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情堪比07年 八论大牛启动_顶尖财经网

大行情堪比07年 八论大牛启动

加入日期:2010-11-8 18:41:2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曹仁超:警惕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被美元资本掠夺
  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前夕,美国启动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狂印美钞。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其维持弱势甚至继续贬值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导致世界其他主权货币不同程度面临升值压力。美国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让世人担心世界经济似乎又离货币战更近一步。
  在香港财经评论员曹仁超看来,货币战早在1971年8月美元与黄金脱钩之时就已经开始。他说,过去近40年,美国滥用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至少发动过三场货币战,操控美元升值、贬值,先制造泡沫,后刺穿泡沫,打击其他经济体,而美国资本集团从中赚得盆满钵盈。
  曹仁超1969年起从事经济报道与分析以及股票投资,现任香港财经类报纸《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日前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1971年以前,美元这只老虎有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笼子锁着。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要发行多少美元,取决于它拥有多少黄金,因此不能乱发行。1971年美国拒绝向他国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锁住老虎的笼子打开了。
  于是,美国发动了针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第一场货币战,开印美元,让美元贬值。数据显示,衡量美元币值的美元汇率指数从1971年的大约110点,下跌至1974年的90多点。同期石油价格从每桶大约2美元涨到15美元,但是,由于美元贬值,15美元能购买的黄金和之前2美元能购买的黄金相差无几。与此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全球经济在1971年至1980年出现通货膨胀,包括10多个欧佩克成员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都遭重创。
  1980年前后,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事件是中国内地开始改革开放。由于内地当时外汇奇缺,美元多了一个买家。同一时期,日本经济崛起并威胁到美国。于是,美国发起了第二场货币战,从1980年起开始逼迫日元升值,并于1985年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此后,日元从1美元兑换约240日元,一路升值到1989年初的1美元兑换80多日元。美元迅速贬值,美元指数从历史高点下泄至1989年的90多点。 曹仁超指出,日元、美元一升一贬,巨量美元资本流入日本,一方面赚取日元升值的好处,另一方面大量吸纳房地产和股票,其结果是1987年至1989年之间日本房价股价飙升,引发巨大资产泡沫。但从1990年起,由于美元资本大量抽逃,日本资产泡沫开始破裂。日本人从1945年到1990年辛辛苦苦赚的钱,都给人家拿去了,这就是货币战。
  从日本狠赚一笔的美国资本又把目标对准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于是有了第三次货币战。其手法如出一辙。曹仁超说,对此问题,过去没有一个国家能抵抗得住,因为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20%以上,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从1990年至1997年,这些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不同程度出现升值,加上弱势美元的配合,巨量美元资本涌入,引发资产泡沫。
  曹仁超说,从1990年至1997年,美元流入让香港私人住宅房价从每平方米3万港元,飙升至每平方米12万港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资金流走,香港同类房子价格暴跌至每平方米4.2万港元,跌幅达65%,港人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曹仁超认为,2001年以来,由于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消耗大量财富,加上美国自身经济积弊,所以美国持续利用美元贬值,把自己的问题转嫁给别人,引发全球资产泡沫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的120多点,下泄至2008年3月的历史低位71点。曹仁超认为,美元持续下跌严重打击了其他经济体对美元的信任,若继续下跌必然影响到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于是,美国把目标对准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企图让人民币当替罪羊。
  在曹仁超看来,从2005年起,美国一直进行着第四场货币战,尤其是今年初以来,迹象越来越明显。他指出,纵观过去近40年的美元指数,每一次大幅度的波动背后,都是美元资本到美国以外地方捞钱的过程。当美元最强时,就是其他经济体资产价格最便宜的时候,美元资本就可以到处抄底;买完后,当美元贬值、美元泛滥时,其他经济体的房价股价飙升,美元资本就狠赚一笔。这就是美国到今天还这么富有的原因之一。

 

