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政策新意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在京结束,诸多政策新意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了调子。
一个新取向: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这一表述是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所没有的。
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这一新取向背后有着怎样的政策深意?现在提稳健很重要的一点是宏观调控政策要保持相对中性。12月1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主任李建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从应对危机的超常状态回归到正常运行轨道,在这种情形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很有必要。从增长趋势看,既然经济已经回归正常轨道,我们的政策也应该回到比较稳健、适度的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改革和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12月13日向本报记者分析,当前经济正朝着正常轨道回归,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的下行压力。明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为复杂,不仅要稳增长,还要防通胀,政府目标将是在不影响增长的情况下抑制通胀,这也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更需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两大政策侧重:稳增长、保民生
纵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尽管没有太多新提法,但政策的侧重点却非常明显。李建伟认为,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是决策层短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可见稳增长是第一位的,是中央经济工作短期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李建伟看来,如果明年经济增长能够在9%到10%之间,就没有必要为了保增长而采取扩张政策,但也不能采取紧缩政策。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低于9%,可能又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们现在更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不去刻意追求增长速度,尽管如此,但发展还是硬道理,他预计明年经济还会回调,不过幅度不会太大,所以中国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目前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问题,一个是物价上涨,一个是房价调控效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上述专家看来,这一政策就是针对近期CPI涨幅攀升,通胀压力大提出的。再比如,明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正是对上述提法的进一步补充。任务之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中也多处阐述了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将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并列来提,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李建伟说,保障性住房体系首次写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由此可见,明年政府加大保障房应是不争的事实,有分析认为,这将成为今后住房政策的核心环节。
三个政策变化:货币稳健、财政积极、宏调目标多元
对比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今年公报中没有再提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提出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且从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渡到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宋立看来,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调控目标正由单一转向多元。过去防止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现在稳定价格过快上涨成为主要矛盾(但不是唯一矛盾),而且在主要矛盾里的排序也提至第一位。从短期来看是这样,但从长期来看还是有不确定性。尽管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下行压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再是单一目标,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的话说,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还要反通胀。
由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调至稳健,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表明了中央对明年CPI涨幅攀升,通胀压力加大的担忧和重视。
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个看似不变的提法,也发生了细微变化。最大的新意在于财政投向的变化,直接投入到调节收入分配上的钱多了,并且这种直接投入缩短了国家财政直接到老百姓手中的时空距离。(.中.国.经.济.时.报)
差别存准率或展期 央行专家称抑通胀就要加息
今年10月,4家国有商业银行及2家股份制银行当月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期限为2个月,这批差别存款准备金于12月中旬到期。有消息称,银行已接到通知,上述差别准备金率实施期限将会再延期三个月。
被实施差额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
上周五,央行再次宣布调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点,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银行达到19%。
虽然存准率工具连连被动用,但加息的利剑仍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信周一(12月13日)在一论坛上称,中国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应把经济增长及资产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都考虑进来,而不是将热钱流入作为中国利率调整的主要顾虑。11月CPI上涨5.1%,再创年内新高。王信表示,抑制通胀就要提高利率,但利率提高会令短期资本流入压力增大。不过,中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动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个预期会持续存在,并对资本流入有重要拉动作用。跟本外币利差相比,国内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对短期资本流入的拉动力更强,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应把诸多因素考虑进来。
银行影响不大
在年内第六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该业务指标已经被提高到了历年来的较高水平,央行希望借此回收流动性,抑制银行放贷能力的目标十分明显。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回收流动性的效果或有所显现,但对银行的放贷能力约束可能短期内难见效。
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可能是以非书面的形式通知到行里,然后总行资金部会对各个分行的放贷指标进行调整,目前并没有收到书面统一通知。但是对于我们的北京分行来说,存贷比仅仅在20%左右,影响可以说小到没有。一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资金比较充裕的分行来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并不大。
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分析认为,目前央行给银行的存款准备金1.62%的利息,已经可以覆盖银行的资金成本。目前股份制银行的资金成本在1.9%左右,大行在1.1到1.2%之间的水平,平均来看成本基本可以被覆盖。
那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到底有何效果?盛宏清认为,从银行的总体流动性来看,把存款一部分冻结到中央银行,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就少了,限制放贷能力的作用,同时推高了贷款利率。央行同时还配合有信贷收缩的行政指导方式,对信贷发放超规模的银行给予比如惩罚性的存款准备金调整、经济制裁等。他表示。
存准率还有上调空间
11月CPI涨幅创下5.1%的历史高点,同时信贷投放规模也丝毫不见减速地达到了5640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后,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也趋于明朗。
12月13日上午,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银河证券12日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报告称,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是抓住了当前通胀因素的关键。相信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通胀会强化流动性管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通胀控制在可承受水平内。如果流动性得到有效的控制,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有效地稳定了通胀预期。稳定的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胀恶化政策成功的关键。
尤其要控制好流动性总阀门,这句话值得重点解读。盛宏清认为,控制物价的行政手段已经基本用到了尽头,未来控制通胀的主要手段将是,控制新增信贷、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外管局加强银行的外汇头寸管理。明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调高至21%~23%,这要看明年美国经济复苏情况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入情况如何。
国家外管局在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则表示,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积极应对和打击热钱等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
12月13日,工行、农行、中行、交行也分别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下一年相关的信贷措施。4家银行表示,将认真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信贷工作,实现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每日经济新闻)
明年M2增速目标降至16%左右 新增贷款或7.5万亿
权威人士13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将在16%左右;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目标规模可能为7.5万亿左右,但这一目标规模目前尚未最终确定。目前来看,明年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可能仍定位为保增长,预计货币当局将倾向于更多采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目前明年新增贷款目标虽然尚未最终确定,但当前较多观点倾向于将这一目标定为7.5万亿左右。此前有关方面对于明年合理的信贷目标规模产生很大分歧,主要是存在一些担忧,如果信贷规模连续第三年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能将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对此权威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很大,7.5万亿信贷规模不会引起全面的通货膨胀。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有关方面及商业银行正将明年信贷规模计划上报。从目前情况看,五大国有银行基本上维持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部分股份制银行的计划规模略有放大。
权威人士表示,明年通胀形势可能前高后低,通胀可能于2011年二季度见顶,因此未来3~6个月内政策仍会主要集中在控制通胀。但是明年的通胀压力不会像预期那样大。因此货币政策将倾向于更多采取数量型工具来调控,加息将比较谨慎,除非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才会动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明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明年的货币政策会是中性偏紧一些。为了平衡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两个目标,明年新增信贷在7万亿元以上为好。(贺元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