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发行遭遇困境 加息窗口面临开启_顶尖财经网

央票发行遭遇困境 加息窗口面临开启

加入日期:2010-11-30 8:01:38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许小年:加息怎么就这么难呢
  领导,您知道吗,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经济理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要想治理通胀,必须果断而坚决地紧缩银根。
  我国中央银行虽然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加息一次,但这远远不够。
  尽管准备金率的提高冻结了银行的可贷资金,有助于控制银行贷款,实际上,此举纯属多余。这两年实行的贷款额度制已卡死了放贷规模,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不再是制约因素。这就如同计划体制下用粮票限制购买,粮店储备了多少馒头无关痛痒,社会粮食消费量由粮票决定。已经有粮票(贷款额度)了,干吗还总是在粮店的库存(银行准备金)上做文章呢?
  说起粮票,领导,您知道吗,改革开放没几年,我们就解决了计划体制下无法解决的粮食供应问题,把粮票送进了历史博物馆。现在票证好像又回来了。
  笔者一如既往地反对各种各样的数量控制,包括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我国的信贷额度和准备金率的无节制上调。设想准备金率调到50%,银行还怎么经营?一半的储蓄资金不能用,但利息一个子儿都不能欠。准备金率若调到100%,银行就只好歇业了,或者改为基金、彩票销售点,赚些钱发工资,付利息。
  领导,您知道吗,仅仅管住银行信贷治不了通胀,例如蔬菜价格就和贷款没啥关系,谁见过老百姓拿银行贷款买萝卜的?深圳居民到香港扫货,手里拎的也都是成捆的现金。储蓄资金大搬家,从银行涌向市场,物价焉有不涨之理?这中间的道理不难理解,即使按照官方的CPI数字计算,存款的真实利率眼下仍是负的,2.5%-4.4%=-1.9%。看着放在银行的储蓄一天天贬值,人人心急如焚,不把钱换成实物,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赶快加息呀!起码也要让存款利率高于通胀率吧?加息怎么就这么难呢?现成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什么不用呢?
  本来央行就应该灵活调整利率和汇率,以实现稳定经济的目标。这两年政府却更重视利率和汇率的稳定,而听任经济和价格水平上下波动,把手段和目标整个给搞反了。
  加息当然有副作用,比如吸引热钱流入。但领导您知道吗,宏观政策从来就是两难选择,不光今天如此。印钞票创造不了财富,只能制造通货膨胀,而通胀将导致民怨和社会的不安定。掂量一下热钱的压力和通胀的压力,应否加息是不言而喻的。(本报有删节 )(.经.济.参.考.报)


  中金公司预计12月加息可能性大
  中金公司11月2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12月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并且仍会采取对称加息的方式。
  中金公司认为通胀形势、贷款需求、人民币升值预期、公开市场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将影响到央行的加息选择。
  CPI同比接近5%,需要通过再次加息来控制通胀预期。中金公司称,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虽然无法完全解决当前以及未来存在的通胀压力,但提高利率纠正负利率状态对保持银行存款的稳定性仍是有必要的。该公司预计,11月CPI同比将继续创出年内新高,接近5%,12月CPI有则有望回落。
  其次,中金公司认为,贷款需求回升,年底前加息有利于银行在明年年初重定价,对抑制需求和增加存量房持有成本的作用会更显著。该公司29日同时指出,预计11月份新增贷款在5500-6000亿,与10月份的水平差不多,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难以压缩是持续超额度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金公司称,加息有利于提高央票利率水平,适当纠正目前一二级利差倒挂的问题,使得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恢复正常化。央行29日称,将于明天发行10亿元1年期央票,较上周再减少一般。
  中金公司认为,这主要原因是发行利率大幅低于二级市场水平。如果12月加息,央行可以顺势提高央票利率水平,以缩小目前的一二级利差,使得央票的认购需求有所恢复,从而增加公开市场的回笼力度。


