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飙升 黄金暴涨(行情)_顶尖财经网

全球股市飙升 黄金暴涨(行情)

加入日期:2010-11-5 8:05:00

  导读:
  美二次量化宽松遭骂 全球股市竞狂欢
  纽约股市大涨 回升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伦敦股市股指4日上涨1.98%
  国际油价继续走强
  多重利好推动 纽约金价暴涨3.4%
  QE2引爆全球股指:行情再起步?

  美二次量化宽松遭骂 全球股市竞狂欢
  美联储的二次量化宽松赢得了全球投资人的拍手叫好,但在G20伙伴国中招致骂声一片。
  在3日结束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明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并保留了进一步扩大刺激措施的选择。
  美国股市在议息结果公布后上蹿下跳,美股道指当天小涨0.2%,收在两年多来的新高。
  在次日的亚太和欧洲市场,对于美国将重新大开资金闸门的乐观预期得到不断强化,自10月下旬一直被压抑至今的风险偏好集中爆发。
  4日收盘,亚太股市全线走高,日股和港股涨幅分别达到2.2%和1.6%,很多市场都创下至少半年来新高;欧洲股市开盘后普遍大涨,至中盘,英法德三大股市涨幅均超过1.5%。4日开盘后,美股出现补涨,三大指数早盘涨幅都超过1%。
  大宗商品也重现火爆。国际油价周四电子盘中一度大涨逾2%,突破86美元,直逼5月初的前高点。黄金价格大涨逾3%。美元则创调整以来的新低。美元指数周四欧洲早盘大跌0.8%,创11个月来新低。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鉴于美国中期选举和美联储议息两大不确定因素都已尘埃落定,这波重新燃起的风险偏好可能会持续数月,对股市当数利好。
  不过,伯南克虽然赢得了投资人的心,但却招致其他国家政府的批评,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美国制造的过剩流动性,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涌入基本面更佳的新兴市场,给后者带来汇率波动、资产泡沫和通胀的威胁。泰国财长4日透露,亚洲各央行正在密切磋商,并可能联手采取措施抑制热钱。
  不仅新兴经济体群情激奋,发达国家也怨声载道。德国经济部长4日表示,美国想通过无节制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这样的做法令人担忧。
  在周四的议息会议上,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都没有马上跟进美联储的步伐,而是继续维持利率和现有资产收购计划不变。(.上.证)


  纽约股市大涨 回升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由于继续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国债购买计划的刺激,4日纽约股市在前一交易日主要股指升至两年新高后继续强劲上扬,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上涨了200多点,三大股指均回升至了雷曼公司破产前的水平。
  美联储3日在其货币政策会议后公布了市场一直期待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细节,消除了市场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美联储表示,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中长期美国国债,每个月的国债购买规模约为750亿美元。
  在美联储报告公布后,纽约股市出现了短暂的获利回吐,但很快便重拾升势,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共同于前一交易日收盘时站上两年多新高,并把这种上涨势头延续到了当天。
  在所有板块中,受益于美元下跌的能源和原材料板块涨势最为突出。另外,当天公布的零售数据强劲,加上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意考虑延长布什时期的减税计划,这均对大盘构成了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当天公布的就业报告不及预期,也未能阻挡股市的涨势。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大幅增加了两万人,总量经季节性调整后上升至45.7万人。
  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涨219.71点,收于11434.84点,涨幅为1.96%。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涨23.10点,收于1221.06点,涨幅为1.9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37.07点,收于2577.34点,涨幅为1.46%。 (.新.华.网)


  伦敦股市股指4日上涨1.98%
  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4日上涨,以5862.79点报收,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13.82点,涨幅为1.98%。
  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宣布了新一轮量化宽松方案,将在2011年二季度前购进6000亿美元的国债以提振经济。这是继美联储在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万亿美元的资产后,第二次采用量化宽松措施。此外,英格兰银行4日决定继续将主导利率继续维持在0.5%的历史最低水平不变,这些因素都推动了股市上涨。
  对冲基金管理公司Man集团以14.62%的涨幅领跑4日的伦敦股市。
  随着金属价格在弱势美元的带动下大幅冲高,资源类股票上涨带动整个股市上升。资源股在涨幅榜的前五位中占据了四席,施特拉塔、欧亚自然资源、哈萨克铜业以及必和必拓的涨幅在6.58%到7.05%之间。
  澳洲航空公司一架A380客机4日发生引擎故障,客机紧急折返新加坡并成功迫降。而为飞机提供发动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受此影响股价大跌5.04%,成为市场最大的输家。
  零售业股票表现不佳,超市集团莫里森和服装零售商Next分别下降了3.90%和2.16%。此外上一交易日股价下挫的高技术防务商科巴姆集团也延续了跌势,股价再次走低1.65%。
  当日欧洲其他两大股市也都双双上涨。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以3916.78点报收,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73.84点,涨幅为1.92%。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收于6734.69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16.89点,涨幅为1.77%。 (.新.华.网)


