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的黎波里11月28日电 (记者桂涛 林立平 郑斌)第三届非洲-欧盟首脑会议将于29日开幕,欧盟何时能与所有非洲国家签署《经济伙伴协议》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份被欧盟称为能“帮助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非加太国家)更好融入世界经济、分享全球化机遇”的协议,历经八年艰苦谈判,却仍受到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抵制。
欧盟从2002年起开始与非加太国家就《经济伙伴协议》进行谈判。虽然博茨瓦纳、加纳等国家和东非共同体等地区性组织出于各种考虑与欧盟签订了临时协议,但大多数非洲国家仍然对这份要求双方开放市场、削减关税的协议心存疑虑。
本月在卢旺达举行的非洲国家贸易部长会议上,一位部长甚至用“羊入狮口”来形容非洲国家签订这份协议的后果。直到本届非洲-欧盟峰会召开前,非盟委员会经济事务主管夸西还认为,目前两大洲在合作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经济伙伴协议》的签署。
按照协议,非洲20%的“敏感进口产品”市场将维持关税保护,其余80%的产品市场将逐渐向欧盟零关税开放。这一条款是许多非洲国家最大的担心。
目前,有34个非洲国家处在全球 “最不发达国家”之列,协议的签订将使这些国家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其本身脆弱的工农业将面临欧洲产品的全面冲击。虽然届时欧盟市场将向非洲国家产品完全开放,但除了基本农产品和原材料以外,非洲国家其他商品在欧洲市场几乎不具有竞争力,这使得双方“对等开放”变为实质上的“单边开放”。
前来参加此次峰会的塞内加尔外交国务部长马迪克·尼昂在会前就表示,欧盟与非洲在签订《经济伙伴协议》时应在双方伙伴关系框架内考虑,同时应该尊重非洲发展的主观愿望,实现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塞内加尔不希望看到协议签署后,欧洲商品大量涌入非洲市场的情况发生,”他说。
非洲国家还担心,签署协议后它们对本国原材料的出口将不能或被限制征收出口关税。这对许多国家来说,不仅意味着政府收入减少,也意味着更多初级产品将被输往国外,无法在国内加工提高附加值。
协议还要求在经济领域实现自由化,放松对资金流动的管制,而目前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将资金管控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如果失去了关税和资金管控这两项工具,大部分非洲国家将很难保持对欧盟的贸易平衡。
此外,协议要求非洲国家对欧洲公司开放包括电信、零售及银行业在内的服务领域。这让许多非洲中小企业担心,自己会因无力与欧洲大公司竞争而被迫退出市场。而对欧洲公司开放政府采购业务,也将使原本在政府采购中拥有部分优势的非洲本地企业面临损失。
一些非洲国家还担心,协议将阻碍目前非洲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面对大量涌入的欧洲产品和服务,非洲地区组织成员国彼此间的依赖性可能会降低,联系组织内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纽带将有所松动。
分析人士指出,非洲国家由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实施《经济伙伴协议》的条件还不成熟。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必须团结起来与欧盟谈判,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谈判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