  任志强:房价暴涨的原因是什么
  我并不认为房价过快暴涨是件好事,暴涨也并非合理。但我认为想要解决房价的波动,关键要解决的是形成房价暴涨的外部环境。什么是房价暴涨的因?
  房地产只是宏观经济中的一部分,当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时,没有哪个国家的房价不随宏观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更没有哪个国家出现过宏观经济高速增长时房价普遍下降的先例。但房价的上涨如果大大超过了宏观经济增长所能接受的水平,则可能会出现资产价格的泡沫。而什么是过度增长的泡沫,却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也许正如格林斯潘老先生所说的泡沫只有破灭后才知道是泡沫。
  影响房价上涨的原因有多项,重点有如下几项:
  第一,供求关系。需求在1998年之前是以福利分配为主,1998年之后成为只有市场一个出口,让所有的人,不管是否有支付能力都必须挤进市场,并让政策逼迫市场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产品与保障。24号文件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另外一个出口,可以分流相当一部分本不应进入市场的需求,但很遗憾这个出口政策出台得太晚了,尚未达到分流的效果时,房价已经被推动着高涨了。如果这一解决分流的政策提前几年出台,市场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所有人都挤在一个出口中形成过度拥挤的状况。
  而供给则在防止过热和土地垄断与计划供给的条件下无法适度扩大,土地的计划供给限制了用土地供给的数量来平衡土地的资源价格与市场的调节机制。因此在让土地的天价迎来地方财政的喜悦之中,产生了面粉贵于面包的现象,并推动了面包价格暴涨的核聚变。
  防止宏观经济过热的政策可以限制供给,但却无法抑制需求(需求应靠多种方式分流),不能分流的需求会对供给产生反作用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就出现了,有了房价过快的上涨,就会并存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而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并不受成本的约束,供过于求也是同样。
  第二,交易税费增加的推动作用。二手房交易的税费增长(这与开发商无关),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转移中,推动了二手房交易价格的上升,反过来也推动了一手房交易的价格上涨。
  高地价与高税收同样让房价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也成为房价的推手,面粉与面包的关系大大改变了上涨的预期,而这个预期在舆论的宣传中被放大并变成了买卖双方的现实。
  第三,房价是非固定内涵的一个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指标中的内涵却大大不同了,发达国家的房价有相对标准的内涵。如美国大多按套计算房价,而一套房的面积是有限定标准的,一套房的内部配套与装修标准也是相对一致的(中国却有着精装修与非精装修的巨大差别),社区成熟度与基础设施配套标准的差别也相对较小,因此有一个基础一致性的评价标准,房价也有了可比性。
  但中国的房价却不同,此房与彼房的差别巨大。房子本身的建安标准大大提高了、节能环保的措施大大加强了、社区成熟度与基础设施变化巨大,内涵提高而产生的房价变化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在统计之中。尤其是非市场化定价的产品供给量会对房价的计算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非商品化与市场化产品的替代中也产生了房价增长的非一致性因素。
  第四,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包括土地、钢材、设备、新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等都有价格的推动作用。如果经济增长让收入与价格普遍上涨,同比计算时是否也应考虑这类因素呢?如人均收入与银行的利率会考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增长率、投资增长中应扣除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增长部分,那么房价是否也应给以必要的物价调整呢?
  第五,金融环境与政策性措施的推动。金融政策中的升息会改变资金成本的基础,紧缩的货币信贷让更多的企业转而用信托等各种其他融资渠道,利息上浮大大提高了资金成本。
  而银行的封闭信贷和捆绑信贷的监管会让资金产生巨大的闲置和浪费,不能发挥其有效利用率。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就是增加资金的成本,监管会在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房价上涨的压力。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因素在影响着房价,如地区的稀缺性、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商业环境与居住环境改善的诱因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房价的上涨与下降并非房价自身的问题,只不过是各种经济环境变化的果,而非引发经济变化的因。不是房价在引导其他周边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是各种政策与调控措施在影响着房价的上涨与波动。

 

  董登新:美国减负是由世界在埋单
  美元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它不仅是美国人自己的本币,而且更是国际标价货币、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美国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它或将带给世界灾难性的后果。比方,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资源类价格暴涨,这将导致各国被迫输入通胀;与此同时,各国以美元储备为主的外汇资产及美元债权将严重缩水,而美国自己的外债负担却会无形减负。由此可见,美国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与各国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既是货币大战、汇率大战,也是贸易大战,其实质就是掠夺、转移或重新分配世界财富。
  在量化宽松政策下,美元超量滥发,逼迫美元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原油价格及铁矿石价格必然暴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和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将会从能源和原料进口环节直接输入通胀。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共花掉962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增长至1590亿美元。这一进口开销,足以花掉中国全年出口服装、鞋帽、塑料及玩具所赚来的全部外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换汇是真正的血汗钱)。同样,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及钢材共花掉544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增长至839亿美元。
  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及美元资产将会严重缩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元储备国。截至2010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再创新高,达2.65万亿美元,其中,美元储备占50%以上。随着美元贬值、美元国际购买力下降,美元储备越多,则遭受的损失就越大。与此同时,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将大部分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换购成外汇储备,在买入贬值美元的同时,就要投放出等值的人民币,这也是通货膨胀输入的另一种途径。如此一来,美元越贬值,央行收储的美元就越多,人民币投放也越多,流动性就会更加过剩。
  在零利率条件下,量化宽松政策加速美元贬值,将会导致美元游资、国际热钱冲击中国。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会让国际游资热钱想入非非,跃跃欲试,它们甚至会不择手段打入中国投资市场,进一步推动资产泡沫,这给央行货币政策造成巨大的麻烦与冲击。

 