  十二五开局在即 2011调控路线图将亮相
  每到岁尾年终,都会让人感觉到继往开来的味道;在今年这个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局的时间节点上,更是如此。
  结合近期多个部委官员的讲话和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关专家认为,在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方向上,可以基本达成如下共识:
  其一,货币政策有回归稳健的必要。
  观察家注意到,央行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没有出现政策连续性这一提法。三季度报告指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二季度报告中则是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对比发现,货币政策描述中没有出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提法。这有利于引导市场理解政策目标。
  经过年内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1次加息,市场显然已经对自2008年危机以来执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逐渐退出有了切身感受,一旦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应当不会太出乎人们的意料。
  其二,安排多种货币工具组合管控流动性。
  事实说明,流动性泛滥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环境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的背景下,国际流动性正持续流入国内;与此同时,近年持续高增的信贷投放,也向市场沉淀了大量流动性,加大了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在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投放贷款。向市场传递出当前货币信贷环境趋紧、坚决管控流动性的政策信号。她还提出要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
  相较以往,此次央行更加明确地对外提出了当前我国货币信贷的任务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依赖的工具与手段。如胡晓炼明确提出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提出安排多种货币工具组合特别是提到了价格性工具。
  其三,通货膨胀容忍度可能有所提高。
  10月份CPI数据为4.4%,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而宏观部门也不断有声音传出,中国通胀容忍度需要提高到4.5%-5%。
  在最近一两周时间里,国际主要投行都纷纷上调了2011年中国CPI预期目标。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将2011年中国CPI预测从3.6%大幅上调到4.5%;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将2011年预测从3.5%~4%上调到4%~4.5%;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则从4%大幅上调到5.5%。
  实际上,中国提高通胀容忍度,在当今全球政策框架之中并不让人意外。
  早在2010年2月,IMF在一份报告中建议决策者可考虑将通胀目标从2%提高至4%,以促使货币政策在未来通缩危机中更好地发挥效用。IMF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甚至提出将通胀容忍度从2%提高到6%。
  目前,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还没有提出2011年的通胀目标。但巴西、印度两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在今年年初给出的2010年通胀目标,分别是4.5%、5%-6%,这都大幅高出中国当时提出的3%的通胀目标。不过今年以来巴西、印度CPI增速非常高,今年10月份,中国是4.4%,巴西、印度分别达到5.2%、9.8%。俄罗斯年初目标也是3%,但10月份通胀高达7.5%。
  与此同时,针对国内农产品价格飞升,国务院连出16招,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商务部、发改委也纷纷出台措施部署稳定物价工作。
  通胀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方面提高公众通胀容忍度,一方面配合经济行政多种平抑物价,仍将是下一年度的重要内容。
  其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收入分配为中心。
  2011年经济工作在防通胀的同时也将围绕着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来展开。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最新的讲话中谈到,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日前表示,要实现转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同时缩小城乡差距。令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同步的政策,应该在2011年有所体现。
  对于已经明确的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2011年中央仍然会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从近期财政部宣布的对部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给予税收支持等政策可以看出,中央正调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新兴战略产业集聚。相关政策将贯穿2011年、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毕竟即将到来的2011年是经济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着国际形势的纷繁芜杂的变化,因而流动性、利率、通胀、物价、税收等等,这些深入到百姓生活每个角落的经济学名词一下子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引人关注。而决策层近年来对各种情况灵活应对显现出对经济调控工具运用技巧的日臻完善,也增强了民众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信心。 (.证.券.日.报)
  


