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超发” 周小川首次详解“池子论”_顶尖财经网

否定“超发” 周小川首次详解“池子论”

加入日期:2010-12-16 8:06:1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周小川首次详解池子论
  周小川界定池子 否定超发
  周小川首次解释:池子是指外汇储备
  周小川:继续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来吸收流动性
  央行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物价满意度创11年最低
  央行:居民投资首选再度转向房地产
  央行调查显示:居民倾向更多投资
  
  周小川首次详解池子论
  应对热钱的池子论引起了一场大讨论。昨日,概念发明者周小川亲自作出解释。在他看来,典型的池子是指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包括不同板块,一部分保证进出口支付使用,一部分供预备外资企业投资的分红使用,还有一部分是让热钱进入,然后再进行100%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周小川认为,核心CPI可以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偏多还是偏少的标准,因为有些价格同货币联系较少,比如进口大宗商品、气候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物价变动等等。近两年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加大,但是目的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危机期间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出拳要重、出手要快。这个过程中不可能说没有发生超调,关键是在周期中发现拐点后及时进行政策调整。
  他表示,核心通胀率上升有几种不同的原因,其中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但并不是说危机期间的政策是用力过度,可以论证的是拐点出现之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央行收缩流动性并不是从CPI达到5.1%才开始,事实上从2010年1月份的第一周就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全年共调高了6次,期间曾放缓是因为欧债危机的影响需要时间观察。
  周小川称,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整个经济系统流动性产生的来源。如果是由于贸易顺差的恢复和增长、资本流入的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等原因带来的流动性,就需要加大对冲的力度,即使是没有较高的物价上涨,也需要加大对冲力度。
  周小川认为,不能简单将中美两国M2占GDP比重进行对比。首先,亚洲地区国家储蓄率比较高,中国又是储蓄率尤其高的国家,容易导致M2占GDP比重偏高;其次是融资结构产生的影响,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而美国是以直接融资为主。他还强调,货币超发是计划经济时期使用的概念,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恰当的指标是货币供应量。
  对于之前提出超主权货币的概念,周小川解释说,当时提出的只是一个建议或者设想,国际储备货币以美元为主,而储备货币可能产生国内政策和国际责任不一致的问题,希望在储备货币之上有一个更好的替代品。另外,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一段时间,有些国家将金融危机发生的责任推到了全球不平衡下顺差最大的中国,这也是提出概念的一个背景。(.证.券.时.报)
  


  周小川界定池子 否定超发
  11月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财新峰会上的一番将热钱引入池子的言论引起市场的广泛猜测和讨论。时隔一个多月后,周小川于12月15日晚间首次正面解读了池子,他同时指出,近两年来货币供应量明显加大,衡量货币供应量的标准是核心CPI.
  周小川说,典型的池子是外汇储备,但是储备有不同的板块,这些板块也可以分成不同的池子,一些是保证进出口支付的;一些是为外资企业的分红预备的;一些则是为热钱准备的,它们进来后央行100%对冲掉,总量上不要对国民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从个体上我们并没有阻止它们赚点钱。
  目前市场有言论认为,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周小川表示,一方面,高储蓄国家和低储蓄国家的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不一样,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因此M2占GDP比重高。另一方面,在间接融资占比高的情况下,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就高,美国是典型的直接融资发达的国家,而中国间接融资比重大,因此拿中国的M2跟美国的比不太恰当。
  他认为,一定要明确超发的概念。货币超经济发行是传统计划经济的概念,因为那时候价格是固定的,用价格乘以实物量就是货币需求量。同时,那时候也没有金融市场和服务市场,因此如果用那时候的概念是有问题的。
  从现在的角度,衡量货币供应量偏多还是偏少的标准是核心CPI,因为有些价格跟货币联系较少,比如进口的大宗商品、气候或者其他原因产生的物价变动。
  周小川说,我们必须正视近两年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加大。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出拳要重,出手要快,所有这些举措不可能没有超调,关键是这个周期一旦进入拐点时,要及时转变方向进行调整,使其不太过分,一方面达到成功抗击危机的目的,同时副作用又不太大。
  今年以来面对市场流动性偏多的状况,央行多次采用准备金工具。周小川表示,要观察整个经济系统流动性产生的来源,如果是由于贸易顺差的恢复和增长,或者资本流入的增长,或者FDI的增长,这个时候即便没有较高的物价上涨,也需要加大对冲力度,因此这个工具的作用具有不同的角色。(.上.证)