  祝宝良:明年通胀率可能在4%左右 甚至略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6日表示,明年通货膨胀率可能在4%左右甚至略高一些。
  他在第五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表示,明年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年底以来,国内通胀压力已逐渐上升,明年还会有翘尾因素存在;另一方面,资源税改革可能推动初级产品价格出现3%至5%的上涨。如果再考虑到房地产价格及农产品价格上升因素,则明年通货膨胀率应在4%左右甚至略高一些。
  对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祝宝良认为,前者应维持在当前水平,在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注意到农村,对土地和水利设施进行整治,特别是对种菜土地的整治。此外,要把财政支出更多地转向农村医疗养老领域。着眼于扩大消费需求,从明年起应大幅降低奢侈品关税,以此增大奢侈品进口。另外,对休假制度和服务消费也要鼓励。
  他认为,可在保就业、调出口的基础上,对国企分红、农村医保、公司工资谈判制度等政策上做出一些基本的改革。明年若能出台上述政策,再配合十二五规划框架,则可相信明年经济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欧洲股神:更看好H股市场
  富达国际有限公司投资总裁、被一些业界人士称为欧洲股神的安东尼·波顿昨日在2010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接下来一个阶段来自发达地区的资金可能会持续流入中国这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A股金融领域企业的增长将值得期待,但就整体而言,与A股相比更看好H股市场。
  他说,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中国的高增长非常具有吸引力,目前欧洲投资者都在寻找表现更突出的地区和经济体进行投资,预计未来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会持续流入中国这样有发展潜力的地方。
  安东尼·波顿建议投资两大类股票,一是增长潜力非常好的企业,例如在今后五到十年中的年增长可保持在20%到30%的企业;二是特许经营权还处于早期阶段,定价较低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股票价格低于西方企业,但其增长潜力很大,也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考虑到中国经济转型的情况,安东尼·波顿特别强调消费领域的投资,建议关注零售商、饮料、食品、电器、汽车、媒体、网络、银行、保险、制药等行业,他尤其强调了对A股市场金融类股票的兴趣。
  但安东尼·波顿也表示,虽然看好A股市场,但是A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团队与西方国家企业相比仍有差距,相对A股而言,H股有更成熟的市场机制,因此他表示更看好H股市场。

 

  巴曙松:孤狼倒下的因与果
  贝尔斯登公司,可能是在金融危机中最为贴近中国证券界的华尔街投行之一,因为据说一家中国的投行差一点儿就在贝尔斯登风雨飘摇之前买下它,而且据说是因为审批程序的冗长和拖沓,才使得这家银行与这笔差一点儿就要签署的收购合同失之交臂。审批避免了这家中国投行经常成为业界的一个笑谈。
  回过头来看金融危机的演变历程,贝尔斯登公司这家被誉为近几年华尔街最赚钱的、有着85年悠久历史的老店,于2008年3月16日被迫接受摩根大通公司的超低价收购,以避免沦为破产清算的结局。一个老牌华尔街投行从鼎盛到衰败,股价从30美元跌到2美元,噩运只在72小时之内便降临了。这样,贝尔斯登成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个重要牺牲者。
  贝尔斯登公司英文名中的Bear一词在英文中有鲁莽的含义,作为曾经的全美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素以强悍的交易风格且敢于冒险而著称。它激进的按揭业务、结算业务、债券业务、对应高端客户的投资咨询业务曾令业界赞赏甚至有些嫉妒。不过,当风险来临之际,贝尔斯登高杠杆的业务投资模式以及狭隘的市场定位也加速了企业的覆灭。
  而Bear在金融术语中也有卖空的含义,通过回顾贝尔斯登垂死挣扎的72小时的生命历程,清楚地看到了恐慌性的抛售是如何一步步地逼死了全球金融市场上这只曾经肆无忌惮的华尔街孤狼的。
  一直到2008年3月,不计后果的高杠杆融资让贝尔斯登得以实现年均约33%的利润率和20%的股本回报率。这要归功于根据异常复杂的金融技术设计出的结构化金融衍生品。金融创新工具能将贷款的风险打包,并作为资产出售。一旦整体信用开始收缩,原生资产价格跳水,这些有毒的衍生品的垃圾就会像核泄漏事故一样,污染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连原本看起来健康的业务也会遭到市场恐慌性抛售的毁灭性打击而导致流动性的枯竭。
  贝尔斯登的轰然倒塌,是它自己长期进行高风险业务种下的因,还是推波助澜的市场情绪与巨量卖空投机交易、日益全球化、同质化的金融市场等结下的果呢?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托马斯-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坦的。发达的信息技术已将全球金融市场和不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家全球化的金融机构在经营上的冒进或财务报表上的异动,都可能会使外界作出各种可能的猜测与解释。高度趋同的快速信息传播与解读,伴随着投机性的追涨杀跌与羊群效应,于是资本市场陷入了难以平息的动荡中。结果就如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所描述的一样:我们要么结束于一个火的时代,要么深陷于一个冰的时代里。
  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所倡导的监管理念认为,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会使市场参与者的下注更为理性,能更好地反映参与者的集体智慧,从而也更为平衡,应对冲击的能力更强。这种看法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过度地利用杠杆积累头寸。
  这次危机使得全球的看到,这种高杠杆经营的累积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模型失效的根源在于设计阶段所摒弃的某些关键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正如沃顿商学院管理系的西德尼-温特教授所指出的,模型中常被摒弃的变量一般是难以量化的因素,如人类心理变化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而这些又恰恰是在资产交易过程中极为本质的内容。
  从现代金融史的发展来看,现代金融市场上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反复发生在同一条狭窄的街上,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循环、周期性的狂欢与阵痛、金融机构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沉浮都在不断告诫:现在还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甚至连问题的症结和关键还存在分歧。在这样的迷雾中,金融市场不断前行,金融危机的历史将很可能重演。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