  国际油价继续走强
  由于美联储的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引发美元汇率走低,国际油价4日进一步上扬。
  根据美联储3日公布的政策,美联储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中长期美国国债以降低中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但是不少经济学家对于该政策的效果表示质疑。
  由于投资者担心市场上美元泛滥,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下滑,而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全面走高。国际油价延续前一交易日的升势继续走强。
  到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80美元,收于每桶86.49美元。伦敦市场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62美元,收于每桶88美元。 (.新.华.网)


  多重利好推动 纽约金价暴涨3.4%
  由于美联储3日推出的刺激计划打压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4日黄金期货12月合约每盎司暴涨45.5美元,收于1383.1美元的收盘价历史高点,涨幅为3.4%,盘中一度触及1384.8美元的日内高点,离10月14日创下的1388.1美元的盘中价历史高点仅有3.3美元之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盘后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规模超出市场此前预期的5000亿美元。当日,反映美元兑一揽子货币比价的美元汇率大跌0.8%。
  美国百利金融集团黄金分析师麦克·戴利表示,美联储3日推出的刺激计划对美元行情的打压不言而喻,同时也令通胀预期明显升温,这对具有对冲通胀及货币贬值风险的黄金来说利好明显。
  戴利指出,随着标志印度黄金需求高峰期的排灯节临近,前一交易日金价大跌19.3美元,为印度买家提供了逢低买入的绝佳机会,也为金价当天飙升提供支撑。
  戴利说,当天公布的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幅远超预期增加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避险买盘重现助力金价守住高位。
  当天白银期价强势回归30年新高,戴利说,黄金挑战1400美元大关指日可待,但他预测白银后市表现将比黄金更胜一筹。(.新.华.网)


  QE2引爆全球股指:行情再起步?
  美联储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一出,全球投资者一边消化该消息一边在交易中作出选择。各主要市场都有不同程度上涨,而美元则应声而落。在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出台宽松政策的预期下,短期内股市将得到流动性的支撑。
  在亚洲,日本日经指数蹿升2.2%,引领了整个区域股票市场造好。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上涨0.5%,印度股市也上涨了1.8%。日本的企业盈利和QE2的消息共同主导了昨天的上涨行情。一些主要制造企业上涨了超过3%。在商品价格随美元走软的预期下,亚洲资源行业的股价也开始启动。
  欧洲股市开盘情况也很乐观,其中法国股票市场上涨接近2%,一些主要指数在早盘甚至创造了两年新高。截至北京时间昨晚记者发稿前,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上涨1.74%,德国DAX指数上涨1.63%。
  美国方面,周四开盘前,尽管就业数据不理想,但是道琼斯指数期货和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分别上涨84点和9.5点。
  不过,继续往美国经济大规模撒钱的政策逼迫美元走软。在QE2公布前一天,美元一度出乎意外地走高,但是正式消息公布后,美元再度显现颓势。
  截至北京时间周四晚发稿前,1欧元价值1.4247美元,上涨0.9%左右。英镑兑美元上涨1%,二者比值达到1.6253。同时美元兑日元也出现下跌,滑落了约0.6%。
  欧洲央行,以及英国、日本的中央银行都将很快对美联储的6000亿美元刺激政策作出反应。为了对抗美元贬值,这些央行很可能也拿出量化宽松政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昨天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
  不过,市场长期走势还是取决于QE2能否真正带来实体经济的增长。这种担忧也让部分投资者对短期的上涨十分谨慎。
  QE2是伯南克给美国经济买的保险,旨在防止二次衰退。短期对全球股市有利,但中长期看美国可能会做得太快了,导致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连锁反应。如果各国不协调,这样无益于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向对冲基金提供资金的美国博茂资产管理公司主席Isaac Souede本周三对记者说。
  他表示,美国想要用通胀来刺激经济,但是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却担忧通胀,因此会采取与美国相反的政策。这些因素加起来会加剧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对于美国经济自身而言,长远来看还是得依靠医疗改革、减税和技术创新来恢复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