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为铁岭市农业保驾护航_顶尖财经网

政策性农业保险为铁岭市农业保驾护航

加入日期:2010-12-13 13:55:38

  为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辽宁铁岭这个农业大市的实施情况,近日国家统计局铁岭调查队深入铁岭县、西丰县、开原市部分乡镇(村)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刚刚实施两年的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已达90.0%,农业保险作用逐步显现,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知程度普遍增强,理赔过程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的基本情况

  1.农业政策性保险的由来与业务覆盖。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粮食直补一样,是中央出台的又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财政补贴,种植粮油作物保险保费由各级财政负担80%,农民只需交保费的20%;设施农业保险保费由各级财政负担50%,农民承担50%。铁岭政策性农业保险从2009年开始正式实施。参保品种包括:玉米、水稻、花生、大豆四种作物,农户参保面积原则以粮食补贴面积为基础依据,机动地、农场和林场的耕地均可纳入投保范围。

  在铁岭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有两家,一是中华联合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铁岭中心支公司,一是安华财产保险股份公司辽宁分公司。中华联合铁岭中心支公司承保铁岭县、开原市、西丰县三个县(市)的应保作物的保险业务;安华财产保险股份公司辽宁分公司承担昌图县、铁岭开发区、银州区、清河区、调兵山市等五个县市区的应保作物的保险业务。

  2.2010年全市农业参保情况。今年,全市650.5万亩农作物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比去年增加13.5万亩,增长2.1%,参保面及占应保面积的90%。其中:玉米557.43万亩,水稻66.98万亩、大豆5.93万亩,花生20.17万亩。目前,承保单位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铁岭分公司承保作物367万亩,承保面积占全市应承保总量的56.5%;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铁岭中心支公司承保农作物面积为283万亩,占全市应保面积的43.5%。全市共收取保费17880.7万元,比去年增加363.7万元,增长2.1%。

  3.保费资金到位情况。两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得到铁岭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确保了保费资金足额到位。2009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额为17517万元,其中农户交纳3503.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802.7万元,市级财政补助700.7万元,省级以上财政补助10510.2万元。

  2010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额计划为17880.7万元,其中农户交纳3576.2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860.9万元,市级财政补助715.2万元,省级以上财政补助10728.4万元。今年全市保费款项需由下向上逐级到位下拨。

  二、铁岭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近两年的运作情况看,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对于防范农业风险,最大程度降低农民灾后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是一件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保险得发展的大好事。

  1.减少了灾害损失,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保险能够集聚社会资金应对农业灾害风险,使农民收入和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减少了不安定因素,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09年,铁岭遭受了严重的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全市各级政府着眼于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积极采取措施把灾害减少到最低,帮助农民生产自救,及时核实灾情7000多亩,争取理赔资金200余万元,发放到灾农手中。下半年的风灾及7月下旬以来持续高温,20多天无有效降雨,给正处在授粉灌浆期的玉米生长带来了严重影响,不少地块玉米出现萎蔫早衰现象,特别是昌图县部分村的玉米,由于地块土层浅,保墒能力差,长期干旱少雨,不少地块尚处在苗期状态,部分已被拔掉做了牲畜饲料。为保障农民权益,全市上下积极做好灾后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把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做作为促进农村“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使群众的灾害损失得到一定补偿,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2.增强了农民种植热情。农业保险能够及时有效的补偿农户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是继国家取消农业税费、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以来的又一惠农政策,有力的保障了农业生产不受或少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认可,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刚刚开展两年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卓有成效,但问题不容小视。在农保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收费难和理赔难等诸多问题。

  1.收费难。由于农户保险意识较为淡薄,虽然一亩地只需要农民负担3元钱保费,但他们仍缺乏主动参保的积极性。在推广过程中,广大镇村干部惮于征收成本高、收费难度大,视收缴保费为畏途,有的干脆由镇村先行垫付,由此导致参保对象不明、户数不清等情况,不仅增加了镇村负担,也为日后的理赔工作带来了种种麻烦。

  2.理赔难。灾情核定缺乏标准、相关机制尚不完善及农业的特殊情况决定了查勘理赔的复杂性。由于农村土地点多面广,一旦出现灾情,保险公司不可能一家一户进行核灾定损,目前只能采取镇村干部及相关部门出面层层把关审核,保险公司抽样查勘等方式,很容易出现造假、滥报和虚报等情况。另外,极个别参保户素质不高,加之核灾标准难以确定,出现了一些人为的“灾害”,给保险工作带来了损失。

  3.农民对保险理赔工作满意度不高。一是认为理赔基数不合理,受灾后赔付率低。如安华公司保险的条款规定,每亩地受损应超过20%,没有达到规定损失程度不能赔偿,农业保险只保种植成本,不保收入。如10亩地,水灾冲毁2亩就不赔,而且农民反映宣传与实际不符,去年有的地块达到30%才给予赔付。二是理赔数额难以达成一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赔偿比例、赔付的时限、确定的赔付方式意见很大,特别是理赔过程缺乏公正和透明,使部分受灾严重的户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导致部分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工作满意度不高。三是理赔服务不及时,也直接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据了解,部分县(市)区2009年的理赔款至今年还未到农民手中。两家保险公司2009年理赔款均没有百分之百到位,一家保险公司已赔付90%,而另一家保险公司仅赔付40%。

  四、对策和建议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政府防灾救灾的能力,还可以使受灾农户及时得到赔偿,解除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农业保险是一项新鲜事物,保险公司开发的较新险种,刚刚经过两年的运作,农民参保积极性还有个渐进提高过程,各级政府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农民参保意识。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由农业保险公司印发宣传资料,分发至乡村和农户,及时宣传农业保险的政策、意义;三是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农业保险知识讲座,具体讲解农业保险的相关知识,引导农民自愿参保投保,使农业保险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2.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作机制。国家需要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保险法,明确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从而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顺利建立和业务的协调运作,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贯彻国家对农业保险予以扶持的政策目标,确保农业保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减少运作成本。国家财政应切实履行宏观调控与公共管理职责,实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一是各级财政应对工作成本高、保费收缴难的农险业务给予必要的经营费用补贴;二是切实提高中央财政对种植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三是建立政策性农业风险准备金;四是尽可能不向农民收取保费,同时要在玉米面积核实的基础上,征得农民同意,可与种粮直补挂钩,以减轻农业保险运行成本。

  4.创新服务理念和形式。由于农业保险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在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以符合“三农”工作发展的需求。一要快速理赔。农业保险公司着重解决理赔环节的及时性和足额兑现问题,做到查勘快、定损快、赔付快;二要简化手续和工作程序;三是在政府相关部门配合下走主动减灾的路子,保险公司可通过与农业局、财政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协调,气象部门提供资料,保险公司在旱灾之年拿出资金打井抗旱,以实现投保和理赔两方双赢。

  5.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由农业部门代表农民与保险公司进行商谈,尽可能扩大保险范围,让农民有选择的参保,以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

  总之,政策性农业保险使得农业救灾从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救助的“一线式”模式向“网状式”保障模式转变,随着高投入高风险的高效生态农业的全面推广,农业生产将越来越需要这一“防护网”的保驾与护航。来源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
(责任编辑:Newshoo)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