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股市的头号问题,是"五粮液问题"。2010年,它换成了"洋河问题"。 1年间,洋河股份(002304.SZ)由其上市首日的收盘价87元,翻近3倍到12月8日的242元,股价超越贵州茅台(600519.SH)而成A股"一哥";市值膨胀至1100亿,逼近五粮液的1400亿,由2/3个泸州老窖(000568.SZ)变成2个泸州老窖。 作为资本市场的"新贵",洋河已有些高处不胜寒。投资者们都在看它,也都怕它。一位与洋河公司交情很深的人对记者称,"洋河自己人都怕"。 不怕的是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申银万国分析师童驯说它要到350,湘财证券分析师赵军说它要到330. 几个月前,市值排在洋河之后的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很委婉地评价过它,公司价值比股票价值更重要。一家大型白酒上市公司高管警告栖身洋河的机构说,你们套了就知道了。记者尚不清楚--贵州茅台袁仁国,五粮液唐桥对洋河有什么评价。 超越茅台背后的"政治任务" 如果不是市场原因,大概洋河年前真的见到300元。这是A股20年来的天顶。 若洋河股份果真如分析师童驯所料,在12个月内涨至350元,则洋河市值将达到1600亿,超过现在的五粮液(动态看,届时可能不相上下),离贵州茅台仅一步之遥。 届时,按照业内惯例,分析师们定会将目标价再拔高一层,剩下的问题就只有,取代茅台。 洋河股份为何能涨这么高?某种程度上,是它先天的,必须要涨这么高。因为洋河一开始就想让自己的股价成为百元股,随后,再成为A股之巅,超越茅台。 一开始,洋河就在进行股价营销,包括所有关于洋河股份股价的争论,包括理财周报本次报道。 洋河近40亿的销售规模,为什么要选择中小板上市?这本来就是非常之举。接近洋河的人士称,洋河一开始要的就是高股价,像贵州茅台那样,把超级股价作为洋河高超营销术中的一环,股价和市值管理类似一项公司的"政治任务"。 而洋河高管对"高股价高品牌"的阐释毫不掩饰:"高股价,总市值增加无形增加了公司很多广告宣传,公司领导更多从产品层次上考虑问题。例如公司接待很多省级处级干部时,'百元股'的介绍更能说明公司的品牌,提升公司产品品牌形象等有很大帮助。" 有一位内地私募人士9月份选择了激流而退,他发现身边的投资朋友们冲着"股价之谜"去买洋河的酒来喝。 "高股价成为一个事件,给洋河打广告促销,脉冲的销售又来支撑股价想象," 他戏谑,"这像是一个圈,洋河特别擅长营销,他们好像把整个股市都当成了营销平台,我不喜欢这样。" 但是现在,这样高的股价,让洋河骑虎难下。 骑虎难下的机构,连自己人都怕的洋河 神话最怕的是幻灭,所以一位与洋河公司交情很深的人对记者称,"洋河自己人都怕"。 在限售股解禁前,市场上仅有洋河流通股4500万股。据数据显示,自去年底以来,机构持有洋河的数量就不断上升,在2010年中达到最高点2163万股,三季度较少为1885万股,但持有流通股比例仍高达41.9%。 以选股投资、集中持有、长期重仓闻名的汇添富最早发掘了洋河股份,早在去年底,包括均衡增长等在内的汇添富已有4只基金潜伏其中,今年一季度,其再次增仓,最高时持股量高达494万股;但是现在,汇添富已经陆续撤退,只剩两只基金留守。广发系两只基金接过汇添富的衣钵而成为洋河流通股的最大股东,持股量达336。万股,成为流通股的第一大股东。 今年中报,共有70家基金入主,三季报还剩26家。虽然卖方分析师们不遗余力的论述洋河股份的"开创性"、"颠覆性"、"高成长性",买方机构依然心存疑虑,短期的忧惧就是小非减持。 11月8日无疑是个敏感日期,当日,洋河1.74亿股解除限售,包括洋河管理层拥有的1.5亿股上市流通。往前推六天,仍有机构表达了对解除限售日的紧张。11月2日,二级市场出现大宗交易,34.07万股被交易,卖方营业部为机构专用,买方为机构专用和瑞银证券上海南京西路营业部。 洋河公司对大小非问题同样重视。据了解,早在5月26日,洋河股份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高管专门就国有、管理团队和社会法人股一一推断,认为目前没有问题,尤其提到综艺股份,"如果没有更好的机会,也不会卖出。" 但是,2010年11月23日,深交所大宗交易信息:共发生7笔大宗交易,以257.15元/股合计成交100万股,金额共为25715万元。卖出席位全部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姚港路证券营业部。 而据调查,该席位确定为小非综艺投资有限公司席位,该公司协议将100万股转交一家私募在二级市场抛出。知情者称,综艺投资认为,"股价有点高了。" 而恰在此前6天,即11月18日,洋河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申万、中信和湘财证券等卖方机构被邀请参加。在会上,洋河股份对公司战略战术规划的描述,令机构如痴如醉。330元和350元的预测,就此出炉。11月23日,洋河一举创下283元纪录,小非综艺股份正是在此巅峰位置减持。 一位举足轻重的阳光私募人士表示,综艺投资开的这个头令人担忧,虽然他认为洋河成长性没有结束,但在二级市场他暂时不打算再参与。 