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vs苏宁:一个“忙内斗” 一个“创新高”_顶尖财经网

国美vs苏宁:一个“忙内斗” 一个“创新高”

加入日期:2010-11-8 9:00:40

  “我们的价格总要比国美的便宜100元。因为我们的进货渠道不一样。”在位于上海徐家汇商圈肇嘉浜路的苏宁(002024.SZ)店一位销售员指着一款三星上网本说。这款标价3099元的上网本最低销售价格为2600元。

  沿着这家苏宁店往西几十米之遥就是一家国美(0493.HK), “这款上网本的最低价格为2700元。每家店的价格应该都差不多吧,同时我们还赠送无线鼠标等。”国美的销售员强调的是服务更好。

  国美和苏宁这两大家电连锁巨头都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过两家所走的策略并不相同,国美走的是大胆收购的方式,似乎有“独吞天下之势”。不过,在收购、兼并的发展过程中,国美也留下了“隐患”。

  反观苏宁,则更多的强调自我发展。在建设好自己的平台后,再加快门店的扩张速度。三季报显示,苏宁第三季度净增连锁店面131家,总店数达到1235家,创下历年季度开店新纪录。多家券商预测,今年年底苏宁将全面赶超国美。

  同时起步

  早在1987年1月1日,广东人黄光裕在北京珠市口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小门店,成立了国美电器,单纯经营进口合资品牌彩电。1990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南京人张近东成立苏宁电器,当时是一家位于南京专营空调的小公司。

  1999年7月,国美走出北京,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同年12月,国美进军上海,实现了京、津、沪三点一线的家电连锁构架,开始了迅速扩张之路。此后不久,2000年,苏宁确立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计划。

  接下来的几年里,国美、苏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零售市场全面开放的外部威胁。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开始寻求资本支持以扩大规模和实力。2004年6月,国美电器通过借壳鹏润实现香港上市。

  一个月后,2004年7月,苏宁以IPO形式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市场,也是国内首家以IPO形式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家电零售企业。苏宁募集资金近4亿元,一举成为中小企业板第一股。

  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也成为苏宁作为原生型民营企业的象征。2004年,苏宁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毫无例外都是本土基金,属于典型的内资企业。而国美选择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显得更有资本运作的能力。

  国美“内斗”根源

  不过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好的资本运作能力,更需要好的管理和整合能力相配套,否则,出现问题不可避免。黄光裕与陈晓的权力之争,早在国美兼并永乐时就“不幸被言中”。

  2006年,行业内排名第一的国美收购排名第三、由陈晓领军的永乐电器的时候,业内人士均认为家电连锁零售的战争已经结束。国美将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沃尔玛”。当时,国美以两倍于苏宁的门店数量,遥遥领先于苏宁。

  不过,2008年末,黄光裕的一场牢狱之灾,让国美原本掩盖在下面的问题全面爆发。随着黄光裕入狱,贝恩投资资本的引入,陈晓权威逐步扩大。

  日前,黄光裕以创始大股东名义发布了有关上市公司的谈判进程及非上市业务的相关情况文字说明。大股东指责陈晓过去一年在公司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并坚持陈晓退出董事会。

  黄光裕方面表示,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协商没有进一步明确的进展,创始大股东将会考虑终止非上市业务的托管并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非上市的黄光裕的300多家国美门店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让整个国美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光大证券零售行业分析师唐佳睿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国美收购大中和永乐,更多的是考虑了外延而忽视了单店的发展。”

  第二终将超过第一

  与之不同的是,苏宁则更加注重“内外兼修”。唐佳睿表示,苏宁都是自己开店,企业文化比较统一。

  从企业高层看,当黄光裕与昔日“收留”的对手陈晓斗争正酣的时候,苏宁则任命金明作为企业的新总裁。现年39岁的金明,正是苏宁内部培养出来的领导。

  2008年,当国美还在疲于应付“黄光裕事件”带来的余震时,金明带领苏宁用实际行动说明它们不是“千年老二”。2008年第三季度时,苏宁的销售规模已经是国美的1.23倍,这一数字在第四季度时扩大到1.42倍。

  2008年,苏宁虽然门店数不及国美,但是年销售额高出国美40亿元,利润则是国美的两倍。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了常说的“家和万事兴”。

  与陈晓与黄光裕的争斗相比较,显然“土生土长”的金明带领苏宁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今年三季报显示,苏宁第三季度净增连锁店面131家,总店数达到1235家,创下历年季度开店新纪录。苏宁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43.58%。多家券商预测,今年年底苏宁全面超越国美(包括非上市公司资产的国美门店)将成事实。

  唐佳睿认为,从世界范围看,排名第二的企业往往后来超过了排名第一的企业。苏宁超过国美也将复制这条规律。

  在他看来,门店扩张速度加大后,最后拼的是管理能力。苏宁的成长主要靠自己,国美在收购和兼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现在看来苏宁的发展更加稳健。

  一位苏宁的内部人士也表示,2010年的年度计划早已经做好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完成任务没有问题。

  在扩大规模的时候,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上述苏宁内部人士表示,家电市场后期,在规模扩大后,如何做好物流、信息平台,如何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断的“跑马圈地”,很可能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会有所欠缺。对苏宁来说,一直强调做好内部管理能力后再去扩张,其最终的目标不仅仅是中国第一,更要超越沃尔玛。

  

(责任编辑:程丹)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