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中国的通胀应对之道 保障时代的稳定_顶尖财经网

谢国忠:中国的通胀应对之道 保障时代的稳定

加入日期:2010-11-30 10:10:08

  中国已进入通胀时代。今后五年,平均通胀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过去十年货币扩张的情况。现在需要做的,是保障通胀时代的稳定。
  通胀并不意味着不稳定。许多经济体都经历了较高的通胀,但经济并未停止增长。维稳的必要条件,是在今后数年内将利率上调至与预期通胀相若的水平。今后五年内,中国的C PI平均通胀率很可能高于5%。将存款利率,至少是短期存款利率,尽快提升至这一水平,十分关键。否则,储户可以取出存款,囤积消费品,这将导致通胀危机。保持通胀稳定的首要工作,即是让储户愿意继续在银行里存款。
  如果所有物价一同上涨,无人能够幸免。但是,通胀很少以这种方式发展。承受通胀之苦的往往是固定收入人群,例如靠养老金生活的退休人群。通胀也通常反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使所承担债务(包括退休金负债及银行存款)缩水,往往是其不言而喻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通胀往往伴随着社会不稳定。但是,中国政府的财政能力相当强大。公共部门的收入占G D P的比例在所有主要经济体是最高的。中国的财政压力来自投资的强烈愿望。只要政府能限制或减缓投资,将退休金和其他固定支付和通胀维持在同一水平,不存在财政困难。
  市场力量将使工资,特别是蓝领工人工资的上涨速度大大超过名义G D P。但是,地方政府往往会利用行政权力,与企业联手抑制工资上涨。这是个巨大的错误,因为工资上涨是重新平衡中国经济,使其转向消费、远离投资的最佳途径。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很高。这导致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普遍尽可能地增加可抵税开支,降低计税工资。由于企业所得税为25%,而最高边际个人所得税为45%,这使得部分人的个人所得税不高于25%。但大公司的员工通常要支付最高税率,在通胀压力下涨工资,大型企业的负担将不成比例地增长。此外,通胀大大降低了高税率的准入门槛。通胀侵入个人所得税结构,加剧了通胀的负面影响。政府应将最高边际税率降至25%,和企业所得税率持平,同时根据通胀提高每档所得税率的门槛。
  反对提高利率的人士认为,这样会吸引热钱。我认为不会。利率不是吸引热钱的惟一因素,可能也不是主要因素,新兴经济体尤其如此。十年前,东亚新兴经济体实行高利率,吸引外国资本,但没有成功。过去几年,同样的经济体实行低利率而且并不需要外国资本,但热钱仍如潮水般涌入。印度的利率水平接近10%,却没有中国吸引的热钱多。热钱根本不应该成为中国加息的约束。
  只要政府有决心打击泡沫,无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多么宽松,无论投机者多么热情,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当某个新兴经济通过提高利率表现出挤压泡沫的决心,热钱将纷纷撤离。正如上次中国意外提高利率,人民币离岸NDF市场就出现下跌。
  中国现在的通胀问题,和1994年的情形相似:都是长期货币扩张积累而成,而且扩张趋势尚无法停止,因为所有投资项目必须有始有终。
  现在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和过去很像,维稳的必要政策是:(1)、今后五年内将利率升至预计平均通胀水平;(2)、对靠固定收入生活的人群(如退休人员和学生)增加津贴;(3)、允许市场力量决定工资涨幅;(4)、降低个人所得税。(新.世.纪)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