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午后难有大起色 保持观望
周二早盘,两市放量大跌,截至上午收盘,沪指大跌3.05%报2778.87点,再创本轮调整新低。如何看待早盘的暴跌?证券时报网采访了两位券商分析师。
五矿证券陈春艳表示,CPI数据11月继续走高引发紧缩政策加码的担忧越来越强,早盘沪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她建议下午关注沪指能否收在60日均线上方,如失守60日均线,短线还有下探的空间。操作上,在暂不明朗的情况下建议以轻仓观望为主。
湘财证券徐广福表示,酿酒食品、医药等前期强势板块出现深幅调整,前期强势的物联网等概念股也出现大幅回落,银行等权重股也出现多翻空这些明显加剧了市场调整的空间,伴随着股指的快速回落,量能出现了明显的放大,更加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气氛。他预计下午股指依然维持在低位,稳健的投资者建议等待市场明朗之后再度入市。(证券时报网)
机构观点:上涨需更清晰信号 年底资金面压力显现
上涨需更清晰信号
中信证券研究部:我们认为,目前来看通胀失控的可能性较小。剩下来困扰市场的最主要因素,就在于政府对控制通胀到底将采取怎样的紧缩措施?其究竟会紧缩到什么程度?在这些问题上,目前资本市场的认识还比较混乱。在政府没有给出清晰的信号前,股指的上涨存在压力。
与前两轮通胀周期相比,目前经济还没有到达全面过热的状态,调控也是结构性的。《人民日报》24日文章表示,中国政府抑制通胀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和打压股市为代价。该文发表后股指出现一波明显上涨。这印证了我们的上述逻辑,即市场需要一个清晰的信号才能继续上涨。不过,由于该文章不能代表政府监管层的看法,因此未来股指的持续上涨,还需要权威部门给出更明确清晰的信号。我们认为,在11月通胀数据公布之后和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政府对2011年宏观调控取向的思路将会逐步清晰,如果通胀程度和调控力度都低于预期(目前市场的预期是通胀有失控的风险、明年一季度前紧缩政策严厉,如严控信贷、大幅加息),股指将出现新一轮上涨行情。本周需要关注恶劣天气和美韩军演的风险。
调控力度难超预期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我们认为通胀可控,调控力度不会超预期,市场下跌空间小。短期市场有望反弹,但通胀预期上升,政策紧缩预期暂难消除,需等待通胀和调控形势明朗。配置上,仍然建议偏向大消费和十二五规划相关产业。消费中最看好家电;十二五规划相关产业看好生产性服务业、城市轨道交通、海洋经济和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相关投资机会。
流动性紧缩预期暂难消逝
渤海证券研究所:我们在近期的投资策略中,一再强调流动性预期的重要性,这一市场情绪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关键因素。
本周,我们认为有关流动性紧缩的预期仍难以消逝。一方面,11月CPI增速或将再创新高;另一方面,尽管市场对紧货币宽信贷的调控方向已形成共识,但在中央经济会议对2011年调控政策的表态最终公布前,市场谨慎的心态难以彻底纾解。另外,欧洲信任危机使得美元指数表现强势,也将抑制大跌后市场的技术反弹空间。因此,我们预计本周市场继续维持震荡。就投资而言,保持适度仓位以掌握日后操作的主动无疑是目前的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投资者仍要以成长性为主要标准选择适宜的投资品种。
年底资金面压力显现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目前通胀的舆论压力有所缓解,有利于释放股市的风险。一方面是目前市场对于明年通胀容忍度的政策预期提高,比2009年制定的3%的通胀目标水平高,这有利于市场。另外一方面,年底信贷额度和明年考核目标的制定对资金面造成压力。明年对于拨贷比(拨备/总贷款)不低于2.5%的考核目标的传闻,导致短期信贷压力加大,所以短期我们发现央票利率上行。央票收益率本周飙升,3个月和6个月的均上升了50个基点,1年期和3年期的上升了24基点。这个在今年6月份也出现过,说明银行间的资金压力较大。(证券时报网)
政策收紧压力或再升温 分析师看淡来年股市
最近一个月A股市场的急跌让投资者心有余悸。现在的问题是,究竟这一波调整是新一轮熊市行情的开始,或只是上一轮牛市进程中的短暂回吐?来看这个行业中最顶尖的研究人员的分析吧。
关键词一:美元
11月3日在世界经济史上以及各国央行历史上,都是划时代的一天。在那天,美国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向全球注水。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在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上指出,QE2救不了经济,但是可以把全球的资产价格再翻炒一遍。
所谓的量化宽松,实质是一种货币贬值政策。其后果是过量的美元将导致流动性泛滥,热钱冲击市场,汇率波动加剧,引发全球通胀预期和资产泡沫。
