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关心股市 监管层松口 资金缓解_顶尖财经网

周小川关心股市 监管层松口 资金缓解

加入日期:2010-12-20 8:07:2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建行率先释放信号 明年信贷规模少于今年
  自今年下半年开始较为紧张的信贷投放节奏,将会在明年延续。
  年关在即,各银行2011年信贷投放规划日渐明朗,而收紧已成为各方共识。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率先释放信号,明年建行信贷总规模较今年将有所减少。
  而多家股份制银行亦透露明年贷款计划将与今年持平或略少。例如,中信银行日前就表示,2011年贷款计划将与今年持平或略少,但不会有过多的减少。有银行业人士指出,根据今年初银行出现冲贷的现象,明年监管部门对均衡放贷会提出更多的措施防范,而对信贷投放结构调整将会是银行明年动真格的工作重点。
  银行共识:明年信贷规模有所减少
  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实施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货币政策。尽管市场明年银行新增信贷规模猜想不断,但国有商业银行的表态或许更具参考价值。
 建行副行长朱小黄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说明政府希望明年经济 波动不要太大,既要求信贷回归常态,又要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支持经济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朱小黄指出,明年建行的信贷将延续今年下半年的投放节奏,总量必定较今年有所减少。他对此解读,信贷收紧是相对今年而言,其实收紧还是有限的,不会妨碍经济发展,还留有足够规模保证充分的投放能力。
  而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家股份制银行已制定的2011年贷款计划也有所收缩。中信银行日前曾对银行业分析师透露,预计该行今年贷款规模在1300亿元左右,而2011年贷款计划将与今年持平或略少,但不会有过多的减少。
  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银行业人士表示,建行率先释放的信号也透露出银行对信贷收紧预期的共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实际上这两年的信贷量已经属于偏高的,央行方面已经强调了要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加上通胀压力巨大,明年的信贷规模会适度收紧,他预计明年信贷规模将在6.5万亿元左右。
  一位来自券商的资深银行分析师对记者称,明年的信贷规模必定会比今年小。年末央行和监管当局的一系列政策也预示了收紧的趋势。不过考虑到收得太紧会影响部分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因此信贷收缩的规模并不会太明显,预计明年信贷增量可能在6.5万亿元至7万亿元。该人士表示。
  将有更多措施防年初信贷冲高
  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目前银行均已向监管部门上报明年贷款计划,但最终数据总行会在明年1月上旬下发。明年1月初始会否再重演信贷冲高的一幕?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对记者称,在过去两年的经验上看,相关部门将会出台更多的措施防范。如果数量工具效用不明显,不排除会出台相关行政管控措施。该人士认为,明年信贷冲高现象不会像今年那么严重,同时信贷投放结构调整将会是银行明年动真格的工作重点。
  朱小黄表示,建行更多投向国家重点工程、节能减排、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力促经济结构调整。而工行明确亦要求,要严格控制对可能引发通胀领域的信贷投放。严堵境外热钱流入;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强个人贷款用途管理,防止贷款挪用、恶意透支等风险。
  市场人士表示,在监管部门与银行的表态中亦透露出,宏观政策明年对于房地产等可能引发资产价格泡沫或通胀的领域会严加控制,意味着明年房地产信贷将更加紧缩。(.南.方.都.市.报)

 

  2011年初加息频率高 政策拐点将决定市场拐点
  11月CPI增幅意外达到5.1%,是否意味着本轮通胀的周期高点已经来临?中国经济明年能否顶住内外压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政府会如何应对通胀?对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本期圆桌邀请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孙驰和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师王韧,共同探讨明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
  经济走势前低后高
  记者:明年中国经济会呈现出何种走势?三驾马车是否动力充足?
  屈宏斌:总体来看明年经济增长仍比较平稳,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预计一二季度增速在8.5-9%,三四季度在9%。明年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内需拉动,投资方面相比今年会有温和下降,主要体现在新开工项目减少,这是宏观调控和信贷收缩的结果。出口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但过去两年出口都不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孙驰:明年GDP增速预计应在9.8%左右,整个走势是前低后高,一季度会比较低,此后逐步加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经济前高后低,存在基数效应影响,二是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各省市相关规划方案会在二季度左右出台,较大的改革措施也会在下半年陆续增多,因而对经济增速的提升作用在下半年表现的更为明显。
  去年、今年一直到明年,整个经济都是以大规模投资推动国内消费为主要拉动力。预计明年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内需,投资和消费表现会比较强,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小。考虑到发达国家经济恢复速度不会很快,加上中国主观调整经济结构的因素影响,未来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会下降。
  记者:明年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孙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通胀预期高企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对通胀反应过度,特别是信贷政策收得过紧,可能造成投资迅速疲软,引发经济硬着陆风险,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第二是资产泡沫风险。如果资产价格继续上升,不能得到很好控制,资产回报率过高会刺激更多资金进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损害比较大。可以说,决策者正在走钢丝。
  屈宏斌:宏观经济无非就是增长和通胀。明年基本上可以说增长无忧,通胀成为最大风险。近期通胀超预期实际上已经提醒决策层关注这个问题,至少明年上半年的政策取向主要是反通胀,这是比较明确的。
  王韧:从外部环境看,首先欧美经济明年可能出现反复,会影响到外部需求;第二,如果美国量化宽松继续,会加大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从内部看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胀,但全年来看仍在可控范围内;其二是明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有一定下滑的风险,虽然消费增长保持稳定,但汽车、发电和房地产消费会有所回落,由于商品房投资下降,预计投资增速会比今年下降2-3个百分点。(.中.证.网)