洋河的高成长性何来? 短短1年时间,这家生产二线酒类的区域品牌,何以被资本市场追捧至此?从财务数据上看,洋河给出的答卷确实是靓丽的。 在营业收入方面,2009年,洋河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是茅台的2.5倍,是五粮液的1.1倍;2010年前三个季度,这个数字分别是4.7倍和2.1倍。 在净利润方面,2009年,洋河的净利润增幅是茅台的5倍,是五粮液的0.8倍;而在2010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分别是6.4倍和1.4倍。 从财务报表分析,洋河股份的盈利质量几乎是完美的。但是一些指标的异动,反映了洋河股份微妙的变化。 对白酒行业来说,预收账款是观察其市场竞争力和供应能力的关键指标,被称为销售防火墙和利润蓄水池。但洋河股份的预收账款与其销售规模完全不匹配。譬如三季报55亿销售规模仅有1.74亿预收账款,而同期贵州茅台93亿规模有32.6亿预收款,五粮液114.7亿销售有高达52.69亿。 2009年中报至2010年三季报,洋河的预收账款分别仅为:1.95亿、2.7亿、1.68亿、0.64亿、1.25亿和1.74亿。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洋河对预收账款的处理态度与贵州茅台完全相反。 2009年中以来,贵州茅台预收账款从6.56亿开始猛涨,2010年三季报32.62亿。茅台拦截利润在业内一直闻名。而作为对比,洋河一直在迫切的将自己的预收账款确认为收入,以此推动高增长。如此的财务处理,几乎让洋河没有了任何调节和缓冲的空间。洋河为何要如此处理? 与此相关的另一组数据是,洋河股份的存货周转率自2007年以来快速上升,此后一直在高位盘旋,2010年3季末为2.19,是贵州茅台的12倍,是行业平均的4倍多,在行业中仅次于金种子酒。 这反映的是洋河异常紧张的库存。在招商分析师朱卫华看来,这是一颗难以解除的地雷--产能远远跟不上。表现就是洋河被外界质疑的基酒短缺问题。 今世缘营销总监倪从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今世缘是目前江苏省内基酒产量最大的,要超过洋河。但从销售看,今年我们预计接近30吨,而洋河总量肯定超过60吨,洋河的基酒缺口有多大可想而知。" 洋河股份也承认近年每年花费数千万从五粮液购买基酒。而五粮液内部人士称,五粮液虽然每年都会出售基酒,不会把最好的基酒卖给客户,即使是出售的基酒也不可能是真正不作处理的原酒。 从根本上说,洋河的高成长来自于其精准迅猛的营销,但这与慢速的产能之间形成分裂,对这一分裂,洋河选择了基酒外购和激进的财务处理。在这一角度上,洋河的崛起于当年的秦池不无相似。 洋河股份的四大风险敞口 有了以上紧张的关系,洋河股份的风险敞口也就此暴露:持续营销空间、基酒与品质问题、财务链条、加上大小非问题,合为洋河的四大风险敞口。 上述分裂结构决定了,洋河短期的成长性依旧来源于营销,营销是扩张第一推动力,也将是第一大命门。 2010年中报显示,中高档白酒贡献收入占比87.6%,省内营业收入贡献67.9%。洋河省外市场和中高档白酒市场是其成长性能否延续的关键。 "到省外扩张,肯定会遇到本地品牌的掣肘,毕竟这涉及到地方财政税收和地域习惯。"一位北京分析师表示。而事实上,洋河在江苏本地市场的扩张已传出不和谐声调,让零售商在洋河和今世缘之间二选一的做法已被指恶性竞争。而洋河在浙江市场亦并不顺利。 而部分分析人士看好洋河渗透能力,是看中其神秘的渠道策略,即绕过代理商直接控制终端。但另有分析者认为,深度营销也完全可能被竞争对手复制,且这一战术有可能增加洋河的营销成本。 基酒,毫无疑问是敏感话题。 "如果存货周转率指标不能通过自有产能投产而降下来,将始终是个风险。"在业界,朱卫华对洋河的看法相对保守,而他感到欣慰的是,"至少目前没有消费者质疑他的酒不行"。 但洋河的品质争议始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做高端品牌营销,实际上水井坊是行业先驱,后来走得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口感不匹配。白酒不是可乐,概念再好终究要靠味道说话的。但是我的确不知道洋河的品质能支撑它走多远。"西南一家白酒公司高管说。 迄今为止,无人知道洋河的主导品牌"洋河蓝色经典"的原酒自给率到底是多少。据公开消息,洋河可新增1.2万吨基酒的新项目预计要到2012年1月投产。那么,最大的问题是,高速扩张的洋河如何继续保证基酒和品质不出问题。 洋河激进的财务处理和单薄的预收账款,在市场高预期支配下,可能会形成循环效应。这意味着一旦市场波动,预收账款将无法提供平滑空间,这是一条脆弱的财务链条,一旦转向,二级市场的估值将迅速转向。 在四个风险敞口的中央,站着情绪高亢的机构、激进的管理层及他们对高股价的热衷。2011年,任何一环出现动荡,都将极大影响洋河股份估值系统。 "如果所有因素都选择继续硬挺,会如何?"理财周报问。 "2011年可能是走钢丝的一年。"本文开头的私募人士答。(.理.财.周.报 .张.莉 .张.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