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莫把牛角当熊耳 应健中:恶炒新股登峰造极_顶尖财经网

水皮:莫把牛角当熊耳 应健中:恶炒新股登峰造极

加入日期:2010-11-27 11:19:18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诺德基金向朝勇:2011年将演绎结构性行情
  对于2011年的市场走势,诺德基金投资总监向朝勇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A股市场仍将延续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低估值的传统产业以及具备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都可能存在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记者:前期这波大跌,您认为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短期来看,调整是否已经结束?
  向朝勇:前期大跌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的紧缩预期增强,10月份CPI增速达到4.4%,市场普遍预期防通胀将成为接下来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通过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以及行政性价格管理措施等一系列举动,政策面上更关注通胀的形势已经确立,这给市场带来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前期市场急速上涨,尤其是10月份的煤飞色舞行情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筹码,技术上也有调整的要求。
  至于调整是否还会继续,我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没有二次探底的风险,在调结构的战略布局下,经济会有新的增长动力,因此没有理由怀疑中国经济的前景。事实上,市场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跌不动的迹象,即使调整还没有结束,下跌空间也有限。
  中国证券报记者:中长期看,您预计行情将如何演绎?
  向朝勇:首先,2011年如果CPI无法回落走低,可以预见的是,政府会采取常态甚至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从而对市场构成压力。在此背景下,像10月份这样急速上涨的行情概率偏小,可能出现的是逐步、缓慢向上的行情,或者是盘整波动的市场。
  其次,未来即使没有大的行情,市场里仍然有可投资的标的。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相当的活力。放长时间来看,投资机会始终存在,并且会带来不错的收益。
  第三,2011年仍有可能出现超预期的看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快速回升,带动企业赢利快速回升,即使是传统产业也会有不错的业绩,从而推动市场走出一波行情;二是美国经济走出通缩、较快回升,带动中国出口增长,推动实体经济和相关企业业绩的提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具体板块来看,周期股对紧缩政策较为敏感,现在大家的目光又重新回到消费和新兴产业上来,但是这些股票也面临估值过高的问题。您认为未来市场的机会在哪里?
  向朝勇:确实,2011年相对今年可能会更为复杂、更难操作。回头来看,今年消费和新兴产业实际上演绎了一波结构性牛市,估值也已经被推到高位。明年能不能继续上涨,取决于今年预期的业绩能否兑现,同时能否提供新的业绩预期。如果明年业绩无法兑现,就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银行等周期股的估值虽然较低,但由于流动性收缩、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便宜中能否孕育行情,也存在较大的变数。
  但在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这个市场仍然存在结构性机会。无论是低估值的周期性行业,还是消费和新兴产业,都会有阶段性机会。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到底投什么?在这两个方向中,需要看准一个,而不是在周期品和非周期品之间摇摆。我个人对后者更看好一些,这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的方向,相关公司会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政策上也会较为支持。但选公司的难度正在加大,关键是需要寻找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个股。(中国证券报)

 

  李志林:防通胀背景下年末股市
  自11月5日美国推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之后,输入性通胀的大潮迅速涌进了中国,使中国的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宏观政策,一下子变为把防通胀放到了首位。那么,这对今年末和明年初的股市会有什么影响呢?