 

  货币政策焦点五人谈:加息预期很强 时机争议很大
  投资者关注的资产大部分配置在资本市场,而不完全在银行,所以对利率就不要这么敏感
  投资者的情绪在政策出台前后酝酿、博弈,最后凭借手中的筹码为自己认同的方向增加赌注。
  而政策毕竟让人纠结。CPI和热钱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货币政策围绕这两个指标做出了一系列举动。
  专访学术界、投资机构和研究机构,为投资者详细解读信号背后的意义。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不要对利率太关注
  我相信会逐步采取一些措施,让银行体系的存款者能够得到正的实际利率。我个人的观点,资本市场的价格跟利率关系并不密切。
  大家现在过分关注利率,好像觉得利率一调,股市马上就跌,这是一个镜面反射,当所有的人都认为利率上升会影响股市的时候,这个股市确实表现为对利率很敏感。但是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大家过分关注了。由于大家过分关注利率这个事情,包括热钱,反而使得政策制定者们有一些顾虑,像汇率似的,其实汇率对于改善我们的经济结构、对于我们减少贸易顺差作用远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但是汇率的变量太简单了,跟利率一样,人人都关注这个事情,因此它的作用被夸大了,反而变成一种公众话题、政治话题,反而使得相关政策不能按照经济学本身的道理去走。
  大家不要对利率这么关注,既然投资者关注的资产大部分配置在资本市场,而不完全在银行,所以对利率不要这么敏感。
  博融泰资产管理总经理生克非: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股市没大碍
  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让投资者进入麻木状态,2800点已经构成短期支撑。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加息才能真正促成靴子落地。在部分投资者看来,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就像跳梁小丑一样,再也难以引起股市动荡。政策信号向股市传导,不像在实体经济一样,环环相扣,而是通过人的心理,通过投资者手中的筹码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涨跌。在大盘涨跌不明,经济形势不明朗时,投资者只能降低仓位,等待趋势明确。
  方正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杨广明:现在加息预期强烈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不大,加息预期却尤其强烈,不确定性成为主导投资倾向的主基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剧了资金的紧张,恰逢年底,银行资金回笼,企业回收货款,信贷的减少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资金流动性。当宏观经济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便会等待时机明朗,不会进行大举加仓或者减仓。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杨青丽:明年下半年加息3次
  预计2011年全年通胀3.8%,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有进一步上调可能。由于2011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但货币投放量较多,预计2011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将上调2次共100个基点,利率不上调。由于2011年2季度之后经济将逐步加速,中国通胀压力仍较大且美国通胀开始上升,预计2011年下半年中国将加息3次共75个基点。
  平安证券策略研究员王韧:预计明年将加息至3%
  其实最开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对银行和信贷的影响都不大,因为中国商业银行普遍保持了超额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小幅调整最后可以通过超额准备金率的降低对冲掉。除非经过多次上调,才会经过传导,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影响上市公司。相反,加息却可以直接提高上市公司对资金的使用成本。但我们预计明年全年CPI为3.6%,预计明年将加息至3%,并不能完全实现正利率。
  股市拐点是否出现,不只是利息能决定的。我们预计只有通胀被控制,加息才能最终决定股市的走向。而宏观政策不会只去防通胀,还要规避出口复苏缓慢、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等风险,另外对热钱的防范也是迟迟不肯加息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财.周.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