目前风险资产价格暴涨,资金市场正在出现一个结构性的变异。陶冬举了个例子,退休基金应该是最保守的基金,不买债券而是去买商品期货。因为国债的收益率几乎等于零,根本就拿不到收益来支付它每年需要花出去的开支,所以只能够通过攀爬风险曲线来获得它必须获得的收益。
与美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QE2,还有欧洲债务危机。量化宽松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令美元贬值,增加美国出口,刺激海外资金的流入。但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之日,却成为美元反弹之时,这主要是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
不过陶冬认为,爱尔兰危机根本就不大,在今年、明年、后年欧洲不会爆出流动性危机。 2011年、2012年,全球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和所隐含的违约风险有着强烈的不对称性,这个是人为造成的价格扭曲,随时可能成为一场市场动荡的根源。也因此,全球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超低的利率,在今后三到五年内很难做到根本性的改变。
关键词二:通货膨胀
今年中国的通胀水平逐月上涨,远超市场预期。其中10月CPI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为10.1%。而11月CPI也即将出炉,将达到年内高点已成为多方共识。
陶冬认为,通货膨胀在中国会面临半失控的危机,通货膨胀到明年6、7月份会突破6%,接近6.3%左右。这个未必是这一轮通货膨胀的顶部。需要做好准备迎接中烈度的,持续的通货膨胀。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最重要的还不是说它能够升到多少,而是它会持续多久。
如果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外因,那么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就是通货膨胀的内因。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第一名、安信证券分析师尤宏业在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上表示,这一轮通货膨胀跟前几轮最大不一样的地方是在经济还没有完全热起来的时候,通胀已经开始抬头,而且通货膨胀表现的是农产品巨大的压力。
中国过去十年时间农产品价格快速超越其他商品价格,并且支持通货膨胀最大的力量,可能来自于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尤宏业称,从中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压力,包括农产品价格上升是比较难以遏制的。
他预计未来中国工资的增速水平会继续上升,未来3-5年平均水平可能达到30%,甚至更高。
关键词三:中国股市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区副主管张化桥将中国股市的现状与2000年-2004年比较,认为两者非常相似。2000-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非常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24%-25%,年复一年,复合增长,但A股跌了五年。究其根源,他认为,当年货币供应量太少,银根太紧,把股市掐死了。
为什么说24%-25%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还是不够,因为当初的实体经济中真正的通货膨胀是非常非常严重,远远高于官方的数字。张化桥在参加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时表示,今天的情况跟那时候很相似,货币供应量28%-29%的增长是不够的。而央行还会加息,还会提高存款准备金,勒紧信贷,市场就会更加雪上加霜。
不过陶冬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局面维持较好、而未来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H股的作为将比A股大,但A股暂时不会出现大熊市。
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领域第一名、申银万国分析师袁宜也表示,2011年静态15倍以下的市盈率是相对安全的区间,对应上证综指的点位在2600点。目前中国经济处在转型的中期阶段,因此,在2011年他看好制造业升级这个主题。它的核心是装备制造业,主要是铁路设备、通讯传输设备、输变电设备、重型机械、冶金矿采设备、建筑机械。
要相信一点,在十二五期间政策的导向是支持制造业装备发展的。袁宜称。(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