  组合政策紧缩 专家称未必收紧股市流动性
  货币政策风动,股市行情回调,似乎是股市运行的一个惯例。
  近期,央行在9天之内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两次冻结资金6000多亿,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在年内上调五次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由于担忧通胀肆虐,专家普遍认为流动性仍会进一步收紧,不过当前的市场回调更多地是在消化政策工具选择的不确定性和治理通胀决策影响的不确定性,通过短期调整消化不利因素之后,市场上行的趋势还不至于就此改变。
  日前,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表示,将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与近期历次报告相比,这是央行首次作出上述表述。业内专家分析称,未来的货币政策主基调将是趋紧。
  报告称,主要经济体将持续放松货币刺激经济的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的大背景下,富余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须高度关注。此外,还存在结构性的价格上行压力。
  信贷增速抬头、物价屡创新高、外围流动性泛滥,这些问题正成为影响货币条件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交通银行(601328)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指出。
  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认为,货币政策基调是否会由适度宽松向稳健方向的转变,尚有待观察。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态势能进一步稳定,下阶段有关政策取向的讨论就可以进行了。
  而近日,央行开会要求国内金融机构在11月和12月控制信贷水平。
  为控制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的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的风险,今年年初制定了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的目标。然而1至10月,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已达人民币6.88万亿元。多数分析师预测,11月的新增贷款会超过5000亿。全年新增信贷超7.5万亿已经没有多少悬念。如果从现在起再不严加控制,后果会很严重。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加强流动性管理,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
  胡晓炼指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胡晓炼强调,央行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业内人士分析,胡晓炼提到了价格型工具,由此推测央行将再次加息几乎是呼之欲出。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期年内还存在提高准备金率1~2次或加息1次的可能性,而从现在到明年年末可能加息3~4次。
  今年年内,央行已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1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不过只有近期,在央行在9天之内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股市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项廷锋认为,近期市场的回调,更多地是在消化政策工具选择的不确定性和治理通胀决策影响的不确定性。市场通过短期调整消化不利因素之后,上行的趋势还不至于就此改变。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目前有两个核心因素是对大盘中长期保持乐观态度的理由:一是成长驱动,尽管当前股市存在波动,但是由于我国即将迎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相关概念都存在投资机会;二是估值驱动,目前中国股票估值具吸引力,整体股票估值比较低,估值优势明显。而且,基本面的支持还是有的,很多企业的盈利增长都在20%以上,还是非常不错的。
  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梁永强也表示,目前经济基本面正在从差的状态慢慢向好的方向变化,整个社会也同样面临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中国基本面还是向好的方向走,所以不必过于悲观。
  中信证券(600030)报告则认为,目前资本市场的认识还是比较混乱的,未来股指如果要展开继续上涨的话,需要看到政府给出一个明确的政策信号,即调控通胀的紧缩政策到底将采取何种路径和措施,其程度究竟如何?在政府没有给出清晰的信号前,股指的上涨存在压力。 (.证.券.日.报)


  从场内和场外资金看股市流动性
  对付流动性过多,一种办法是收。事实上,货币当局已开始轮番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努力将流动性装进各种组合政策措施构建的池子里。但是从场内资金和场外资金看,紧缩政策未必收紧股市流动性。
  平均冻结1万亿元打新资金流动性。记者根据发审委会议情况统计发现,新股上会在11月进入了一轮高峰,近几周来上会审核数量都维持在15家左右。其中尤以创业板为甚,近几周来的上会审核数量都维持在每周6~7家。截至11月24日,已经有24家创业板企业上会,创今年单月上会纪录。
  今年以来,在新股发行方面,上市速度密集而稳定,平均每个月的发行数量都维持在26家左右。11月以来,高发现象尤其明显。截至11月25日,共有29家企业上市,近几周的新股申购数量每周都在6-7家,上周更是实现九连发。与二级市场交易相比,新股发行更易于大规模吸收场外资金入市。以新股申购款冻结情况来看,每只新股申购的冻结资金平均都在1000亿元左右,冻结期一般在4天,以每周6-7只新股申购来看,平均有1万亿元的打新资金的流动性被冻结。
  另外,今年年末7.5万亿的信贷计划已接近用完。各方普遍认为,明年信贷较今年将有所收缩。如此一来,企业通过信贷融资的难度势必会提高,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成本较低,其活跃度有所加强。
  中登公司11月2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新增开户数环比锐减超过两成,自15个月来的高位回落。与此同时,上周末A股持仓账户数连续第五周回升,增至5507.88万户,较前一周末增加53.16万户,再创历史新高,表明场内资金持仓信心明显增强。
  申银万国研究所最新的月度资金报告显示,10月末A股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达到了1.38万亿,相比上月的1.35万亿增加了300亿元。当月,场外资金净流入步伐有所加快。历史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时,A股市场存量资金最高达到1.52万亿(3月末),月流入水平最高达到700亿元(年初)。
  除了场内资金明显增持外,各路场外也将纷纷进入。
  个人资金的流入,仍然是A股市场资金的主要供给渠道。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的股市大行情中,个人资金流入规模达到一度达到1000亿元。相比9月份增加300亿元,连续3个月维持50%的规模增长。
  热钱加速流入的可能。央行26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创30个月来新高,环比大增79.27%。近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热钱加速流入新兴经济体,而人民币加息和升值预期更吸引热钱重返中国。而更有消息称,11月通过地下钱庄流入国内的热钱,比10月整个月暴增30%,据估计,目前囤积在香港蓄势带入的热钱,可能已经高达6500亿港元,如有30%左右流入股市,则将极大地缓解资金紧张态势。
  央行上周释放近千亿流动性。上周央行向市场净投放约940亿元流动性,创下最近六周以来的最高纪录。11月2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通过发行两期央行票据仅回笼40亿元流动性,同时并未对三月回购进行正回购操作。至此,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回笼的流动性不足百亿元,对冲部分到期释放流动性后,向市场净投放了540亿元资金,加上11月22日国库现金管理所投放的400亿资金,上周央行合计向银行体系注入940亿元流动性。
  44只新建仓基金有望输血千亿。统计显示,11月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多达18只,这些新基金发行规模合计610.54亿元,平均每只基金33.89亿元;而整个10月份成立的基金只有8只,总规模为87.36亿元,平均每只基金10.92亿元。二者相比较,本月内成立的基金规模环比增幅近6倍,平均单只基金的募资额增加2倍。
  而按照成立日期统计,目前尚处于3个月建仓期的新基金共计44只,它们的募集规模合计达到了1063.20亿元。而剔除QDII、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31只偏股型基金的规模合计715.88亿元。与此同时,目前处于认购阶段的新基金共计29只,随着发行工作的结束,这些基金也会为市场补充新鲜的血液。其中,偏股型基金共计20只,按照前面建仓基金的平均规模测算,这些正发行的基金募资总额将超过400亿元。
  按此计算,近期这些新基金或将至少给A股市场带来1000亿元的新增资金。这一数据还不包括债券型基金的投资金额。伴随着基金发行的井喷、巨量资金的流入,大量新基金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密集入市,毫无疑问将给A股市场的企稳带来支撑作用。此外,居民储蓄存款也可能向股市转移。(.证.券.日.报)


