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央票二度停发 货币政策方向已明朗
银行闹钱荒 市场利率跳升
回购利率齐创新高 资金面突显紧张
明年信贷或不明确全年目标 按月或季度相机调整
央行酝酿动态调整差别存准率
央行拟建新信贷管理体制
超短期融资券推出或成央行货币调控新工具
各方专家的加息猜想
摩根大通李晶预计:明年累计加息1%
央票二度停发 货币政策方向已明朗
两周前,央行突然暂停了3年期央票发行。两周后的今天,央行再次暂停了这一期限央票发行,今日将仅发行10亿元3个月央票。此间,除了12月10日提准的如期而至外,与两周前相比,目前的市场整体利率水平已出现奇异分化,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已大幅提升,加息屡屡落空令市场心态发生了意外转变,国际宏观形势也有了新的变动。可以认为,此次停发恰意味着,年内乃至春节前后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已渐趋明朗,将真正迈入稳健而非从紧。
第一是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从中债收益率曲线的多时间点坐标图可见,最近一次3年央票发行时的11月25日,与这两次停发时间点的12月9日和12月22日相比较,2年期以内(尤其是短期)的央票收益率呈逐级上升之势,而3年期收益率则出现了分化:目前最低为3.68%左右,四周前其次为3.70%,两周前最高为3.76%。简单说,12月9日停发是因为利差倒挂,而本次停发却并非这一原因。
第二是资金价格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上述三个时间点的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分别为1.9%、2.02%和2.62%,7天利率分别为2.54%、2.49%和4.19%,21天利率分别为3.39%、3.58%和5.04%。明显可见,第一次停发及六度提准的12月9日之后,各主要期限资金价格的上行速度几近翻倍。这除了准备金缴款的刚性需求外,更多显示为机构在年末正常囤积头寸,以及对央行未来将持续进行数量调控以收紧流动性的担忧。
第三是加息落空导致预期的变化。至少多数人已认识到,CPI5.1%没有加息,明年CPI逐步回落的话,加息或会更慎重。
第四是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近几周来,多数主要经济体表示或暗示一定时期内将不会加息,欧洲某些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面临被再度下调的风险,因希腊危机恶化而被首度采用的美联储临时货币互换机制将延长7个月,美澳诸国数据显示其经济衰退将会加重,再加上近期风生水起的朝鲜半岛军事局势阴晴不定等因素,可以判断,我国政策制定部门对加息等手段的采用仍需观察,或不会贸然采用。(证券时报)
银行闹钱荒 市场利率跳升
现在银行几乎不计成本地找钱!某国有大银行客户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由于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8.5%,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上调至16.5%,在完成存款准备金缴款后,银行体系资金面变得非常紧张。
20日为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缴款日。近期多种市场利率大幅攀升,银行同业机构存款一年期年化利率从此前的4%左右升至7%-8%,为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的3倍左右。22日,三个月Shibor和7天质押回购利率分别大幅飙升至5.23%和4.8%。
大小银行都缺钱
在某国有大银行工作的小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存款准备金缴款日之前,大行仍延续以往的交易习惯,一般是往外拆钱。但最近几日,连大行也开始到处找钱,一向作为市场资金蓄水池的国有大银行甚至暂时叫停融出资金。
某中小银行同业部人士表示,央行上调准备金率,让中小银行很受伤。现在部分中小银行的存贷比超过监管机构设定的75%红线,银行为了能让全口径存贷比在年底达标,不得不加大力度到处吸收存款。
即使面临高息揽储的违规风险,有的银行私下给出的最后一天存款返点费仍上涨至千分之三,同业机构协议一年期存款年化利率更是达到创纪录的7%-8%,最近几日货币市场利率也是水涨船高。
某银行资金部交易员表示,虽然央行已连续五周净投放货币,本周仍可能净投放,但年末银行考核等因素将使回购利率继续维持高位甚至上行,年末这种资金紧张形势仍会持续。
此外,一年期央票已是连续第4周地量发行,准备金缴款又使市场资金面趋紧,进而殃及现券收益率,一、二级市场央票利差倒挂现象愈演愈烈。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中小银行为了监管达标在抢存款,而国有大银行则希望在年底前抢占存款规模,做大市场份额,让年报财务数据更为靓丽。有银行表示,由于资金紧张,已经暂停贷款投放。
准备金率上调是主因
专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间利率不断抬升以及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下降,都增加了银行兑付风险。考虑到现在银行间资金紧张局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加速积累趋势。
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锁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也减少了一般存款余额,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指标,使部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可能无法达到监管机构提出的75%下限要求。如果不能有效缩减贷款规模,或者说为了日后能继续增加贷款,银行就不得不通过吸收存款来降低存贷比。
