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有媒体关于国内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春节期间可能供应紧张的报道,发改委昨日在网站上发文表示:经过核实,该报道失实,目前食用油企业生产正常,原料库存非常充足,元旦、春节期间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
作为重要的生活物资,食用油的价格牵动着万千民众的心,其调控过程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发改委能及时平息市场谣言,也算得当。可纵观食用油的价格调控过程,有关部门似乎总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忙于应付,疲于奔命,拿不出什么给力的措施。此番食用油企业明显带有“被生产”之嫌的举动,对食用油价格的平抑和平稳能维持多久的“功效”?
回顾一下:今年10月下旬,多家企业大豆油和调和油的价格平均上调20%,发改委向市场投放近30万吨菜籽油,但市场上调和油价格一度摸高至10500元/吨才稍稍回落。12月2日,发改委“约谈”四大食用油生产企业,要求在两节期间稳定价格。但就在同一天,北京汇福粮油集团停产食用油。发改委辩称企业停产是因“库存积压多、运输不畅”,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实际是明着对抗限价政策。
12月14日上午,大商所豆油期货主力合约Y1109最高价格走至10076元,比此前调整后的低点9100元涨了将近1000元,涨幅10.2%。投放储备、“打招呼”、辟谣……各种调控手段都已用过,眼看又一轮的食用油涨价潮即将到来。此时距“两会”还有时日,发改委再打招呼该拿什么当幌子?面对“一调就涨,一控就疯”的食用油价格谜局,缺少慧眼的百姓亟需相关部门给个说法。对此,相关部门别喊冤,不管你如何卖力,价格下不来就是白搭——群众的心态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其实,从以往调控措施来看,失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措施过多,市场手段较少。行政干预就像一针激素,扎下去就立马退烧,但长期服用却会导致市场“骨质疏松”。行政干预越多,对市场的伤害越大,因为所有的行政干预都会降低而不是提高市场的效率。
所以,食用油价格调控应遵从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一方面,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提高决策的前瞻性,避免“马后炮”式的调控。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食用油价格已经存在倒挂,企业停产属于应急性的自我保护,对企业可以适当给予补贴以调低其生产成本。此外,扩大农产品(000061)种植源头,减少进口油料作物对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影响程度,应是调控物价系统工作基础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