  1.当前的通胀属于可控可调的非典型通胀。它既不是经济过热、需求过旺引起的供不应求的通胀,也不是老百姓手中有太多的钱造成购买力迅速上升的通胀。即不是社会总需求远远超过生产力、总生产超过总供给带来的通胀,而是生产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如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成本上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用工成本的上升,以及流通领域中的成本上升,包括人为的炒作和互相攀比、囤积居奇带来的物价上升。既然问题不是出在需求这一侧而是出在生产这一侧,那么,这种非典型通胀就比较容易治理。只需通过增加农副产品生产,以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财力,用财政扩张手段补贴企业,或通过减税来降低成本,并简化流通环节的成本,打击炒作行为,就能扼制通胀。近期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发改委连发四文制止涨价、七部委联手稳定物价,已迅速起到了效果。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年末和明年初中国能够维持温和式通胀局面,加上20倍平均市盈率的估值,这对巩固股市2800点箱底是偏好的因素,有利于明春股市慢牛起舞。
  2.明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导致年末股市呈弱势震荡态势。今年前三季度货币存量M2超过GDP 42.77万亿,引起市场颇多非议。预计全年存量货币将超10.5万亿美元,是GDP的近200%,可谓世界纪录。尽管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但10.5万亿美元的货币存量,其中包括现金加存款,已经是世界第一,沉淀于银行体系之中。这么大的超额资金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风险,全靠中国的老百姓相信政局稳定、金融体系和银行的稳定,没有从银行取钱另行投资。但是,出于社会长治久安和防通胀的需要,明年货币政策从超宽松回归常态是必然的和必须的,哪怕是改提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明年的M2必将降低,贷款总量必将减少。其后果是:明年投资总量相对减少,GDP速度有所放慢,银行效益有所下降,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制造类大盘股的业绩将有所下滑。因此,作为对未来预期的提前反映,年末上证综指难有大的表现,以围绕年线上下50点震荡的可能性居大,成交量将逐步萎缩,股市只可能有结构性行情。
  3.资源板块有反弹,但只是行情结束后的反抽。国庆后第一周发动资源板块的飙升行情是国际热钱和游资所为,其造成的负面作用是,用炒涨价概念加剧了市场的涨价和通胀预期,引发了全社会的恐慌,因而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一次加息、两次提准的当头棒喝,11.11后的连续暴跌,使国际热钱受到了重创,这就是周小川所谓对付热钱的池子的含义。与07年不同的是,本次资源涨价缺乏国际国内需求的基础,纯粹是炒作,再加上资源板块多数是大盘股,有足够多的国有股可以用来打压恶性炒作,多数资源股的年报也不如预期,鲜有大比例送股。因此,资源股的游资已经以连续集体跌停方式而出逃,其后每一次反弹,都是抓紧出货的机会,很难有翻身之日。人们务必要重视国务院会议提出的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将结合防通胀的含义。而资源板块的颓势,越到12月中下旬年终结账日,走势就越明显,这势必对年末大盘指数形成压制。
  4.年末股市的机会主要在新兴产业股之中。自11.11至今,上证综指从3147--2871点,跌幅 8.8 %,但中小板综则从7841--7716点,跌幅仅1.59 %,创业板从1132-- 1196点,涨了5.65 %,许多个股涨了20--30%。最典型的是晶源电子,从11月12日起,逆势从13.96--25.69元,涨幅高达84%,居沪深股市11月份涨幅之冠。何为热点,一目了然。今冬明春,能给市场带来美好预期的只有政策大力支持、并有高成长、高送转回报的新兴产业股。人们应打破各板的界限,只要是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不管是创业板,还是中小板,或是主板,都应重点关注,尤其是主板中的中小盘股连20倍市盈率不到的还有不少。除上周我提出的一小、二新、三社保的选股标准外,现再加上两条:尽量选20--30倍市盈率的个股,选完了,再选30--40倍市盈率的个股;尽量选几千万的小盘股,选完了再选1--3亿的中盘股。现在市场很多人热衷于资源股,其实,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才是每年冬春最有价值、最为宝贵、最为稀缺、最有成长性、最具暴利性的资源股。虽然它们也会有震荡,有波段起伏。(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货币政策趋紧 炒股多份戒心
  (一)这次与2007年的通胀迥然不同
  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着咄咄逼人的通胀压力,不得不收紧了。