对于目前资金面的紧张局势,光大银行资金交易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表示,预计年内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这种紧张局面明年一季度有望得到缓解。明年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大以及信贷冲锋,可能让资金价格出现回落。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明年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格局可能不改。综合来看,资金紧张应是短期情况,但银行需要想办法熬过年底钱荒。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可能注重灵活性,阶段性放松,未来公开市场可能延续净投放。(中国证券报)
回购利率齐创新高 资金面突显紧张
虽然年内第六次存款准备金缴款的日期已过,但资金面非但没能宽松下来,反而愈发吃紧。昨日,各期限回购利率继续大踏步攀升,并相继创出新高,这也显示机构对未来的流动性并不乐观。
这周基本每天都在抢钱。一位股份制银行的高级交易员无奈地对记者表示。据他介绍,由于本周流动性趋紧,一向为资金融出方的该行在昨日也为净融入状态。
据介绍,当日,除了国开行还可以融出部分资金外,其他大行则继续停止融出资金。
抢钱状况推高了资金成本。
昨日,货币市场各期限回购利率全线大幅飙升,整体市场的加权平均利率高达4.80%,较周二大幅抬升了近12%。
其中,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在周二创出年内新高后,周三又继续攀升了14个基点至4.19%,创下了自2008年2月以来的新高。21天、1月以上各长期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也携手创出近三年以来的高点。与此同时,不少品种在盘中的成交价格也相当疯狂:隔夜品种在盘中一度惊现5.0%的高价,而14天品种盘中最高达到近三年的高点6.60%,比6月期的加权利率要高出逾10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跨年资金需求依然极度旺盛,各机构不惜成本融入长期资金。21天以上的跨年资金加权利率都已达到5.0%上方。最长期限的6月回购品种昨日加权利率则高达5.48%,比本月招标的6月期国库现金存款利率还高8个基点,资金面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是大行融出资金的力度在减弱。面对近期资金面的持续吃紧的原因,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时至年底,大行为了提高超储率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留在行内。而从做年报数据的角度来看,有些银行为了比资产规模,也会将资金留在行内。大行行为的改变,是近期市场的流动性骤然抽紧的主要原因。
本次资金面的紧张,表面上看是年末因素和上缴存款准备金叠加在一起,而实则也凸显了机构对未来流动性紧缩的担忧。
统计显示,2011年1-4月公开市场到期量巨大,累计资金量高达2042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依照目前公开市场的操作,较难完成到期量的对冲,明年1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仍面临继续上行的压力,未来银行体系资金面仍不乐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次数,主要是看外汇占款增加的情况。未来为了应对不断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或将加大对资产的摆布,通过抛售所持债券资产来应对收紧的流动性。(上证)
明年信贷或不明确全年目标 按月或季度相机调整
银监会明确银行信贷资产转让三原则
⊙记者 郑尚 编辑 陈羽
就在市场火热猜测明年的信贷额度时,知情人士透露,为提高央行调控的主动性,央行明年可能不明确全年的信贷目标,转而变成按月或者按季度下达信贷规模的额度,依据宏观调控的效果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调整。
此前有媒体报道,央行近期召集主要银行开会,讨论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事宜,拟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信贷投放速度,并考虑将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纳入参考范围。
央行近日公布了10月份IMF在上海召开的宏观审慎政策会议的纪要,与会者一致认为,要消除信贷和金融周期中的顺周期性。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将信贷的投放与经济增速、银行资本充足率等硬性指标相联系,无疑可以有效地避免信贷的顺周期性,也符合十二五期间要推进的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上述知情人士同时表示,央行也在讨论,在信贷投放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例如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是否要采取信贷紧缩政策。结合按月份和季度相机调整信贷额度的可能做法,体现了央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到的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此前,有央行人士坦陈,对于信贷的控制,光控制表内贷款是不够的,今年表外业务诸如引申贷款、理财产品等规模要大于去年。近日,银监会印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或许有助于控制银行的表外信贷业务。
《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转让应该遵守的三原则,即真实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洁净转让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资产真实转移,转让的信贷资产应当包括全部未偿还本金及应收利息,要求实现资产的真实、完全转让,风险的真实、完全转移。
同时,在信贷资产转让后,转出方和转入方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大额集中度、存贷比、风险资产等监管指标的计算应当作出相应调整。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通知》的发布将有效防止个别银行利用信贷资产转让进行监管套利、规避监管或者盲目扩大表外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散信用集中度风险、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加强流动性管理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有利于更好地防控金融体系风险、更好地保护客户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上证)