 

  周小川首次解释:池子是指外汇储备
  昨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京首次公开解释其提出的池子的含义,他表示,池子指的是外汇储备。周小川同时回应了针对央行超发货币的问题,他表示,由于中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同时间接融资比例较大,因此不能单纯对比中、美两国的M2存量。
  周小川表示,外汇储备有不同板块,不同板块可以定义为有多个不同池子,有的池子存储的钱是为了保证进出口支付用,有的池子存储的钱是因为外资企业投了很多资,将来要分红,所以为它预备着。其中还有一个子池子,是针对热钱的。热钱要流进来,百分之百的进来,百分之百的给它对冲掉,总量上没有产生负面的影响,从个体上并没有防止它多少赚点钱,只是说我们在总量上对冲掉了。
  针对中国M2总量超过美国,市场上对央行货币超发的质疑,周小川表示,首先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和低储蓄的国家广义货币占GDP的指数是不一样的,中国是一个储蓄率极其高的国家,是世界上少有的,所以会导致M2占GDP较高,很多亚洲国家由于储蓄率较高,所以其广义货币占GDP比率比其他国家要高。其次还要注意相关国家直接融资占比高还是间接融资占比高,在间接融资占比较高的情况下,广义货币就会高。美国是最典型的直接融资量比较大,所以不应该跟美国比。
  周小川指出衡量货币供应量的真正标准是核心CPI,他同时表示,近两年来货币供应量增大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周小川还解释了为什么加息25个基点而非27个基点,他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过去很多银行计算利息用算盘,因此当时所有调整的数字都要可以被3或9整除,而现在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周小川也提到了宏观审慎监管构架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

 

  周小川:继续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来吸收流动性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应加大力度吸收过度流动性,且将继续通过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这一目标。尽管通胀压力并不是很大,但央行仍应加大冲销力度,并利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令其发挥作用。汇通网12月15日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三(15日)表示,中国应加大力度吸收过度流动性,且将继续通过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处于纪录高位。
  周小川在北京举行的一论坛上发表讲话称,尽管通胀压力并不是很大,但央行仍应加大冲销力度,并利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令其发挥作用。
  不清楚周小川的此番讲话是否意味着央行可能再度上调准备金率。
  周小川称,央行可以吸收因热钱流入带来的全部流动性,但未做详细的阐述。
  他表示,中国经济面临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仍存在对中国经济复苏能否持续的疑虑。(.汇.通.网)

 

  央行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物价满意度创11年最低
  央行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物价满意度创11年最低买房仍是居民投资首选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昨日公布系列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居民对物价满意度是自199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有73.9%的被调查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这反映城镇居民对未来物价通胀预期仍较为强烈。
  对当前房价水平,则有75.5%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亦是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本调查于2009年一季度起增加了关于房价的相关问题,数据系列始于2009年一季度)。对未来房价,43.3%的居民持上涨预期,比上季再次上升6.8个百分点,接近于2009年四季度的最高值(低2.5个百分点)。
  据了解,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是由央行进行的一项制度性季度统计调查。该调查在全国选取50个大、中、小城市储户作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全国共调查20000名储户。
  房产仍是居民投资首选
  调查显示,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3.8%,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15.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81.7%,较上季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61.4%,较上季度增15.2个百分点。
  对未来房价,43.3%的居民持上涨预期,比上季再次上升6.8个百分点,接近于2009年四季度的最高点。
  未来一季度持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6.2%,较前两季小幅回升,但仍处于调查以来低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实际负利率走高、经济增长高位趋稳、未来上涨预期加剧的情形下,更多投资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第一选择。
  报告显示,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 更多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37.6%的倾向于更多储蓄, 17.3%的倾向于更多消费。
  而其中,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房地产投资以26.1%的相对高值继续成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 20.4%,股票投资 14.8%,皆比上季有所提高。
  企业家信心回落

  央行昨日还发布了针对企业家和银行家进行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高位回落,较上季下降5.2个百分点至74.2%;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回落至53.5%,比上季降19.6个百分点,是年内最低值。
  报告并称,企业经营景气指数连续七个季度攀升,四季度达71.3%,接近调查以来的历史高位,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企业经营景气预期指数高位下行,较上季回落0.5个百分点至70.6%。
  此外,本季货币政策感受指数明显下降,回落至52.4%,较上季降低了17个百分点,对于下季货币政策,则49.9%的银行家预期趋紧。 (.东.方.早.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