  赤择远:股市需要合理的流动性支持
  A股在3000点之上出现过山车行情,市场预期在一夜之间逆转。实际上,今年10月份股市行情火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流动性的支持。而随着反通胀政策的开始实施,行情可讲的故事已越来越少。
  有分析认为,虽然没有具体指标对股市的资金供应进行测量,但我们发现货币供应、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量与股市的涨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大于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量的增速时,即M2增速大于名义GDP的增速时,多余的货币将流入虚拟经济,从而利于股市上涨。
  全球流动性因美联储二次量化将更加泛滥的局面已很难逆转。按照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的表示,我国政策重点将是主要防患两个领域不被流动性冲击:一是房地产,二是农产品。但是,泛滥流动性总需要一个释放的场所,很显然,股市已经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吸纳与分流流动性的重要职能。
  此前,针对入境热钱,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过池子说。也就是说,短期投机性资金如果流入,通过这一措施把它放进池子里,而不会任之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虽然后来央行副行长冯德伦称周小川所言池子指系列政策组合措施,但在周小川的池子说提出之时,就受到各界热议,一种观点认为就是A股市场可以成为这个池子的一部分。理由就是为了应对持续的通胀和资本流入压力,央行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重点将着力流动性管理,同时特别强调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如果美元贬值加速,大宗商品加速上升,将导致国内更严厉的调控,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因此,在调控预期增强的情况下,如果A股市场作为吸纳流动性的池子,对市场的流动性还是会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
  同时,大家也都知道,流动性对于股市的涨跌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打个比方:如果把股市看做是一个蓄水池,流动性充足时,流入蓄水池的水就会增多,蓄水池的水位自然也就上升,从而提升股市的估值水平,股市上涨;反之,当流动性不足时,流入蓄水池的水相应减少,蓄水池的水位就会下降,股市的估值水平下降,从而引起股市下跌。
  这是否告诉我们,目前的A股市场已经成为吸引超额流动性最主要的蓄水池?但有一点,就是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在国内所有投资品市场中,股市已经是最不担心受到流动性冲击并出现泡沫的市场。有分析认为,这是一方面,可以通过高频度扩容来对冲泛滥流动性,还能以此把金融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来支持和稳定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与2007年流动性催生股市泡沫的形势已经不同,目前的A股在已经实现90%全流通之后,大多数上市公司国资超额持有的国有股权已经具有流通权,超额持有部分足以对抗泛滥流动性的冲击。
  但不管怎么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来支持我国股市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证.券.日.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