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4.7,超出市场预估和上个月指数0.9个百分点。考虑到往年10月份该数据总是季节性的回落,这次PMI的结果更具正面作用。
从分项指数来看,10月份PMI指数上升的主要贡献来源于新订单指数与产量指数。如果进一步观察各个行业的情况,我们认为,PMI上升反映的需求与产出的复苏是短期的,主要是由于目前的价格上涨与重燃的通胀预期所导致。
但是,该趋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对于一些行业的生产商来说仍然是短期利好,比如有色金属、水泥、化工、木材以及农产品(000061)等。
PMI的采购价格分项指数在过去三个月中,几乎上升了20个百分点(从7月份的50.4上升到10月份的69.9)。
10月份,采购价格上升程度最为剧烈的行业包括非金属(主要是水泥,上升19个百分点)、木材(上升1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上升16个百分点)以及化纤(上升15个百分点)。
另外,中国棉花的现货价格已经在过去的30年中上涨了18%。而这些行业名单正好与新订单分项指数上升最快的几个部门对应:木材(上升7个百分点)、纺织衣物(11个百分点)、化纤(9个百分点)、非金融(8个百分点)以及有色金属(7个百分点)。
因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新订单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主要的驱动力来源于价格的上涨。当各种价格上涨的现象出现,将会助推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由于担心未来购买成本的上升,所以贸易商与终端用户都会倾向于更加积极地采购。
可是,除了上述提到的5个行业,PMI中的其他行业指数实际上在10月份下滑了0.5个百分点。
相对来说,出口部门的未来前景并不乐观。PMI中的出口订单分项指数依然疲弱(10月份为52.6,正常年份的历史平均值为55),从正在进行的广交会的消息来看,尽管许多出口商由于成本压力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但是出口订单的成交量增长疲软。
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3个月,出口增长将会从9月份的同比增长25%下滑到15%以下,这对于航运、港口以及低端出口商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中国的潜在需求与中期增长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观,但是由于价格上涨引发的采购与存货再储存,将会给一些原材料与农业部门带来暂时性的需求支撑。
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由于二次定量宽松预期所导致的全球价格上涨,比如有色金属、原油、木材以及棉花。同样,该现象也表明国内流动性保持充裕的现实,然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依然被关闭着。这个趋势将会为部分周期性行业带来短期向上的机会。
但是如果二次定量宽松的结果令人失望,而中国央行继续通过加息手段(我们认为在未来2~3个季度还会有2次加息)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明年继续放缓信贷增长(预计2011年将会从今年的19%降到16%),这些机会或许是非常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