  中国通胀已高达4.4%。从2009年11月以来,它一直在缓缓、顽强地上涨;2009年11月为0.6%;12月为1.9%;2010年1月为1.5%;2月为2.7%;3月为2.4%;4月为2.8%;5月为3.1%;6月为2.95%;7月为3.3%;8月为3.48%;9月为3.61%;10月为4.4%。
  我国在2007年7月-2008年4月通胀也曾高达5.6-8.5%,但到2008年11月下降为0.95-1.2%。但那时与这次有很多不同之处,那时的房价仅现在的2/3高,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还不像现在这么严厉,房地产市场还可以吸收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此外,美国当时处于次贷危机、两房危机的冲击之中,还处于慌乱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逼着中国人民币升值,也没想到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大量印发美元嫁祸于人,没有向中国等新兴国家倾泻流动性。因此,只能是一种几个月的短期现象。现在的情况比当时要严峻得多。现在是内外夹击,有多种不可抗力所致,如果再不制定战略性的大举措,放任下去,通胀将持续、长期地向严重方向发展,后果堪忧。
  (二)中国货币政策明显趋紧
  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趋紧、放松、适中、又趋紧的反复过程。年初就调高了准备金率,但到10月-11月,通胀形势一天天严峻,于是破天荒地加了次利息,又连续两次(在9天之内)提高准备金率,达到18%,这是目前世界各国中最高准备金率了(历史上还有更高的国家)。
  中国央行还通过窗口指导,11月23日,在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要求银行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即希望不要突破7.5万亿。到10月底已新增贷款为6.88万亿,后两个月仅6200亿元,本月的新增信贷仍较快,那么12月的贷款额度会很紧。这不禁使人想起了2007年10月下旬,银监会宣布后2-3个月,贷款额度会很紧的事。但是那时指数在6000点上方,货币政策比现在更紧得多。那次打招呼的结果,宣告两年大牛市的结束(股市从此由6124点向1600点的深渊跌去)。
  目前所知的趋紧的货币政策还有,明年为了全力对付通胀,有人主张大幅收紧信贷,把新增货币贷款约束在5-6万亿,但综合分析,大约在6.5万亿。假如这种分析成真,明年的货币政策其实是很紧的。今年新增贷款为7.8万亿左右。明年还要生800万-1000万小孩,还要扩大再生产,新增贷款被压缩,对经济的冷却作用将会很大。
  此外,这种9天中两次提高准备金率的做法是很罕见的,以后还会发生多次。这说明中国政府与央行非常警觉,高度重视通胀局势。但目前打击游资炒商品的作用是不会持久的,应该釜底抽薪,不要扬汤止沸。
  (三)何以不太敢提高利率
  何以中国不太敢多动利率呢?
  ①提高利率会更进一步扩大中美利差,使美国、欧洲热钱大量流入中国,造成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胀。②会增加利息负担,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增加700亿利息支出,等于28座上海南浦大桥。③更可怕的是,存款利率提高到4.5-5.5%时,贷款利率将上升到7.5-8.5%,很多房贷一族、房奴一族,立即陷入困境之中,卖房潮一片,对房地产业打击极大,对中国经济打击极大。因此,国外很少使用的调整准备金率这一重型武器,在我国已成了常规武器,而利率调整却会十分慎重。因此,有专家称,未来12个月,中国将加息3-4次,约加到6.31%;本人深表怀疑,如果存款利率高达6.31%,则目前房地产贷款利率将从5%多上涨到8-9%,则中国千百万房贷一族,马上就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而房地产泡沫必全面破灭。但准备金率则完全可能一次次提高了。
  (四)货币政策趋紧下的股市运作
  货币政策对股市有决定性影响。2007年10月,央行一声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把中国股市从1万点的梦中惊醒,从此开始了从6124点到1600点的长达13个月的大熊市。因此,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向趋紧变动,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
  目前的形势是: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国内前期货币投放量太多,居民储蓄开始搬家(负利率下人们重新寻找投资方向);由于在通胀时期,存银行是保本保息不保值,买股票是不保本不保息保值,因此,涌向股市的游资是多的。
  但是对付高通胀的紧缩政策又对股市有较大的杀伤力,曾记否20世纪90年代,通胀高达15-25%,利率(保值贴补率)总值也高达15-25%,股价总在500-1400点之间徘徊。
  现在与九十年代完全不同,利率不会提得太高,大盘蓝筹股股值不高,因此,不会像当时那么大起大落,但无论如何,对于通胀与紧缩政策要多一份戒心。要针对个股选好,再选好。(金融投资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