明显回调。
从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A股的三个决定性因素美元指数、欧洲危机和国内货币政策来看,A股或很快爆发风险。
对于年底前市场的一些诡异现象,看不懂的就不碰。在大机会来临前,建议投资者轻仓回避风险,用少量筹码在持仓品种上适当做一些波段拉低持仓成本,也可暂时远离股市。
建议再抛三成创业板和中小板次新股,降到两成仓位,等待暴跌。
三大主因将致A股崩溃
A股不久后就会出现崩溃性的下跌,笔者从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A股的三个决定性因素美元指数、欧洲危机和国内货币政策来论证下跌的必然性。
第一,观察美元指数的走势可以发现,自2008年3月见底后不断震荡走高。美元下跌时是为了收拾欧元,但不断震荡走高则是必然的。因为美国要维持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必须要保持美元的强势。不然美元有变成废纸的风险。阶段性的下跌都是为了收拾挑战美元的欧元。美元只有不断走强,才能维持住世界货币、硬通货的地位。只有这样美国才能用废纸不断窃取其他国家的资源和产品,逐渐消化掉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将对大宗商品和全球股指造成压力。
第二,希腊推倒欧猪五国危机的多米诺骨牌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危机会不断地爆出来。按照欧洲现有的救助政策无法解决西班牙等国的巨额债务危机,大量债务会在明年三四月份到期。到时世界投资大众的通胀预期会逆转,会重新陷入2008年般的恐慌中。
第三,国内地产泡沫越吹越大,通胀形势严峻,这导致货币紧缩政策将不断加码。纵观A股20年的发展,从 来都是政策市,而这个政策市主要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方向。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后,市场依靠上涨的惯性,可能还会涨一段。但向下逆转已经不远。君不见,子弹已经飞过来了。
综上分析,A股随时会出现崩溃性的下跌,预计到明年二季度欧洲危机不断爆发出来的时候,世界投资大众的恐慌将达到一个极点,货币政策将重新转向宽松,到时就是果断满仓出手的时机。
超级牛市或遭重创
从A股近些年的实际走势来看,其实A股早已突破6000点,我们目前实际所处的位置是2万点。对于一个市场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不能单纯看指数,更重要的是实际流通市值的变化。笔者以投资者达成共识的长牛股苏宁电器为例,其通过不断的高送转、除权、填权最终实现了市值的大幅扩张,即便目前股价仅为上市当天股价的三分之一左右,实际持有者获利也在几十倍以上。
始于2005年底的超级牛市行情,流通市值(998000)伴随着指数一路狂涨到2007年的高位,经过2008年被腰斩的调整后目前已经达到2万点的高度。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所处的实际位置不像大家看到的上证指数的点位那么低。在A股长达5年的超级牛市中,市值的增长主力以小盘股为主。伴随着钢铁时代的过去,金融、地产、钢铁等传统蓝筹股则不断衰落。这类品种的市值必然不断萎缩,体现在股市上就是通过股价的不断下跌来实现。别以为现在蓝筹股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就该涨。蓝筹股的估值不是太低,而是太高。随着业绩的下降和坏账的增多,估值会越来越高。
另外洋河股份(002304)、广汇股份(600256)等贵族股的放量倒下也是市场的一个先行指标。这说明,A股里最有身份的资金已经在出逃。
目前多数投资者无法克服的一个心理障碍是整个2010年没赚到什么钱,总想在市场里苦斗。你没赚到钱不等于别人没赚到钱,更不等于市场就应该暴涨让你赚钱。
客观地看待政治、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是必需的。做不到,死亡就是一种必然。
轻仓观察
投资者可能会有疑问,虽然笔者判断下跌是必然的,但为什么还要留点筹码?
因为手里没有货,无法深刻体验到满仓被套后面临市场不断暴跌的痛苦。等到真正的底部来临时,也就无法体验那种感觉。相信满仓被套的投资者都有过这种经历,眼看着底部就在眼前,却苦于没有子弹。如果手里还有一发子弹,大底前也会毫不犹豫地打进去。
所以即使笔者看空A股后市,仍然建议保有两成仓位,以便体验满仓被套者的痛苦。
同时由于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的无常性、不可测性、通胀的长期性,所以做投资永远保留一定的仓位是理性的选择。完全空仓则过于激进。因为市场随时可能出现逆转暴涨,没人可以预测,而长期通胀则是必然的。但无法预测不等于无法赚钱,真正赚大钱不需要预测,只要做好操作,及时应对就可以了。
重点股票池如下:钢研高纳(300034)、欧比特(300053)、华谊兄弟(300027)、机器人(300024)、博云新材(002297)、四维图新(002405)、探路者(300005)、中国国旅(601888)、兰生股份(600826)、嘉宝集团(600622)。
在大机会来临前,笔者只会建议投资者轻仓回避风险,用少量筹码在持仓品种上适当做一些波段拉低持仓成本。如果您没时间,大可暂时远离股市。等到有确定的短线机会时,笔者会及时提示,在此之前,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对于年底前市场的一些诡异现象看不懂的就不碰,比如周二地产股的集体涨停此类灵异事件。(林奇 理财一周报)
叶檀:国进民退继续 中投二号有必要成立吗?