央行酝酿动态调整差别存准率
针对昨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于近期召集主要银行开会讨论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 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大
早报记者 张飒
针对昨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于近期召集主要银行开会讨论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试图将信贷管理方式从行政管制向综合运用市场化调控手段转变,知情人士昨日向早报记者透露,上述新的信贷管理体制确实正在研讨中,但在短期内也即在明年实施的可能性较小。
至于2011年的信贷管理,在明确信贷增量需较今年有所回落的大前提下,据了解,央行已于日前通过了一份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方案,通过动态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探索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从源头上把好信贷总阀门,这一做法将明显区别于目前直接限贷、停贷的管理方式。
市场化调控须渐进
明年或仍有信贷目标
据报道,央行于近日召集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开会讨论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央行将尝试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信贷投放速度,同时根据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动态拨备率、存贷比指标来指导信贷投放。
有市场人士分析,如果该举措得以实施,意味着央行可能不再设定信贷目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等工具的使用将更加频繁。综观市场人士评论,普遍对此持欢迎态度。
不过,针对讨论的新信贷管理体制的效果,业内人士却还有一定质疑。
就好比西医和中医,实际上行政调控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依据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存贷比指标来指导信贷投放的效果,需放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才能看到。一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昨日说。
我们的市场不靠行政调控恐怕不行。另一位国有大行的业务负责人也如是直言。
事实上,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中国央行顾问周其仁昨日曾表示,中国或许会将取消年度银行贷款配额作为长期改革计划的一部分,但仍很可能设定明年的放贷目标。
动态调整差别存准
降低商银贷款增速
不过转变或许也已开始。
早报记者昨日获悉,央行总行行长办公会议已于近日通过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方案,计划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入宏观审慎架构,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上述方案尚在最后修改阶段。
可查的资料显示,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制度,当时由于考虑到各商业银行改革和处在财务重组的不同阶段,因而对审慎的把握不一,将贷款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结合起来。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大。
而此次再度特别强调宏观审慎管理架构下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根据方案,在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缴纳标准时,将会参考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经营规模、关联性和替代性,以及其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风险指标差别化收缴,凡是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就要多缴存款准备金,且多缴的存款准备金利息适当降低直至为零。
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简单地理解,即如果商业银行大量放贷或者出现风险明显提升等情况,就会被施以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这样的市场化手段,央行可以兼顾微观和宏观,调控信贷总量。
2011年各行新增信贷总量和信贷增幅都要比今年有所回落。凡是已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如果仍难降低信贷增速,则会考虑通过加大执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力度,包括降低准备金利息等手段解决。早报记者获悉,在日前举行的全国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胡晓炼曾如此明示。
有意思的一点是,和行政化的手段相比,市场化的手段效率或许并不差。
降低贷款增速仅仅依靠去年的行政控制远远不够,因为商业银行会绕开规模控制。在上述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胡晓炼曾如是说。(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