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打压很愚昧 金岩石:牛市起步_顶尖财经网

叶檀:打压很愚昧 金岩石:牛市起步

加入日期:2010-11-25 18:58:09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金岩石:A股牛市刚刚起步
  叶 檀:提高通胀容忍度太愚昧 打压股市也很愚昧
  欧债危机面临全面爆发风险
  李大霄:消费类是未来投资主力军之一
  券 商:2011年或是新一轮牛市起点
  中证报:中国宏观调控重心已转向通胀治理
  夏 斌:滥发票子救不了美国经济
  法兴银行:2011年中国通胀或将持续
  华盛顿邮报:中国在东南亚推中国式门罗主义 投入巨资
  联合早报:认清中国未来五年之大变局

  金岩石:A股牛市刚刚起步
  虽然近期股市接连下挫,熊影重重,但来自上周末理财博览会上的名家论坛专家传递的信息以及银行的最新策略报告均显示--机构、经济学家依然看好新兴市场,认为牛市刚刚起步。
  买股票围绕20个字
  在第八届上海理财博览会名家论坛上,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做了名为 《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与未来--兼谈2011股市与楼市投资策略》的精彩演讲。由于近期通货膨胀加剧,金岩石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听众。
  CPI只反应了62个商品,但其中大部分与普通老百姓无关,真正和老百姓有关的商品价格涨幅远远超过政府公布的CPI涨幅。金岩石指出,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了93.41倍,但从1985年到201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缺增长了814倍。
  金岩石认为,中国过去30年长期的货币超发却未引发严重通胀的原因在于银行体系的黑洞,但这一黑洞随着最后一家国有银行农行的上市已逐渐消失,今后中国经济必定将经历一轮由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经历产业大转移,从两外转向两内,尤其是北京、上海、珠三角三大都市圈会有新一轮的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
  未来中国投资市场的热点将转移到大消费概念,即以金融地产为核心,带动大宗商品、交通通信、科教文卫、吃喝玩乐。中国未来股市中最有增长潜力的股票将集中在这20个字内,投资者绝对不能错过。 金岩石表示。
  世纪婚礼难阻西钱东进
  近日,英国威廉王子与女友米德尔顿宣布订婚,全国陷入一片狂热。对于因金融危机而进入削支时代的英国,皇室世纪婚礼不仅给英国乃至欧洲人带来精神上的振奋,更是推进经济的最强力火箭。有零售业调查预期,两人明年成婚,会为英国带来6.2亿英镑收益,单是婚礼的周边商品销售,或高达1200万至1800万镑,外加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对此东亚银行财富管理部门认为,童话不能当成长期饭票,没有人会真的认为英国经济就此重新恢复活力。放眼全球,最具潜质和未来的地区依然在东方。
  东亚银行财富管理部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近期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也是同样基于控制通胀的预期,同时,这一周来A股市场的调整也反应了市场对于通胀和紧缩政策的担忧。
  事实上,调整反而带来了拣便宜的好时机。目前,A股银行板块PE仅9倍,保险PE19倍,房地产PE21倍,几乎都处于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考虑整体A股企业明年利润增速20%,现在的估值已是合理。 东亚银行分析师指出,随着明年十二五 规划的启动带来更多推动力,2011~12年的投资和国内消费将继续表现强劲,西钱东进的脚步不会停止。正如贝莱德基金指出:中国将从 世界工厂转变为 世界市场,若见识过Made inChina渗透力,现在就该期待Made forChina的消费力。

 

  叶檀:提高通胀容忍度太愚昧 打压股市也很愚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有媒体报道称,可能明年将通胀目标提高一个百分点至4%,在宏观政策上不再强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一篇题为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可以预期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网络冠以抑制通胀不会以打压股市为代价的标题四处流传。
  将通胀目标提高也许是全球流动性过剩情况下的被迫产物,但这实在是自残之举。任何一个对国民负责任的经济体,都不会轻易提高通胀容忍度。
  美国、日本是量化宽松的中坚力量,备受舆论打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美国民众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不会允许CPI超过2%。伯南克的潜台词是,他可以为祸世界,绝对不会为祸美国民众。虽然美国的物价有所上涨,但没有反映在CPI数据上。
  日本更是如此,庞大的日元套利大军从来没有成为日本经济的推手,也没有改变日本的通缩状态,2009年日本CPI同比下降1.3%,为史上最大降幅。预计11月26日公布的日本日元消费者指数会保持在0%以下,但是由于日本10月份CPI年率下降0.6%,因此国际经合组织预测,2012年日本CPI预料为-0.5%。日本国内的共识是抗击经济紧缩,而不是抑制通货膨胀。
  正是因为极低的CPI,正是因为欺人的核心通胀率,美日才敢于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为祸世界。美日绝对不会也不敢公开向国民表示,我们的政策目标是提高国内通胀容忍度,请国民承担经济转型与复苏的成本。
  中国提高通胀容忍度第一个前提是,除非国际社会已经形成容忍通胀的共识,美国、欧洲将CPI警戒线上升到3%,否则中国独自提高CPI容忍度就是为国际热钱之渊驱中国消费者之鱼。
  我国目前CPI的警戒线是3%,一个从未断绝的质疑是,官方公布的CPI有意低估了实际通胀比例。有社科院的学者利用自己的计算认为,过去5年通过人为调整,CPI大约被系统低估7%。统计局官员随后在官方网站上撰文给予反驳。学者质疑的技术手段已经被另一位学者纠错,但统计局无论怎么辩解,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的物价水平常年与实际感受不符,统计数据从来不曾透明。
  目前的CPI是个猜谜的游戏,统计局没有及时公布CPI各项构成的权数调整的情况,以及调整的依据,无法重复的数据制作过程成为水晶球下的魔术,人们通过日常指标反证CPI被低估。总体而言,我国的CPI存在系统性地低估,适应农耕社会的权重,无法体现资本时代与城市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用低估的CPI来证明CPI的容忍度有必要提高,不仅是不科学的问题,更是丧失公平与良知的问题。
  中国提高通胀容忍度的第二个前提是,除非统计局能够公开CPI样本与调整权重的依据,否则提高CPI的容纳度就是羊口夺食、与虎谋皮。
  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响,就是在经济上升阶段,广义货币发行量就应该上升。这话说得没错,但真理过度必为谬误,我国的广义货币发行量早已经超过了经济所必须的规模,支撑了相当于GDP两倍的房地产市场与一度超过GDP的股票市场,可以想象,一旦国有资产、城市化过程中圈来的土地如猛虎出笼,中国的M2与CPI该有多么可怕。
  有人算过,20年前中国房产没有市场价格,现在中国人的房产总值差不多有80多万亿元;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在20年前还不到10万亿元,现在则是90万亿元。套现的货币如果有1万亿元从房地产市场逐步退出瞄准农产品市场,将使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15%。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缺乏独立性,所谓M1与M2是依着葫芦学画瓢,与美国并不相同,因此M2的高低必须建立自己的标准与体系。事实上,如果中国真能一直遵循M2年均增长16%左右,辅之以经济与货币资本市场的超速发展,并不会形成现在的局面。
  多家机构的预测,明年中国新增信贷规模预计将缩减至6万亿~7万亿元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可能为16%。这里在紧缩,那里提出容忍通胀,如此矛盾、如此荒诞的行为不应该见之于当下。
  至于说中国政府抑制通胀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和打压股市为代价,这是事实。笔者说过,目前中国最大的蓄水池是股市,未来可能是债券。打压股市是愚昧的,但不打压不等于不扩容,不等于股市会一直涨。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