国进民退在以另类方式继续。
12月22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这是继国开投与诚通之后的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被称为中投二号,是金融以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主渠道。国新公司成立之前,央企的资产重组主要通过规模较小的国开投和诚通公司进行,国资委痛感在重组时没有一言九鼎的话语权,中投二号的出现解决了难题。
国新公司成立对国资委有利,对提高社会效率不利。国新公司目标不清晰,专业色彩不强,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意识。
按照国资委答记者问的说法,国新公司是一家配合国资委优化央企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并不是生产经营企业,更不是专门搞投资的公司。有三类央企资产将进入国新公司的整合平台:属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一些规模较小、因承担公益性等特殊职能不宜进入其他企业;以及央企整体上市后留下的存续企业资产和其他非主业资产。
专业社会各有分工。国资委是出资人代表,企业管理层经营国有资产,由国资委考核成绩。目前许多央企都是上市公司,业绩好坏市场会及时反映,上市公司需要进行资产整合,有投行等各种专业机构出谋划策。如果央企需要出售旗下资产,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就是,何劳兴师动众再成立一家专事央企资产经营与管理的国新公司?
由于国新公司的成立,一连串的事件接踵而来,所有的事件都与市场化方向背道而驰。
首先,资产从交易时代进入划拨时代。经营方式逐渐市场化的央企资产将进入堂而皇之的行政划拨阶段,只要国资委认为不符合央企主业、甚至不符合国资委某一特殊规划的,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资产划拨至国新公司。目前央企内部资产划拨之事屡见不鲜,但通过成立公司昭告天下划拨的合理,不可不说是央企市场化经营的大倒退。
其次,既然是行政划拨,央企资产就无法通过市场定价,相当于无偿转送。如果说各航空公司的酒店可以在市场卖出个高价,一旦纳入行政体系就是无偿转送。这对于国资委来说,是左口袋倒到右口袋,没有太大区别,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则大不相同,这意味着公司净资产大大缩水,间接影响公司上市部分的未来收益。
第三,国新公司的团队远未能证明自己是优质的资产经营者,更没有过投行等资产运作的从业经历。
国资委明确提出,企业划入国新公司后,通过股份制改革和重组整合,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例如,对具有潜在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或者优质业务、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业务,国新公司应在资本金注入、重组上市等方面予以支持,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备条件的,还可以改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服务的企业或业务。对于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或业务板块,国新公司应在支付改革成本等方面给予支持,保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促使这些企业或业务板块的国有资本平稳退出。这一段可以让公众恍然大悟,在央企改革、全社会付出数万亿代价的今天,央企还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入市与退出机制,还得为退出时的职工合法权益买单。
国新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仅45亿元人民币,在央企中属于小儿科,国新公司没有买单的本钱,但资产运作可以让真金白银滚滚而来,并且,央企红利的建言权与实际使用权都在国资委,表面上民众是没有为国新公司买单,实际上,通过红利的转让买了大单。
一连串专业的资产运作公司与金融机构,国资委全都弃置不用,偏偏成立了一家国新公司背负重担,既要成为保值增值的企业,又要成为投行,还要成为一言九鼎的市场定价方,确实是个非驴非马的怪胎。
每家行政主导机构都试图扩张自己的地盘,每家企业都想获得垄断溢价,这是权力与企业的基因所决定的,全球概莫能外。不同的是,好的制度可以抑制权力与企业的无限度扩张,让企业在竞争的平衡中实现增长;坏的制度则对垄断因素网开一面甚至添加无数养料,窒息民资的生机。国新公司是在央企资源范围内,进行的上下游通吃的垄断尝试。
事实上,国家电网等已经膨胀到了拥有金融业的全套牌照;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设立的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现在尾大不掉,凭借垄断优势成为金融行业的巨无霸。国新公司很有可能步其后尘,再现一个人造巨无霸公司。
以垄断走向市场,以子弟兵取代专业人士,今后地方国资纷纷效仿,会加剧国资与金融投资领域没有章法、权贵横行的趋势。
丁晓琴:与泡沫作战
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走高将成为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基调。2011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将大范围收紧--利率和准备金率将进一步调高,人民币升值步伐将加快,食品和公用事业将受到价格管制。
预计2011年GDP增速将达8.5%(2010年预计为10%),CPI增速将从2010年的约3.2%涨至2011年的5.5%。2011年上半年将经历通胀走高和经济增速放缓;而下半年,通胀压力将减弱,经济增速回升。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于,2011年上半年的通胀--包括食品、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走高--将对调控政策产生抵抗力,这意味着下半年政策将很难出现实质性放松,进而将抑制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将继续控制贷款增速,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扩张。我们估计,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中有约三分之二的未偿贷款,约8万亿元,约占GDP的20%,将需要地方政府用本地财政或土地出让收入支付,抑或变为不良贷款。这些贷款可能将由银行承担,或在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将最终由中央财政通过为银行部门注资来解决。虽然这些贷款不太可能在2011年的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以不良贷款出现,但偿付压力将不断增大。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开始面临融资困难,银行已不允许向其增发非商业性质的贷款。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拖累2011年的投资增速。
中国的资本管制已经较为严格--但预计2011年将出台更多管制措施。2010年11月,外管局通过禁止银行增加其净现金外汇头寸的办法,基本关闭了境内远期市场交易。阻止了境内外汇市场上的套利和投机活动。预计管理当局还将通过降低外债限额(进而拉升境内美元利率),引入控制FDI项目的新规,以及加强对携热钱入境行为的惩治力度等方法,继续压缩境内美元流动性。外资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也将受到限制。
2011年更紧迫的问题是应对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预计央行还将四次加息,每次25个点,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央行调控重点将是对信贷以及M2增速的量化管理。一些人担心,加息将使实际利率由负转正,进而刺激更多热钱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